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到的新闻评论。
大概是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看网球——那时候,费德勒已经是所向披靡的天王,纳达尔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冲击者。
对其他人一败难求的费德勒,唯一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红土战场中的纳达尔,纳达尔总能给如日中天的费德勒,一次次赐予当头一击。
正是鉴于这种“龙虎斗”的戏剧性,彼时网坛的主要新闻舆论,已经开始炒作“费纳争霸”这个方兴未艾的噱头。
谁知,12年过去了,网坛的主旋律,竟然还是“费纳争霸”。
同样令人产生“年代穿越感”的,还有羽毛球。十几年过去了,林丹和李宗伟这对基情CP,居然还是令后辈们望尘莫及的两座高峰。
不过我必须提醒大家的是,上面提到的这四个人,已经30+了,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两项运动的黄金年龄。
我们是应该赞叹他们老而弥坚,而是该唏嘘这个时代的青黄不接?
体育,本该是个盛产巨星的领域,为什么我们现在膜拜的体育偶像,竟然还是上一个年代的?
一个造星功能越来越羸弱的体坛,还能用什么来吸引我们的眼球呢?
01
这已经是个“巨星不够,老人来凑”的年代。
2017年大年初二,澳网男单决赛赛场,36岁的费德勒和31岁的纳达尔相遇了。然后他们联袂奉上了一场荡气回肠的五盘大战。
当时,笑到最后的是费德勒,这个连续数年跌跌撞撞,排名已经跌至前十边缘的GOAT(历史第一人),终于刷新了他尘封多年的大满贯数量纪录。更为难得的是,这份荣耀,他是从自己的“克星”纳达尔手上抢来的。
在网球这个对体能要求极高的项目上,30+的老年人会师大满贯决赛,本以为已经是不可重复的小概率事件。谁知,几个月后的法网决赛,居然又是两个30+的老人家在对决。
2015年的同一片场地,以“怎么打怎么有”的狂暴状态,让正处于竞技巅峰的德约科维奇在法网中铩羽而归,不得不把“全满贯”霸业延期了一年——能做到这一切的瓦林卡显然不是一个省油的对手。更何况,48个小时前,瓦林卡又一次把现世界第一穆雷挡在了决赛门外。
所有的观众都期待这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攻守大战,瓜子水果小板凳都准备好了,5盘大战在所难免了吧?——然而,居,然,不,到,两,小,时,就结束了。
谁也没有料到,同样是顶尖红土高手的2015年法网冠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3-0,西班牙天王仅仅让对手拿了6局,一代悍将瓦林卡,居然只能目瞪口呆地目送着纳达尔打出的制胜分,一次次在自己的场地里砸来砸去。
单项大满贯10冠王!当年19岁的马洛卡追风少年,如今已经是个30+的沧桑大叔。他举起火枪手杯的那一刻,就像个孩子似的纯真烂漫。
这一刻,就像是纳达尔最擅长的穿越球——一个out-side
in,一下穿越到了青葱的少年时代。
02
费纳二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因为这十多年来,一次次改写网坛历史,更在于,他们总能噼里啪啦地打肿“预言家”们的脸。
第一个被轮番鞭尸的预言是:桑普拉斯的14个大满贯冠军纪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现在费纳两人都已经把这个“纪录”永远地抛在脑后,让“预言家”的话成为了笑柄。
第二个流传甚广的预言是:纳达尔这种风格,最多打到25岁就要退役。
结果,现在纳达尔打到了31岁,看起来再打一两年也没什么问题。
的确,在纳达尔长达14年的职业生涯里,他那倚赖于奔跑和体力的打法,常常使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由于屡屡受伤,停赛大修已经成了纳达尔的家常便饭。纳达尔的每一次休赛,几乎都让球评家们解读为“退役的前奏”。
纳达尔跌跌撞撞,时不时大满贯一轮游,被资格赛选手拉下马。最惨淡的时候,新闻发布会上只有三个记者。所有的名宿都看衰他,认为他不可能东山再起。
不过,纳达尔终究是网坛的另类奇迹,他打脸的技术比打球还胜出一筹。
每当纳达尔完成“格式化”,完成身体的“重启”,重回赛场的他又成了所向披靡的超级赛亚人。
从09年的法网失手,到10年的“全满贯”;从11—12年净吞小德“七连败”,到13年回敬“三连胜”并重夺美网;从14、15、16年的低迷,再到17年的澳网法网……这个螺旋形、波浪形的职业生涯轨迹,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顶尖运动员,完成过这样三起三落的“逆袭”壮举。
第三个“预言”是:纳达尔注定只是一个红土球手。
有人说,法网10冠,正好说明了纳达尔非?!捌啤薄?/p>
可是纳达尔却用“金满贯”的成绩单向全世界证明——你们的预言都是辣鸡!
