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初,朋友推荐我用樊登读书会,说用这个软件听书很有意思,那些枯燥的书总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被你看见。
软件一直用到现在,感觉自己听书的节奏快了好多,他一星期更新一本,而我一天可以听四本。
慢慢的,我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有些书我明明听过,但总会重复的听,倒不是因为讲的有多好,而是我居然忘记了自己听过。
好像任何得来太简单的事物,终究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读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大概需要8个时,可听一本经典,甚至流传几个世纪的好书,才用1个小时。文章里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离奇的故事通通没有在脑海里形成深刻影响,有的只是一种感觉:这是一本好书。
好在哪里呢?
02
我并不是在Diss听书这件事,毕竟听书会让很多人引起对一本书的兴趣,进而越过晦涩的标题,愿意花时间去读,真很的好。可对于那些只企图通过听书,就高效的利用时间消化一部著作的人而言,这未免有点不负责任。
听书有效果,但在我看来比起认真读一本书,效果只占20%,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讲书人是无法100%还原作者观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讲书人是另一个作者,他在用自己全新的角度给你还原书中的内容,因而可能你听到的并不是原作者想表达的内容,甚至说作者想表达的某个重点,被讲书人误以为的“废话”直接略过,这于听书人而言,是一种损失;
二是因为,讲书者往往为了提高效率,会归纳总结出很多方法、观点、结论,假使这些都100%还原作者想表达的,那我们无非也就是获得了很多类似于工具书上面的操作方式,这虽然是件好事,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者是怎样想到这些的,他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或者是某一天的哪件事触动了他,因而才有了这样的观点指导了他的行为,最后有了这样的结果。这个过程可能有些复杂,但对于我们的思考却大有帮助。
三是因为,看书时的状态跟听书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首先从生理上来讲,你看书时的脑电波跟听书时的电波不一样,再加上很多人听书是为了节约时间,有些人上下班听,有些人做饭逛街听,这样的效率是大打折扣的,时间长了甚至会感觉就想耳边放了个收音机似的,只听得到响声,但并未关注他在说什么。
03
最近樊老师还上了《奇葩大会》,坦白说您书读的多,我们都佩服,您书讲的好,我们也都认可,可看他在上面讲话,总有种这个人自视过高的感觉,丝毫没有读书人的谦卑,至少我没感受到。
当台下导师交流时,我能感受到高晓松的委婉以及樊登的咄咄逼人。
樊登老师打过辩论,语速快不说,条理也很清楚,还蹦出来很多金句:
"读书不是一个业余活动,读书是必需品,读书是个要命的事儿";
“我变成了一个特别人类,就是人们只要跟我在一起超过十分钟,基本上就会觉得读书很重要”;
“我在樊登读书会创业的过程当中,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理论依据,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都能告诉你,这是哪本书里写的”;
“书里写的未必都对,但总比你瞎想强”;
“如果你觉得在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一定有一本书等着你”;
...
然后,高晓松就叫板了:
“这读书如果真的就能这么三段论地、线性地解决问题,大家都去那个读两本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这世界也太容易了一点!”
樊登老师立刻怼回去:
“听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还怪道理喽?”“核心的问题是,有没有做”。
接下来,樊登又拿马云说事,
我特别欣赏马云讲的一段话,马云的阿里巴巴最强调的东西,实际上是三个力,心力、脑力和体力。
高晓松接话,马云这三个力,就没有任何书教他。
樊登说,他自己体会出来的,但是他可以写成书教给别人。
04
高晓松说话有退一步的婉转,而樊登只有步步紧逼的反击,似乎再多说两个人就会吵起来似的。
我能感受到一方是企图沟通,而一方是不许你质疑。
这样好吗?我承认读书真的很好,但难道已经正确到只要是书上讲的都对吗?
对比一个活生生了人,我们不怀疑这本书上的内容是否有问题,而只在想是不是这个人有问题,这逻辑是不是有点可笑。
可能书上真是对的,是这个人没有想到而已,但这至少要给时间你去想去思考,总不会在你的观点还没出来前就扼杀掉吧。
是有一本书教我们这样做么?
05
这个时代变了,从前车马信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飞机邮件很快,一晚上可许下众多承诺。
我并不反对多读书,也深深受益于读书,但我知道人这一生不是靠若干本书堆积起来,也不是靠众多的道理解决所有问题;
我也不反对多行路,也深深热爱出行,但我知道人这一生也不是单纯靠不同地标点缀,也是不靠众多的图片证明自己的见识。
这二者在逻辑上就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所以为何非要只选其一呢。
再者,我也随时接受失望的体验,因为偶尔你也会读到一本烂书,偶尔你也有过一次不开心的出行,但下次你再选择一本书或是一个地方时,难道不会增加经验值吗?
而这一点,既是书上教我的,也是在路上学会的。
我热爱读万卷书,也热爱行万里路,但我更热爱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成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