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是人类获取知识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万物各从其类,人们在不同类属之间找到相似点,然后可以把关于某一个类属的知识,迁移到另一类对象上。这是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也一直被理性主义哲学家们认为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
与此同时,类比的方法也会带来思维谬误:人们对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理解过于粗糙,常常会带来貌似有理,实际谬以千里的结论。
遗憾的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接触的文本中正充满了类比谬误?;辜堑蒙涎毖暗摹按虮确健钡穆壑し椒穑勘热?,人性和自然界的水流之间的相似性在哪里呢?然而中国的思想家却可以用水流方向来论证人性善恶。水可以流向各处,所以人性无所谓善恶;水往低处流,所以人性本恶。反正怎么说都行。
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受的教育的底色。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十年都是糟践树呢?这几年看到的种种,都可以在中国教育不教思维,不育人格的致命问题上找到原因。
最近有几位要继续耕耘本土小说的出版人准备打退堂鼓。他们在市场一线,深深感受到书不好卖,我和同事们比他们离作者更近,感受略有不同。
“你们的?;乖诤竺婺兀蔽叶约肝挥笆有幸档呐笥阉?,“从整体上讲,作者们的写作能力已经大倒退,基本被毁了。”本土作者的小说不是不好卖,而是缺乏杰作。而影视行业将会在未来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他们手里囤积着大量IP,但是好小说却没有几部。
大众市场是不会出错的,即使需要调整的时间。以网文起家的阅文终于遇到了付费用户下降的局面,虽然号称有千万部作品;《上海堡垒》的票房惨败则不过是给IP+流量明星的操作方式钉上了最后一个棺材钉。
虽然很多断言终于成真了,但是我高兴不起来,因为写作者们已经被毁掉了。固然天分是上帝给的,但是写作的技巧、纪律以及被发现的机会也非常重要,但这些统统遭到了重创。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回想起来,这些年接触到太多行业里流行的规则,规则背后正是那些莫名其妙的类比方法。我真想问候中国教育。
比如内容被分成了图文内容、视频内容。常常听到有人说,图文内容没希望了,未来是视频的天下。从受众的角度看,我能理解有人这么看。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到底有多大呢?人类不是以符号语言留存、整合、传递信息的吗?有哪一个影视剧、短视频的起初不是来自于“图文”?
当初我投身于写作社区的创业时,有一位著名的投资人说,他没兴趣,因为中国的写作者不行。我说,那你为什么要投影视公司呢?
?? 还有一个分类是网文和出版文。在网上连载的就是网文,写作的时候断了网算什么呢?网文出版了又算什么呢?明明欧美出版业有类型小说这样一个很好的分类,我们却还夜郎自大地吹嘘网文是中国现象。
???? 多年前,一些有创意和写作能力的作者不在国营出版社的视野中,只有通过网上社区获得了受众。那么今天的网文特质就是篇幅几百万字,情节推进靠对话,人物形象靠独白,主人公性别模糊,人生信条就是爽。
???? 只要是小说,无论是分类在网文、出版文,还是很多作者津津乐道的情感、职场、科幻小说,不管属于什么类别,它们都是小说。
小说和故事和脑洞(又一个写作者当中流行的,不知所云的概念)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作者营造的那个世界。在小说里,作者扮演着创造者的角色,小说世界中的所有(人物、故事)是否打动人,和作品属于什么类型,有没有大女主,男主角性别是什么并没有直接联系。改编成为影视作品之后,和男主角在微博上有多少粉丝也没有直接联系。因为你写的是小说,是小说!无论你怎么写,你的作品和其他伟大作品同属小说。
阅读小说,观看电影的是人,粉丝或者流量并不是他们的基本属性。作为作者,你和他们也同属于“人”这个类别。你们在同一个时空中。你们并不像萨特说的那样,“存在先于本质”,恰恰相反,在你们存在之前,人们对于人的本质,对于善良、邪恶、悲悯的实质有同样的感受。而你和你的读者也加入了人类这样一个类别当中,你用作品打动了他们。你写的是小说,是小说!
入行这些年,我看到太多的投资人、创业者,乃至一些资深的前辈,致力于将内容行业(媒体、出版、影视等等)非人化,用一切似是而非的抽象概念简化,其实是抹杀了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比如规?;髌凡?,比如用AI审稿、写作,难道小说和影视作品不是给人看的,为什么要用这种非人的手法去创造?
??? 不知道IP+明星、出版机构经营影视、写作者开脑洞这样的胡闹几时可以被翻转,那些花里胡哨的PPT展现的IP不知道结局如何,但好小说真的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