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羡慕工作获得的高额报酬以及有约束的规律生活;
工作,羡慕读研无忧无虑的学习和自由自在的丰富生活。
或许,这就是围城吧。
每天早上7点起床,享受丰盛的早餐,乘坐疾驰的地铁前往工作的大厦,伴随着周密的计划,开启充实而美好的一天。这是对一个工作人每天最简单的写照,每一天的辛勤工作都为梦想的城堡添砖加瓦,虽有劳累也有沮丧,但是,他们懂得,只有从不快乐中获得的快乐才最快乐,也最长久,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懂得“痛,并快乐着”的真正含义。
然而,纵观我等读研而不是迈入社会工作的同龄人,日子却大相径庭,生活也仿佛是印象中的大学进行时:早上伴随着上课铃入室上课,课余时间并不总是业余时间,反而更多的赋予了休闲时间的含义,作业再也没有曾经的踏实认真,报告也没有了认真细致的态度,论文也不是那么上心。在这里,学校更像是一种温床,种种现象更像是“温水煮青蛙”,“温水”即是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水开之时,便是我们进入社会之日,而那时,后果可想而知。
深思之余,我们何尝不可以借鉴工作人的生活态度和状态,活生生地在学校给自己创造一种工作的环境,营造出一种上进的气氛,造就出一种追梦的态度。
深入对比读研与工作,有趣的是,两者确有相似的地方:
1. 每年的学费->五险一金;
2. 每月的助学金->月薪;
3. 每年的奖学金->年终奖;
4. 科研论文->公司里面的项目;
5. 每年的期末考试->年终考评;
6. 每天的点名、签到->打卡
……
用此比喻,略显世俗,但是,模式是统一的,思路是一致的,然而,当我们坐在离地1000英尺的飞机上的时候,映入眼帘的读研人和工作人却展现着不一样的生命状态,持有不一样的生活态度,体验着不一样的人生。
当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诧异于此,不禁会心生疑问。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观念差异吧??墒牵裁丛炀土苏庵帧肮勰詈韫怠蹦??经过调研与分析,外在环境和内在性格是决定观念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01:外在环境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以前的实习经历提供了巨大的参考,当我们处于工作环境中时,处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利益驱动体时,身心都会受到这种外力的驱使,无论你是慢马还是快马,都将被训练成“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每个人内心的潜能和从未被发掘的能量都会被最大限度地开采和利用,潜移默化之中,行为就会影响思维,同时,思维又会反作用于行为,于是,每个工作人就会对工作,生活,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
另外一点,工作之后的生活圈也会充斥着诸如房地产、汽车、石油、股市等主题,思维也会发生扭转。当把眼光转向校园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略带松散而舒坦的环境,无压力,更无外力,所以,思维的转变很难发生,除非靠由内而外的诱导,比如读书、看报等。
02:内在性格
曾经有位学者说过,当你播种一个行为的时候,你收获的是一种习惯;当你播种一种习惯的时候,你收获的是一种性格;当你播种一种性格的时候,你收获的是一种命运。
照此看来,性格的形成与思维和行为有巨大的联系。在工作环境中,每天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的处世思路和生活态度都会或多或少地感染到我们,慢慢地,当这种思维方式真正有一天转化为行为的时候,那么,这个“行为-习惯-性格”魔力循环式也会被启动,于是,观念就这样形成了。然而,在学校中,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学待在一起,如果我们不主动读书,接触新观念,也不去和导师沟通交流,那么,新的思维方式便不会降临在我们的大脑生根发芽,魔力循环式也不会被激活,生命状态和生活态度便只能一如既往。
人的本性是懒惰的,没有人愿意主动,除非给予一个外力。
这是曾在之前一本书上看到的,语颇隽永,发人深省。作为一个读研人,我们需要更多的就是工作人身边特有的“外力”,包括高薪,年终奖,名誉,甚至是压力感、?;械?。举两个例子给这个理论洗洗澡吧。
1):单词动力论,记得英语老师曾告诉我们的一个记忆英语单词的秘诀,把记忆英语单词看作是一种未来的收益,每记忆一个单词就是3.5元,这样一天记忆的越多,那么你的收益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动力。
2):时间金钱化。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银行,每天凌晨12:00都会有86400元存入账户,但是,如果你在一天之内不能消费完,那么晚上就会自动清空。这确实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我想说,有的,真的有,这家银行叫做“中国**(个人名字)时间开发银行”。这无疑是用金钱这个形象化的例子警示人们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我为什么将读研与工作进行鲜明对比的原因。
也许,作为读研人,我们也需要给自己模拟出一种类似工作坊的环境,让自己始终置身于驱动力之下,置身于一种奋进不止的氛围之下,我想,唯有如此,渐渐地,我们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优秀的习惯。慢慢地,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性格——独立自强的性格。
也许,作为读研人,我们需要更多的是思路和观念的洗礼,即使没有他人的指点,也能自由地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专属自己??康谋税?。
也许,作为读研人,我们真的需要借鉴工作人,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参考他们的生活思路,走出在同龄人不同跑道上独有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