“最不擅长”的硬地,他也有三个大满贯冠军和四个大满贯亚军;在其他王者最擅长的草地,他也有两冠三亚的大满贯成就……
一个人只有一科考满分,其他科考不及格,那叫“偏科”;但如果一个人一科满分,其他科都是85-90分,那就是“一专多能”好不好!
03
那些“天赋”出众、打球方式美观的天才,总是能得到更多观众的眷顾。羽毛球有陶菲克、李宗伟;足球界有C罗、梅西;就连在网坛,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这两位球风更加优雅的偶像,显然人气也更旺——这些“老天爷赏饭吃”的高富帅,是体育界偶像巨星中占比最大的中流砥柱。
对比之下,那些靠个人努力弥补天分差距,没有“天才光环”的健将们,就不一定受舆论的待见了。
纳达尔就是这样一个另类分子——从他被定义为“红土球手”开始,无论是观众还是专业网球人士,对他的球技天赋都是持以怀疑态度的。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屑地称他为“西班牙蛮?!?。
“蛮牛”——多么形象的称呼啊,在他们看来,纳达尔只会两招:一、奔跑;二、上旋。
然而,偏见终究不是真相。纳达尔早就开始不断丰富自己的战术组合,否则也不可能屡屡征服红土之外的场地。
他改善了羸弱的发球——自己的发球甚至一度成为2010温网、2013年美网夺冠的“秘密武器”,他的底线回球技术除了“上旋”之外,还增加了平抽元素;而这次法网夺冠,我们甚至看到,纳达尔一直被诟病为“只能防守”的双手反拍,居然也能屡屡压制对方半场的深区,成为助攻和制胜分手段……
无可否认,30+的年纪,体能和反应速度必然在走下坡路,然而,纳达尔却在其他技能上不断优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地延长着自己的运动生涯。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什么地方欠缺,我就恶补哪一领域的短板——纳达尔正是用“缺啥补啥”的方式,演绎着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终于,他不仅拥有了比人们预期更长的职业寿命,更有了远远超出预言家估测的职业成就。
纳达尔并不是生之俱来的巅峰偶像,他始终是巅峰的追赶者,跟随者;他一度是“世界第二”保持时间最长的运动员。终于,他今天,也成为了巅峰的缔造者之一。他和历史上最伟大的网球选手分庭抗礼,相生相杀,各自分享了一半的荣光。
04
体育竞技之所以令人陶醉,就因为源源不断的造星功能。但是近年我们发现,体育明星“断档”了。
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C罗、梅西、詹姆斯、林丹、李宗伟这些闪耀一个时代的名字,竟然已经纷纷迈入了30+的年纪。
直到他们职业生涯的黄昏暮年,他们竟然还是自己所在项目的绝对主角,没有几个青出于篮的年轻人,能够真正撼动他们的位置。
整个体坛造星能力停滞,没有“新星”能够抢班夺权,而“老星”不仅能在战绩上碾压新人,还能获得情怀因素的加成,这些“几个人抵抗几个时代”的英雄,自然被人们反复提及、反复敬仰、反复膜拜。
这些体育偶像,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成人励志童话。
但纳达尔始终是最别致、最另类、最奇葩的那一个——他并不天赋异禀,也不帅气逼人;他出身贵族,打球的方式却非?!安莞焙汀皩潘俊保?/p>
他在网球技艺和灵性上的“天赋”也许没有其他巨星那样突出,却拥有“灵性”以外的一切“天赋”——大心脏、体能、奔跑能力、左手上旋……
正是纳达尔告诉我们,体育竞赛除了“场面好看、技战术精彩、落点精准”这些表面意义的观赏性之外,还应有更深内涵的东西。
正因为有了费德勒和纳达尔,我们才有幸见证了男子网球历史上,最辉煌、最耀眼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