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候读三毛,觉得那是大人的世界,文字质朴,随心所欲抒发自己浓郁的情感。那时候,我们心中的文学殿堂是华丽的辞藻,诡谲的情节,或者高高在上的文学名著。所以,年少不知三毛好。
现在读三毛,却觉得她如孩童般天真,这份天真是一种真性情,不会随着年岁渐长而改变,她永远停留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流浪,不按常理出牌,以自由不羁、勇敢潇洒的灵魂浪迹天涯。
这本《我的宝贝》很像是三毛的一个私人记录本,图片配上文字,展示一件件珍藏多年的宝贝,写下一个个故事。广东来的老茶壶、腓尼基人的宝瓶、小船ECHO号、第一匹白马……对物品有眷念的人,都是温柔的人,她们能相信与物件的遇见都是一段因缘。这些小物件见证了三毛经历过的爱情、亲情和友情,以及走遍世界各地的奇妙旅程。
在前序中有一段可爱的自述很能代表三毛,她说起构思这本书的结构,原本是想分门别类整理刊出,但是“我并不是系统地、规则地、条律化地在思想,那不可能是我,也不必如此,因为不是就不是。我最喜欢在任何方面都做一个心神活泼的人。比如天女将花散的漫天飞舞,而不会刻意去撒成一个寿字,这不是天女不能,是不为。”
书中都是彩图,如果只看图片,你会觉得它们过于平常,甚至有些不解于收藏的价值何在。但是,细读这些故事,我才明白因为有了人的缘故,才被接纳,成了三毛生命中的印记,让她爱不释手。
“秋水伊人”这篇中提到了几枚别针,一枚是一只停在花枝上的雀,身体是一条细丝绕出来的。三毛说,“太精细的东西我是比较不爱的,可是极爱产生它们这种饰物的那个迷人的时代和背景。这两个别针,当是跟墨绿的丝绒旗袍产生关联的,看着它们,不知为何还会听见纱窗外的歌声,慢慢流淌进来——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
书中不乏高雅的联想,很多次提到了在老物件中感受到红楼的韵味;但是也不吝啬于绘声绘色描写讨价还价的场面。但是,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他谈到荷西,似乎是在物件的背后不经意地提起,但是那种失去之殇却萦绕不去。她说起古老的手环,荷西答应每年都找一个在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但是“在撒哈拉沙漠一共三年,就走了?!焙晌鞲樽耙桓鲆衾趾?,“才粘了两块小木头,荷西突然就去了,我是说,他死了?!比不峄匾淦鹉承┨鹈鄣乃布?,比如他们有一对小木偶,取名“亚当”和“夏娃”。吵架的时候,荷西就把他们背对背;和好的时候,就面贴面。这似乎成了两人之间的一种甜蜜谜语。
读这本书的快乐在于心境,无论心烦气躁,或者琐事缠身,它能缓缓把你带入一种纯真之境,慢下来,静下来。而在我身上也有了另一种印记,我开始留心寻找属于我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