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乡亲之前总是特别热情,喜欢互相帮助,谁家园子里的菜下来了,多的吃不了,互相送一下,谁家有活要帮忙,叫一声立刻就来,自己家的亲戚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疼我的亲戚,带小孩回来了,大姑把他孙子的小衣服都打包给了我,三姑早早就把她外孙女儿的车 玩具送了好几样过来,还有人给送水果酸奶零食。很温暖!
今早大姑家蒸牛肉蒸饺,刚出锅就打电话让我过去拿,连蒜泥都给我装碗里拎着。跟大姑聊天儿,说起这两天谁家孩子办升学宴,我爸去坐席,会把席上的剩菜拎回来一些给我,我就不用做饭了。我大姑惊讶的说“那个给你吃呀,哎呀,我都不吃,人家都夹过了,我说什么也不吃。”。这让我想起大姑给我拿孩子衣服的时候讲的,大嫂说“能要吗?人家在北京,都穿好的”,大姑回答她说“XX才不呢,她才不那样?!?,话里表达的是我不穷讲究不嫌弃不装,是大姑心里的一种正向的肯定。而吃剩菜这事,却是一种捡漏儿,是一桌人好几双筷子夹过后剩下的,带着一种嫌弃的心里,大姑不认可。
回想一下小时候,吃过好多次这种剩菜,大多数都是三姑打包回来,给我家拿过来的,我一直都没有想到这有什么不妥,反而是觉得饭店的菜很好吃。经大姑一提醒,才想到确实是不太卫生,还好没给孩子吃。而剩衣服,我从小到大真的不知道穿过多少,大概有一大半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当然都是捡剩的,或者大人的衣服改小了穿,有意思的是,我的姑姑们之间,特别喜欢互相送衣服,穿过,觉得还不错的送给你,或者自己不穿了送给你,我家是亲戚中条件最不好的,当然最受大家照顾,少不了送来非常多的衣服,说起来到现在我还有很多他们送的衣服鞋帽。这仿佛都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妥??墒歉詹盼腋⒆诱乙路氖焙?,突然脑袋里冒出了一个想法,我给孩子也穿旧衣服,会不会造成他的低价值感呢?!
孩子0-1岁的时候,有同学和邻居送过旧衣服,老公曾经说过一句话,咱们差这点儿钱吗?!我当时觉得,这有什么呀,别人孩子穿过的,还比新买的少化学污染呢,除非孩子说不喜欢,否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稍诖丝?,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别人给予,我已经习惯了?
我习惯了穿别人给我的旧衣服,因为这样可以省钱!我习惯了吃剩饭剩菜,因为这样,不会浪费粮食,不会浪费钱!我习惯了节约,习惯了买打折的东西,习惯了新衣服只在出门的时候穿,习惯了在家穿旧的而新衣服一年也穿不上几次,习惯了把好的留着,攒着,藏着……
突然想起:老公,买回来的东西给他吃,他说不喜欢,说不吃就不吃!突然想起婆婆,孩子吃剩下的半碗饭说倒掉就倒掉,说从没吃过别人的剩饭!想起公公,老公把衣服给他让他穿,他说他还没穿过别人的衣服呢!……当年这些让我惊诧、不理解的行为,转眼间想起来,竟然有些理解了,也许是我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的环境下没有我们那样的互相赠予,他们不习惯接受,他们习惯自己做主!而我的生活环境下存在很多赠予,而这种赠予中,我一直处在赠予食物链的最末端,也慢慢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再结合我原生家庭中那个极其节俭的妈妈影响,当然妈妈也是为生活所迫,我想这也是我低价值感根源的一部分。一个时至今日,还有,存在了三十多年的行为,影响及其深!
如果这与低价值感有关,那么我绝不想在我儿子身上重复!
我自己呢?
对自己说:我值得拥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