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七月中,在一因缘下一路北上,由此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晃荡,由此开始一段时间的闲散之旅?;蔚?,是左摇右晃,是无形无相,是不知驶向何方,是一路随心而行。闲散亦有此意,但不全是,闲散是个人之闲之散,闲谓之有时,无心,散谓之无事,无形,无相,又此谓之随缘而行,是故谓之闲散,是故有此在路上闲散。
晨时背上双肩包,一路北上,回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北京。北京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是我生活十几年的地方,在这个城市,有我目前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在这个城市有我最熟悉的人,有我最好的朋友,有我最熟悉的街道,有我曾经的梦想,有我挥泪撒汗的地方,有我的青春。每一次北上,北京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城市,都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北上回京,很多时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行程,而是一种习惯,如回家一般的习惯。
中国高铁,一直都是值得赞叹的,经过4个多小时的高铁成功落地北京,回到我的第二故乡。落地第一件事,深呼吸一下北京的空气,迈开腿,准备去往河北,这个包围北京的省份。河北,我曾在年幼时在这里生活了几年,这里是我母亲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上一次回河北,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河北,我家中长辈及哥哥姐姐们有的也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了,有的也有五六年没有见过了,这一次借着这个因缘,总是要看看他们的。去往河北是一次省亲之旅,十几年没有回来了,这里的变化超出了我的想象,小时候生活的村子我已经找不到了,仅有一些残存的记忆在诉说着我曾在这里生活过。哥哥姐姐家也已经变了模样,甚至去往他们家的路也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路。借着记忆中的路,走向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子,一路摸索,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子,从这里开始我的省亲之旅。母亲兄弟姐妹比较多,而目前家里最为年长的是我的四姨,所以我的第一站是先看望四姨。去了四姨家,简单的坐一会儿,然后由四姨带着我继续去看望舅舅、五姨及其他的哥哥姐姐们。一天的时间将家里的长辈和哥哥、姐姐们看望了一下,在当日下午乘车回到北京。
北京是我每一段行程中始终无法绕过的一个城市,从昨日回到北京,在离开北京及次日又回到北京,这无不在诉说着我和这座城市的缘。在次回到北京,我等待着见我的朋友,说到朋友,思绪不由回到大约十年前。那时候在种种因缘下,我开始爬山,开始做驴友,开始玩户外。在玩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些朋友,由此开始我们的友谊。一眨眼,十年了,十年细数一下曾经一起玩的朋友还剩下多少,或者说十年了,我们自认为的所谓的朋友还剩下多少。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我很幸运我过去一起玩的朋友都还在,大家还会时不时的联系一下,还会在彼此有空的时候一起见个面,吃顿饭聊会儿天一起回忆一下当年的趣事。
回到北京,见我多年未见的朋友,相约好等候的地点,等候的时间。我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待,朋友出来的一瞬间,我看到了他,多年未见,他没有什么变化,而我却是有了一些变化。在次相见,彼此诉说着多年以前的事,诉说着那时的青春。那时的我们都还年轻,都还初入社会,都还有梦想,而今的我们却已经历颇丰,梦想已平,只盼退休。想想这些年,我们的友情能够依旧如故,其原因不过是无利之朋友。交友不为利,不以利相交,只是单纯的交友,只是为一群人一起玩的快乐,让友情回到他最初的样子,让我们的心也回到最初。
友情相叙终有时,相叙结束,送朋友走,在路上我一直念叨着珍惜友情,人的一生总是要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来为我们孤独的人生增添一份色彩。送走朋友,第二日短暂离京,去往天津看望六姨。若是没有这个因缘,我和天津的缘分还要在等等,有了这个缘,我和天津的缘将变的更深,更近。这一次我去天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望六姨,不为其他。晨起从京出发,上午到达,和老人家也有十多年没有见过了,在我的思绪中,上一次在六姨家好像还是昨日,如今一眨眼却已是十年??绻?,聊聊家间里事,父母安好,人生琐事,尽是关怀和操心,只是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终究是按照着那不易变动的命理线所运动着自己生命,走动着自己的人生。下午回到北京,回到北京我曾经挥洒汗水的那个小镇,那个小村子,再一次回忆几年前500个日夜的付出,一幕幕一直都记在心间,这里祭奠着我的成长,也记载着一份坚持,一颗初心。在这里见到了很多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曾经陪伴我成长的人,曾经共同成长的人。在这里再一次见到进财老人。
