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玩过狼人杀,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狼人杀背后隐藏的的逻辑学知识?
可能有些人玩这个,是为了飙演技,或者为了秀口才,或者仅仅就为了图个乐,这些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却再一遍又一遍的游戏体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说得好的永远比说得对的有优势。
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抱歉,我不这么认为。
可能对于一个桌游,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玩家都是逻辑严密、判断清晰的明白人,思维不够缜密、容易被煽动性的语言带偏很正常,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这个问题其实更加严重。
是的,今天,我想谈谈“盲从”。
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天然愿意相信某些权威的话,而不愿意相信普通人,即使他们说的话内容一模一样。这就是一种盲目,盲目的、无条件的、不加批判的接受所谓权威提出的观点,甚至将其当做人生真谛来指导自己。
这是缺乏理性思维的表现。也是最初级的“盲从”。这种程度的“盲从”需要加强理性思维的培养,尽管很难,但一旦你付出一定的努力,再主动培养这种思维习惯,这种程度的“盲从”还是可以克服的。
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更高层度的“盲从”,那就是选择性盲从。何谓“选择性盲从”?这种“盲从”,等级很高,存在于具有理性思维习惯的人群中,他们往往选择性地使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对于各方观点,他们往往是试图用理性思维去合理化他自己预先认同的观点,并将此论证过程作为他“接纳”此观点的原因。打个比方,一个人天然喜欢吃橘子,他却通过“橘子富含维C,而维C对身体好,所以我应该多吃”这个论证关系去解释他喜欢橘子的原因,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个逻辑关系,他仅仅是就天生喜欢而已。所以,试图去用理性思维去合理化自己观点的人,是更高级的“盲从”,这是非常隐秘而不易被察觉的,因为很多时候采去这种方式的人往往是及其理性的,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理性并没有对每一种观点都做到公平对待。
要克服这种程度的“盲从”,非常难,毕竟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对所有观点都一视同仁。没人额,不可避免的都有他自己的观点倾向和癖好,甚至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建立在这些倾向和癖好之上,你要让他们突然开始审视自己视之为根基的价值取向,这不是颠覆三观吗?
但事实上,颠覆三观在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人身上,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他们贪婪的吸收不同的观点,并且不断以尽量客观的理性去思考它们,并且不断去审视自己已经成型的价值取向,然后——尽管不舍但依然坚决地将已经成型的那一套体系狠狠打碎。
这个过程相当痛苦,简直是自虐到无以复加,而且相当一段时间,自己会处于一种破碎不堪的状态中,很多时候连最基本的公序良俗都开始质疑,生活显得极其笨拙而茫然。
但是每一次的自我破碎,都是一次自我成长,因为每一次,当你将自己敲得粉身碎骨时,永远会有一小片新的碎片加进来,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如此往复,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体系越来越庞大、包容、系统,几近完美、无懈可击。
其实,“盲从”的根源,还是在于思维的惰性,比如小孩子往往陷入“非黑即白”的幼稚思考中,因为辩证看问题,太累了。这样的惰性,有时候对人类在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下有利,因为在生存压力下,效率往往比严密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化,目前对于理性思考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非黑即白”式的思维习惯往往是致命的。
但是克服惰性谈何容易!人类连肉体的惰性都难以克服,更何况思维的惰性!“何必想这么多”“想多了头疼”“想这么多又没卵用”等等的思维会不断抑制我们去理性思考。确实,众人皆醉,我为何要独醒?
其实,独醒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当你看到那群因为醉酒而丑态百出的人是,你一定会庆幸自己的清醒,即使维持这份清醒要付出及其大的代价。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阶层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将人群划分出了不同的层次?我想来想去,觉得下面这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自律性。我想,在任何一个游戏中,只要规则制定好后,往往是最具执行力的那批人取得优势,因为他们严格按照既定的优势策略去执行,当然表现更好。而执行力,就是自律,而优势策略,其实就是理性。所以一旦一个人,用理性去理解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并形成优势策略,并不断通过自律去执行这个策略,那么,就有可能实现阶层跨越。
最后,我想总结两点观点:1、应该将思维上的自律(理性思考的习惯)与生理上的自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一个在思维和生理上都保持自律的人,运气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