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以前的观念里,我一直认为兴趣就是兴趣,孩子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之前也知道等孩子年龄大了要做减法,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引起重视。上周公司开会,领导说了一句话“把兴趣培养成特长”,我印象深刻。但真正有所感悟还是这次轩轩的升段赛的经历。
2017.11.25-11.26,轩轩第二次参加升段赛,很可以再次冲二段失败,失望之余,也在意料之中。轩轩自己在这次比赛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我在与家长沟通时也发现了我作为家长的不足。
先说轩轩的感触。第五局结束后,轩轩出赛场,整个人都不好了,非常沮丧,第六局结束更是一副要下哭的样子,这是学棋两年以来,第一次输了以后这么难受的。好生安慰以后,才知道他这次遇到一个棋路很奇特的对手,完全无法招架。事后我推测可能是轩轩的节奏感完全被打乱了,全程被牵着走的感觉想想也是挺痛苦的。比赛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沟通,得出结论是学习时间太少,平时缺乏练习和思考,痛定思痛,决定从现在开始增加每周课时,围棋需要足够的时间累积。
对于我来说,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不少很厉害的家长,跟她们沟通下来,才发现自之前的思路就不对。之前参加定段赛,大家的棋力水平都不怎么高,而且跟升段赛分开的,没有机会遇到2-3段的家长,那时候觉得轩轩的水平和进度还是非常合理的。这次参加段位赛才知道,现在成都的围棋水平提升太快了,1年升2段,1年半升3段都不算个例;9-10岁的五段孩子比比皆是。对比下来轩轩跟这些孩子的差距太大了。
或许亲们会说,这些孩子天分太高了,我们都是普娃,渣娃。其实还真不是,首先我们得承认有很有天赋的孩子,但那是极少数,我想我运气没有那么好,全部给遇上了,对吧?大部分的孩子其实智商和能力都差不多,差在哪?差就差在付出上。大部分进步快的孩子,每周至少有6个小时在上围棋课,还不包括回家练棋,做死活题。有些可以达到10个小时。而轩轩从9月份课调成了一周2个小时,你说说,这种付出差距,就算你家是天才,能拼的过吗?
再说了,真的是围棋天才,估计对围棋肯定是真爱,对围棋也是各种痴迷,每天花的时间应该比普通孩子高很多吧。
我也有过担心,如果围棋上课上的太多,会不会把孩子弄得太累,以至于破坏他的兴趣。我是这么想的,围棋一段是一个坎,一道坎会把一大部分不怎么喜欢围棋的孩子给筛除掉。一段继续学的孩子应该都是对围棋感兴趣的孩子,多加练习和学习让孩子的棋力提升,他会在过程中感受到收获和进步的快乐;而且会慢慢的赢得越多,他也能更好的体验胜利的喜悦。
所以我也在反思。
1.围棋轩目前在轩轩兴趣排行榜排名第二,我原来一直就想着当兴趣学学就好,从来没有想过要培养成他的特长。现在想想真的就是因为我自己的思想禁锢,导致轩轩在学棋过程中浪费了一些时间,时间花在哪儿,就在哪儿开花。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才有可能更全面系统的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想想我继续按照现在的节奏走,若干年以后,轩轩问我,为什么当时没有让他多上围棋课,我不知道那时我会如何应对。幸好现在还不晚,还有时间。
2.目前小学功课压力慢慢在加大,等到高年级可能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让孩子们这么大精力投入到围棋上面了,幸好我们现在才3年级,至少还有半年多时间可以花大量时间去“折腾”围棋,这半年的课程会比原来多N呗,相信轩轩应该会在这段时间取得不错的成绩。
3.如果要把兴趣培养成特长,那在这个项目肯定花费的时间会很长,那相应的其它兴趣班就得减少,要做减法,这就要家长和孩子学会取舍,不能什么都想要,那样可能效果不会太好,而且也很累。所以这次比赛结束后,果断和朋友一起去试听,果断决定放弃某雅的奥数免费班的学习(4千多块钱呀,想想都觉得心有点痛),3年级就主攻围棋了。
以上就是我这次的感受了,现在的孩子各个都身怀绝技,如果没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很难和同学有共同语言,所以我们得有把兴趣培养成特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