在见进财老人,是在一个下午去配眼镜后的时间,因为配眼镜的地方离进财老人的店比较近,所以配完眼镜后就顺带着去看看进财老人。之所以将老人称之为进财老人,是因为我忘记了老人姓的,只记得老人名,所以称老人为进财老人。几年前初见进财老人,是有人去进财老人那里买水,发现老人家的水比较便宜,然后经常带着我去老人家买水,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老人聊天知道了老人的一些事情后,我便经常去老人那里买水,慢慢的于我而养成了一种习惯,有空就去老人那里买点东西,看看老人。这一次也不例外,配完眼镜去老人那里买点东西,顺带着看看老人,进了店,找不到老人,当我想要喊老人时,才发现我忘却了老人的姓,只能片刻的等待。在见老人,从老人的眼光中,我还是看到老人认出了我,我依旧是过去的样子,过去的口音,过去的神态从老人的店里挑选我的东西,然后混不吝的给老人结账,老人想要多给我一些东西,却被我蛮不讲理的拒绝,却看着我离去。
从老人家离开,收拾东西准备着我的回家之旅,我的家在哪儿,在京北西山。次日回到京北西山,看着山,想着过去的种种,终于回来了,在这里生活了六年,终于回来了。这里不大,却是新生的地方,这里不大,却是重新开始的地方,这里不大却是家。在京北西山小住几天,启程准备去往下一个地方大同,一座我魂牵梦绕的城市,一座因为一个人而值得来一次的城市。
和大同的缘份大约是从十几年前开始的,当时初闻的消息是大同的市长正在搞拆迁,大同正在做拆迁,当时的我对这一现象并没有当回事儿,还跟着很多人一起称呼当时的市长为耿拆拆。十几年后当我重新认识大同的时候还是从这位市长开始,而这一次我对这位市长的称呼变成了耿公,由此进而展开我和大同的缘。细细思纠和大同的缘当是在百多年前开始的。百多年前,我的先祖从大同阳高北迁进入内蒙古,从此我们远离大同,从此大同于我而言不在是故乡。岁月流逝,百多年后的我在学习礼记中《大道之行也》一文时,对大同社会心生向往,而将大同一词牢牢记在心间。及至庚子年闻耿公所做《大同赋》,而深入了解一番大同,知此间之大同,已非吴下阿蒙。此间之大同是耿公以上个世纪梁思成先生调查研究后重新为大同所做之规划而建,知此而对大同更生去往之心。今昔因缘成熟,我带着对北京古城的遗憾,带着对大同城建的希冀终来大同。
初至大同,望着巍峨的古城墙,心生向往,心中常思,若是京城有此城墙,又当是一番什么情景。新的大同分城内城外,城内是古城以内,城外是古城以外。古城以内基本上都是复古的建筑,都是在过去原有基础上复建的,古城以外,则是各种现代的建筑,钢筋水泥一般的大楼伫立在古城外,由此一座新城重新屹立在晋北。
大同第一站,先去梁思成纪念馆,在这座纪念馆里,重新认识了梁思成,重新了解那个年代的梁思成,那个年代的的中国建筑师。走过纪念馆,进入古城,看着城内的寺院,城内的钟楼、鼓楼,城内过去所留下的历史的痕迹,这不单单是历史的痕迹,更是千年文化的展现。这座古城,是一座新城,是重新修建起来的城市,是在过去的遗址上修建起来的,但是在未来他必将是一座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城,是一座讲述中国文化的古城。遍访中国的城市,从来没有一座城如大同这般,将历史留下,将文化留下,内外兼具,古今共融。一座城却已是一种文化,却在讲述着中国的建筑,讲述着中国的文化。
走上古城,看着宽阔的古城,看着人来人往的古城,不禁想到这一幕若是在京城的城墙上出现又当是一番什么情景。大同的古城墙,已不单单是大同的古城这么简单,而是中国的古城墙,这一座古城墙彰显着中国古代的城墙的魅力,彰显着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彰显着中国的古建筑之魅力。走在古城墙上,心慢慢静下来,重新审视这座城,古城内外,泾渭分明,城内古韵十足,城外满满的现代感。看着这座城,看着脚下的墙,我知道大同这座城,并没有完全弥补我的遗憾,却也弥补了我一点点遗憾。他只是大同,却不是京城,我妄想通过大同这座城弥补我对京城的遗憾,本就是一种妄想,我在大同这座城市身上只能够看到大同的味道,看到梁思成先生当年对大同的规划,看到耿公将梁思成先生的规划变成现实,看到耿公身上的干劲,看耿公身上为天下大同而努力的精神。
云冈石窟作为北魏的皇家园林,其佛像造型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反映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民族融合,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回古城,走进代王府,看盛世大明,看朱明王朝的宏大,看中国最后一个汉王朝的恢弘。代王府,看的不是王府,而是一座缩小版的南京紫禁城,亦是一座缩小版的北京故宫。走过代王府的每一间屋子,看过每一间大殿,仿若置身于几百年前的盛世大明,看万国来朝,看中华风骨,看天下大同,仿若几百年前,那位老人,为穷苦百姓之生计而操劳。
大同,不单单是中国的大同,而是世界的大同,大同不单单是一座城市,而是一种美好的期许,更是一种值得践行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