原文: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倍栽唬骸案拭?,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本?:“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鼻匕我搜簦按涔?。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译文: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城,周赧王对大臣赵累说:“你预测一下事情的结果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定会被秦国攻破?!濒鐾跛担骸耙搜粼诓还?里见方的地方有英勇善战的士兵10万,粮食可以支用好几年;在宜阳附近有韩国国相公仲的军队20万,附近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阳,秦国一定不会成功、宜阳不会被秦国攻破的?!闭岳刍卮鹚担骸肮ゴ蛞搜舻那亟拭羌木忧毓目徒?,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秦国被革除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武王会以此为耻。大势如此,所以我说宜阳一定能攻下来?!?/p>
周赧王说:“那么你替我谋划一下,我们应当怎么办?”赵累回答说:“请君王对楚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你的官职已经是柱国,就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不取胜,就必遭死罪。不如与秦国作对而去援助宜阳。只要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要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出宝物送给你,韩国国相公仲也会因为你乘虚攻打秦国而敬慕你,他也一定会宝物送给你?!?/p>
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楚将景翠听取周王意见发兵攻秦。秦国大为恐惧,赶紧把煮枣地方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景翠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财宝,所以他非常感激东周对他的恩德。
宜阳在哪里?
上图也基本可以看出当时各国的位置。也就能知道各自的背景了。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有很多分析说赵累对于整个局势的判断的精确。首先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不像周赧王一样只看到韩国以逸待劳,重兵20万把手,同时有楚国景翠大军从旁策应。战国策记录赵累分析基本是源于对秦将甘茂在秦国的政治处境以及秦武王个性的角度。有它的可依据性,但是我个人觉得有待讨论。包括后面对于楚将景翠晓之以理的分析,显得赵累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战略家。
战局的走势与景翠的立场息息相关,主要有以下可能:?
1.景翠不听秦军游说,坚持护卫宜阳。(只要出兵,必有损伤)?
战局结果可能是:?
秦军胜,景翠与公仲撤走,景翠无利且损兵折将。(概率60%)——秦军势在必得,军队战斗力强;盟军指挥松散,凝聚力差。?
秦军败,景翠得到部分财货,损失部分兵将。(概率40%)——盟军占据地利、数量,以逸待劳;秦军为客军(景翠应该也如此想法)。?
2.景翠听从秦军游说。(不必出兵也可得好处,只是唇亡齿寒,好处不似那么实惠)?
战局结果可能是:?
秦军胜(80%),景翠从中分一杯羹(40%)?
秦军胜(80%),秦军失言,欲攻景翠,景翠一无所得。(60%)?
秦军败(20%),不可抗原因。?
景翠会如何选择呢?一方面取决于秦军与守军开出的价码(主),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各国之间的关系(次)。80%的可能景翠会选择与秦军做对,因为在景翠心里,此战必胜,顶多损失些兵马。
如果有一种选择既不损失兵马,财货又多,还能得城池,你说景翠干不干??
如果也有一种选择,既不用出兵,也不用出货,区区几句话就可以得到某大国干将的感恩戴德,你干不干??
------以上是微博上面某位作者的分析,算是很精辟了。
但是我还是抱着很大的疑虑。概括起来有几个:
1.为什么这次战争,魏国愿意与秦国结盟?(因为魏国跟韩国是邻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应该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2.为什么说赵累这一策是明智的,或者说为什么他会说这么多,并且劝说周赧王去游说楚将景翠?
3.他的分析真的有道理吗?
第一个问题我们暂时不去查找原因,要基于事实。无非是魏国决策失误或者被秦国利益吸引。
第二个问题。这里我还想说的是赵累这次分析并且劝说周赧王做出游说。总感觉怪怪的。他估计甘茂必定会胜,这还勉强可以理解,但是楚国大军压境,韩国20万大军以逸待劳,为什么不在站初就倒向韩国,难道放任韩国失败反而是明智的选择吗?再说他的这次策略牺牲了韩国,仿佛还是站在楚国景翠的立场上来考虑的样子,秦国一得一失,似乎也没什么利好。那为什么说赵累这招很高明。仅仅是因为他缓解了秦国东进,或者说秦国还是退兵了,又或者是因为这个策略卖了楚将一个人情,这都很牵强。楚国地处最南,国力也很强大,历史上楚国也曾问鼎中原,他赵累凭什么觉得楚国会在关键时刻帮助东周。一切都很难说的过去。
第三个问题是这次我最想说的问题。先来看看这位大神的评论
我认为,宜阳之战,最大受益方还是秦国,其次景翠,最次东周(韩国是受害方)。 秦国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要占领军事重镇宜阳,进而吞并韩国,并且也成功夺取了宜阳,虽然损失了煮枣城,但其军事目的已达成,别忘了,秦国是侵略者。其次,才是景翠,虽然他获益良多,但在这场侵略性的战争上,他这样做,还是帮助了秦国。最后,看起来是东周主导了这场局势,让景翠得已成功,实际上呢?曾经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早已在周平王东迁时失去了实际地位,再也没有了周王室在西周时拥有对各国的挟制能力。如今,也只能靠玩弄诡计,刷刷存在感,毕竟你不兴复周室,而让韩国落入秦国的圈套之中,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戏弄,这样做无疑是助长了秦国的强大态势。并且,也只能让景翠感激,送送金银细软之余,并没有使周王朝走上强大的起点。因此,这场战争的结果,只是让景翠得了点儿好处,并没有改变其主要性质——秦帝国的崛起!
