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血战钢锯岭》??赐甑缬?,我不得不承认,梅尔·吉布森的电影从不刻意煽情,但却总有打动人心的神奇力量。
梅尔·吉布森的每部电影,似乎都有着非常明确的主题。《勇敢的心》,说的是勇敢者对自由的热烈向往?!镀羰尽罚彩龅氖且桓瞿腥私呔∪Φ睦厩笊?,而这次的《血战钢锯岭》,向我们展示的则是人对信仰的执着坚持。
自由、生存、信仰;勇敢、励志、坚持……梅尔·吉布森总有能力将无比宏大的生命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电影语言和简单直接的暴力影像汹涌澎湃地展现出来。
在电影中,梅尔·吉布森一向善于将柔情温和与血腥暴力完美糅合,这次的《血战钢锯岭》,当然也不例外。
电影前半段,色调明媚,男主角的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导演叙述起来脉脉温情。电影后半段,导演则一改温情路线,无论是信仰不被理解时,男主角与战友和上级的对抗博弈;还是上战场后,面对血腥杀戮,男主角在枪林弹雨中勇救队友的画面和情节,无一不展示得既冷酷残忍,又热血刚猛。
如果说电影的前半段如平静的海水,那么后半部分则是炽烈的火焰。两者并非彼此割裂,而是相辅相成。前半段的铺垫和交代,让男主角后来的行为变得合理和可以理解。而后半段的血腥、暴力和杀戮,又反衬出电影前半部分平静生活的难得和美好。
?
有影评人说:伟大的战争电影,从来都是让人对战争心生敬畏。
《血战钢锯岭》表面上看,是一部R级的暴力战争片,实则内里却是一部实打实的反战剧情片。它虽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目,但其掩盖在暴力美学下的精神内核却是反战的。
因此,此片收获诸多褒奖,其不仅被认为是梅尔·吉布森暌违好莱坞多年后的回归之作,也被影评人盛赞是影史上自《拯救大兵瑞恩》以来最优秀的战争电影。
的确,比起多数战争片里,经历一番抗争、最终却还是拿起武器、“以杀止杀”的主流英雄,《血战钢锯岭》里敬畏战争、拼命拯救生命、并始终如一坚持着“不杀”信仰的非主流英雄,更具人性光辉,也更让观众动容。
?
这部改编自二战时期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多斯真实经历的电影,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戴斯蒙德·多斯是美国弗吉利亚的一个乡村少年,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不杀”信仰的基督教徒。虔诚的宗教信仰,少年时代险杀兄弟的意外,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多斯从小就对杀戮有着本能的抗拒。
参军后,坚持和平理想的多斯,因为不愿意拿起武器射杀任何一个人,而遭受到了队友们的排挤和上级的刁难。但即便如此,多斯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留在军营。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被战友骂作懦夫的人,上战场后却无惧枪林弹雨和凶残日军,在钢锯岭上赤手空拳救下了75位受伤的战友。
在电影里,面对所有人的不理解,军医多斯坚定地说:这个世界四分五裂,而我只想一点一点把它拼凑回来。
如果不是改编自真实故事,如果不是多斯在残酷的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践行自己的信仰,相信我们很多人都会如同电影里的队友和上级一样,不仅认为多斯是个怪胎和懦夫,还会认为他的信仰无比可笑、不值一提。
但也正因为他的信仰不被理解,他却不惧重重阻力和危险,始终固守心中的那一份信仰,才让这份坚持变得感人至深。
?
在如今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很多人已经没有信仰了。即使有信仰,能始终如一坚持的人,也已经少之又少。
正因如此,不怕嘲笑、谩骂,无惧欺辱、重压,永远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并始终坚持做自己的多斯,才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古龙在《英雄无泪》里写道:歌者的歌、舞者的舞、??偷慕!⑽娜说谋?、英雄的壮志,都是这样子。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弃。
我想,对信仰的坚持也应如此。
《血战钢锯岭》,用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份关于信仰的坚持。
电影里,手无寸铁的多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穿梭救人,却奇迹般地得以生还。虽然事实上,这只是概率极小的偶然事件,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老天对于坚持信仰、固守本心的人的一种特殊眷顾和嘉奖礼赞。
现实中的我们,在光怪陆离的人生里,总是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而那些关于真爱、关于梦想、关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信仰,也早已被我们遗忘在了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纵然这些改变和舍弃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得已的苦衷和理由,却总归是让我们离那个最本真最纯粹的自我越来越远了。
或许,我们应该学学多斯。当信仰面临困难、遭遇阻力时,也像他那样始终如一地去坚持。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会如他一样幸运地得到上天的眷顾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