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才看完了中国通史71到80集,这是元朝到明朝的历史,继续记录一下。
元朝时候的首都有两个,一个在北京。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拥有着两千多万人口,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也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元朝时它的名字叫做大都。
另一个在草原上,这里,也曾是元朝时期的一座繁华都市,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上,它,就是元上都城。
从公元13世纪起,元朝靠着这两座城市构建起了它基本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每一位皇帝都要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巡幸。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秋天,从上都南返大都,如此往复,年年如此。大都和上都,两座都城,构成了元帝国两大神经中枢。
大都宽阔的街道,交错的胡同,带来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沟通,交易变得异常便易。这里常年居住着四五十万人口,来自天南海北,说着各种方言的商贾、雇佣军人、旅行者、外交使节、传教士、匠人云集于此。波斯、阿拉伯和高丽的商人们,把马匹、人参、麻布等贩运到大都,再把各种日用品、纺织品和书籍等贩运回去,元大都成为了一座中世纪的国际大都会。大都立体化的供水体系不仅满足了几十万人的生活所需,也成就了大都各种货物的舶来运出,成就了南北文化,乃至世界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融合。
而此时的元上都也已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最繁荣的经济中心,这里有发达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交换市场,也是由内地向岭北行省集运粮食和其它物资的最大转运站。这里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以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上,是行色匆匆前往上都朝觐元朝皇帝的外国使者,以及波斯、缅甸、印度、尼泊尔、意大利等国的学者、高僧、商贾、工匠、艺人。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是上都派往欧洲和亚洲国家的使节。
元大都、元上都,元帝国的两个都城都成为了当时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自忽必烈始,元朝皇帝每年就在这两座都城之间来回巡幸,轮流办公,处理国家大事,这一制度被称为两都巡幸。
班智达,梵文原意是博学的、智慧的,对于藏传佛教,只有真正通晓大小五明之学的僧人,才能享有班智达的尊称,得到各个派别所有僧人的无上敬仰。而萨迦班智达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位得到这个尊称的僧人。
萨迦班智达去世后,八思巴接受了他的衣钵,成为萨迦派的新领袖。
八思巴对忽必烈有一种推崇感,有一种亲近感,那忽必烈也对八思巴有一种信任感。
八思巴越来越受到忽必烈的尊崇器重,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后,年仅二十六岁的八思巴随即被封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领天下释教。作为国师,八思巴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忽必烈统一中国的事业,但他一直反对蒙古军队滥杀无辜。帝师作为皇帝精神上的导师,首要职责是向皇帝传授佛法,祈祷皇室福寿,保佑元朝国运昌盛。元朝历代皇帝均受帝师佛戒,逐渐形成定制。而帝师八思巴以慈悲为怀,利益众生,倡导以教化为主,对忽必烈的施政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八思巴这个双重身份,一方面他在西藏地方,他是朝廷的一个高级官员、命官;在朝廷,他又是西藏地方的一个宗教领袖,他在朝廷要替西藏地方说话,但是同时也给朝廷说话。这两个说话是着眼于一个大局,就是整个国家的统一、地方的安定。
从13世纪中叶,忽必烈即位后开始的一个世纪,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辽阔,群岛环列。同时,复杂多变的陆地政治、军事格局,也使得元朝统治者特别关注海上交通。
泉州成为当时东方最大的贸易港口,许多亚非国家与地区的海舶云集泉州,港内常常停泊着上百艘大船,小船则无法计数。阿拉伯、波斯等各国商人云集,各种香料和贵重货物大量运抵这里,并由此而流通至中国其它地区。海外的货物从这里送到杭州,经由大运河,可直抵元朝都城大都。大批中国商人也从这里出发,带走青花瓷、丝织品等大宗商品,海外归来后的商品也多在此卸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在元朝达到了它繁荣的顶峰,泉州港为元朝政府缴纳的税收占元朝国库总收入的五十分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证明,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越多,国家就越繁荣富强。
马可·波罗于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
马可·波罗6岁时,他的父亲尼古拉、叔叔马菲奥决定离开威尼斯去开发亚洲市场。
马可·波罗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着巨大的财富和数不清的神奇故事回到了威尼斯。
公元1271年,尼古拉和马菲奥决定再次前往亚洲,他们带上了17岁的马可·波罗,他会讲四国语言,精通一位商人应该掌握的所有技能。马可·波罗在元上都得到了忽必烈的接见并获得信任,他们因此受到了朝臣们的敬重。
忽必烈派他去全国各地执行任务,甚至担任重要的官职。马可·波罗在中国待了17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北至蒙古,南至缅甸,西至西藏,马可·波罗的游记向欧洲人展现了亚洲的地理、人民、资源。