这是我最赞同的观点。因为说实话,《战国策》这本书强调了纵横家的作用,强调了一言以兴邦的个人智慧,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以外。是的,我不反对在某个关键时刻,纵横家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改变局势或者化险为夷。但终究不过是延缓局势。真正厉害的应该是法家兵家。像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国力大增,这才是战事长久结局的根本,放在一个国家更是如此。至于其他评论说赵累分析秦武王刚愎自用,好用武力。我只能呵呵。因为秦武王的这次战争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更为高层次的决定。这次东进跟当年秦赵河西之战一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后来秦国统一天下的实际操作你就会明白。
韩国作为第一个被灭国的国家,可见他的地里位置的重要性。
当年张仪就曾对秦惠文王阐述过宜阳的重要性,“下兵三川,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极力怂恿攻打此城。这种观念亦在秦国朝堂流传,朝野大臣之间相当流行。乃至数年而后,秦武王以此城为毕生心愿。
宜阳之战打得并不顺利,从出战到开展,皆有阻碍。朝中助长攻打的是左丞相甘茂,而反对攻打的则是右丞相樗里疾。樗里疾是王族子弟,又是秦武王的长辈,权势浩大,甘茂若要与之平分秋色,就需要建立功劳证明自己。那么,拿下宜阳是个好机会。
甘茂得知秦武王意图东进之心,便主动请缨,前往魏国说服魏国支持秦国攻打宜阳,并在得到秦武王的决心后,方才大兵突进,攻打宜阳城。宜阳之战序幕正是开启。
苏秦说“韩东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长版之塞”,此地之重要,秦国知道,韩国和周王室等自也看得出,他们均在宜阳布置重兵,以逸待劳。因为,如果秦国拿下了宜阳城,基本上就是拿下韩国和周王室的半条老命。秦国拿下宜阳城,北边直通燕赵故地,东可掠夺魏齐,周王室最为临近宜阳城,秦国兵威之下,仅能苟延残喘。这是秦武王必须攻打宜阳的原因,与其父必须攻打河西如出一辙。
韩国和周王室的重兵,也是樗里疾等朝臣担忧的地方。这种担忧在开展不久,也的确成为甘茂的心头痛,虎口夺食自然不易,连续五个月苦攻宜阳不下。甘茂兵临宜阳城下,守军顽强抵抗,秦兵围困城池数月,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樗里疾见秦军远出,未能速胜,为保守起见,向秦武王觐见,希望撤兵。
秦武王此人意志较为坚决,此时对甘茂之信任,超越其他朝臣。秦武王继位以来,诸多国策皆为问鼎中原而准备,如今宜阳城就在眼前,打进去就能打进周王宫,打进去就能打进中原,怎能轻言放弃?况且其他诸侯国并未对自己侵伐宜阳作出如何表示,也就是默认宜阳归属秦国,到手的鸭子不能飞掉。秦武王又派五万大军,由向寿统领,支援甘茂。韩军数万,坚持数月终至无力,被斩杀六万,其余尽皆投降。
韩国恐惧万分,派遣时节携稀世珍宝到秦国求和。宜阳之战的胜利,崤函之险被秦国彻底控制,宜阳曾是周韩重城,如今易主,成为秦国东进的据点。从此,秦国终于从门外走进门内,秦国人终于真正走进了中原。中原列国的暴风雨,就要来了!
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应该秦武王力排众议、坚决相信甘茂的勇气和高瞻远瞩的判断。同样值得赞誉的是甘茂这种敢于拼搏的精神,对于时局深刻分析的深远洞见。虽然甘茂有个人因素参杂着,但也不能影响我们对于他的评价。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背后法家对于整个国家做出的改革,对于国家实力上升所做的努力。赵累也算是个人才,因为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事实上赵累终究也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帮助自己得到周赧王的信任和器重,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国家,有点取巧,甚至是让秦国得逞。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