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一直想做,现在终于能够做了。
2019年1月8日,学校正式开启了“晨山有约”活动——校长约每个班的学生代表及家长来学校聊天,谈谈对学校各方面的感受——从学校到课程,从老师到同学,从生活到活动,事无巨细,无所不谈,包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此项活动的命名甚是慎重,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命名就意味着这个活动的本质和朝向。我们希望,这不是一次临时性的活动,虽然在今天它还只是一次活动。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它将成为我的常规性工作,而在不断的实践和互动中,让“晨山有约”成为我们晨山学校双语部的一种文化——聆听多方声音,共话晨山教育。
是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它既不是校长一人规定然后其他老师来执行,也不是学校命令然后家长来配合,更不是老师和家长一起要求然后学生来达成。
教育,永远是一个多方合作、多方磨合、多方协商的结果。
于是,经过校长室成员的讨论,我们将这次活动命名为“晨山有约”。
之所以不命名为“校长有约”,是不想被约的人产生不必要的压力,也不希望听到的人有不必要的误解。
之所以采用约谈的方式,而不是一般学校都在采用的“问卷调查”的方式,因为那些问题中的选项并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包罗进去,且那些选择的答案更像一些冰冷的宣判而不是有温度有情感的语言。
这种约谈的方式虽然相对麻烦,但我相信,它一定更人性,也更符合教育和生命发展规律。
孩子们一拨一拨地来了。
因为每班只限三人,因此考虑到了男女比例、学习层次、性格特点等多种因素。
后来听班主任们说,当孩子们听到可以来校长室和校长聊天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班主任们不得不“八仙过?!飨陨裢ā?,采用各种手段选出了三个学生。
嗯,看来这个校长是北方女巫而不是东方女巫(密码来自《绿野仙踪》)。
在来之前,班主任们还专门进行了礼仪培训——在他们看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从进屋前要敲门,进屋要先问好,吃东西要说谢谢,别人说话要倾听,离开时要带走自己留下的垃圾(为了让孩子们不会太拘谨,我特意买了些水果点心),离开时要把坐过的椅子推好,并且要说再见等等,绝大多数班级的孩子都做得很好。
问起他们关于学校、学科、同学、班级、活动、作业、住宿等等各方面的感受或建议,他们都能畅所欲言,而且常常说出令我惊叹的感受和见解。
尤其是五年级太阳帆的孩子,妙语连珠,那些美好的事情被他们一描述,美好就升成了幸福。即使说到一些并不怎么美好的事情,他们也不是用抱怨或指责的语言,而是在风趣的描述中加上自己建设性的建议。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几乎是说着笑着度过的。
这就是我们希望中的学生该有的模样:既彬彬有礼,又自由真诚;既懂得用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合理的要求,又不偏执于一己之见,而是打开心扉,去聆听、去理解这个世界。
在晨山顾问团相约(各班家委会组成的微信群)后,家长们也陆续来了。
记得在这学期临近期中的时候,学校曾组织过一次由各班家委会和特邀家长组成的会议,大家就我们学校的课程、餐饮、家校沟通等作了充分的交流。本来预计一个半小时的的会议,结果过去了两个半小时,大家仍感觉意犹未尽。
因此,这次每个班就单独相约,这样话题比较集中,且也更能让大家自由地言说。
由于各班情况不同,所处年级也不相同,因此,各班家长关注的话题也各不相同。
有的班级不拘小节,关注的是学校整体的发展——学校的稳步前进让他们心生安宁。
有的班级关注的是眼前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事务——比如学校的大门、车辆接送时的安全、手机的管理与使用、间餐的营养等等,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质性的建议。
有的班级更关注未来——随着学校的发展,更高年级的课程会如何开拓,接下来一年或几年中师资的配备如何等。
聊得最愉快的,是和花之舞教室的家委,我们一起畅想了接下来一年中如何把休阳故址那边建成我们的“家校联盟区”:在那里,我们将设立“家长阅览室”“家长活动室”,定时开展一系列活动:老师主导下的合唱团、乐队、舞蹈、陶艺、手工等,家长主导下的茶艺、缝纫、读书、座谈等,还有各班级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总之,要让因晨山而汇聚到异地的家长们,在休宁也能找到精神上可以栖居的家园。
九场谈话,让我再一次深深地感慨:和晨山家长相处越久,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是的,他们没有简单地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位子,而是在用他们的真心和真诚,和学校一起做着一件让孩子真正受益的事。
南明理念说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南明文化倡导的“相互信任,相互成全”,不只是体现在我们老师身上,在我们晨山很多家长身上也同样能清晰地看到。
教育就是一场预谋的幸福!
这是最近我越来越深切的领悟——是的,教育应该是朝向未来的、多方共同合力的、以成全人为最终目标的一项使命。
晨山双语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此刻远不是文章的结尾,那么,就暂时写个句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