妥懽贴睦尔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妥懽贴睦尔是在父亲颠沛流亡的过程中出生的,他的童年时代历经坎坷、多灾多难,然而噩梦没有结束,明宗的弟弟文宗重登皇位,他很快下诏宣布,妥懽贴睦尔不是明宗的亲生儿子。就这样,十岁的妥懽贴睦尔再次被流放,很显然,策划这场阴谋的就是文宗本人。1332年底,在被流放三年多后,妥懽贴睦尔终于可以回大都了。后来执政后,废伯颜起用脱脱丞相,为元朝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哈麻当政,内讧不断。1368年夏,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元朝的家门口。八月初二,明兵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蒙古宗室退居蒙古高原,仍奉元朝正朔,因地处塞北,史称北元。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这位亡国之君还有点有自知之明,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应该称他顺帝。妥懽贴睦尔在中国历史上就这样被定格为元顺帝。
公元1328年九月,朱元璋出生于太平乡孤庄村。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朱元璋无路可走,进黄觉寺做了和尚,后来25岁的朱元璋进入了郭子兴队伍的权力核心。朱元璋一举击溃了陈友谅,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经典战役。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在南征北战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从此,中国历史上沿袭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这位充满传奇又备受争议的开国皇帝,一生中充满焦虑与不安。
公元1402年,明太祖之孙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的第四个年头,也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的第四年,建文帝着手削藩,引起了燕王朱棣的强烈反抗。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起兵。
四年后,燕王军队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踪,史称靖难之役。公元1403年,朱棣改年后为永乐,明朝历史进入了永乐时代。
永乐皇帝决定迁都北京,主要是出于现实考虑,是要控制北方边界。迁都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政治、经济乃至心理变化的工程。公元1411年初,朱棣命令重修大运河。
公元1420年十月,朱棣带领众人入居新落成的都城。有人认为,正是迁都形成的天子狩边局面,让明王朝在之后的二百年里多次把都城暴露在蒙古军队及满洲八旗骑兵的攻击之下,并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
更有人质疑,朱棣迁都把眼光放到了草原和沙漠,间接导致了航海事业的停止,使地理大发现让位于西方。
靖难之役中,一名太监为朱棣屡建奇功,他就是郑和。朱棣继位后,为明朝定下了明亮的基调,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编撰古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紫禁城,并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正是明成祖朱棣宏大叙事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如今被称为黄金水道,连接着天平洋与印度洋,每年大约有十万艘船只航行在这个水道上。随着一次次远航,郑和船队不仅不断开辟新航线,而且随船来朝贡的各国国王、使臣络绎不绝。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友谊之旅,他传播中华文教,力求建立和平与和谐为核心的国际社会秩序。
公元1425年,宣宗皇帝朱瞻基即位,郑和被命名为南京守备,修理南京大报恩寺,六年后派遣郑和再次出使西洋,此时的郑和已是花甲之年。公元1431年,这是郑和最后一次出使西洋。
在明朝,诏旨的起草大多数不是在故宫的太和殿,而是在文渊阁。
文渊阁既是国家藏书之所,更是内阁学士议政的政本之地。朱元璋顺势废除中书省以及中书省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内阁学士的职责有两项,一是为皇帝起草诏令,二是与皇帝商议机务,他们成为皇帝最核心的智囊团。
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廷臣请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张氏拒绝,命凡事交内阁议决进呈然后施行,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实际上成了朝廷的主宰者,票拟也逐渐成为内阁的专制。太监王振开始大权独揽。此时,一个强敌正在北方草原上崛起,这就是蒙古族的瓦剌部。1449年七月十六日,朱祁镇率领大军从北京仓促出发,号称五十万,王振与朝中文武大臣几乎倾巢出动。无论是对于英宗,还是王振,或是留守京师的朱祁钰,这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出征。公元1449年八月十四日,大军取道宣府撤退返京时,行至土木堡。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明朝大军像一头被老虎盯上的猎物,瓦剌骑兵跟踪而至,铁壁合围,他们切断明军营地上游15里处溪流,25万人断水,恐慌之至,掘井二丈又不见水更是乱作一团。这一战,明朝25万大军几乎全部被歼,随征的文武大臣几乎尽数命丧他乡,皇帝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役。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先失君,后得君,失君得君,朝政大局得以控制,但皇位易人。
历史的车轮在不停滚滚向前,每个朝代都有它的可圈可点,起起落落,令人唏嘘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