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吐蕃》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之前发了名叫《吐蕃人究竟从何而来!》
这是一篇六千多字的长文,诚意满满,深度达到了论文的级别,但也只能相对简单的提及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战例。唐蕃二百年的战争史实在是太长了,不是很多喷子脑回路中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今天就把喷子们最爱说的几个例子拿出来分析一下。要有耐心哟!文章巨巨巨巨长!哈哈哈!
可能看到这儿就有人开始骂街了,你个傻叉!
松赞干布携兵20万扣关松州(今松潘)强娶了文成公主;论钦陵大败薛仁贵于大非川;赤松德赞时期(763年)吐蕃占领了长安,首都都被别人占了,你还说唐朝打得赢吐蕃?
没错!我知道喷子们会这么说,这些战例都是事实,唐史里都明明白白的写着呢!
我想问的是还有吗?剩下的没多少人知道了吧!没关系,我再给您补充几个案例!
其实,唐史里不光写着这几条,还有青海承凤岭之败、西域识迦河之败、甘南素罗汗山之败,都是唐军大败亏输,史称“(唐军)尸骸高与天齐”(《资政通鉴》)。
上述三个战例再加上大非川之战,唐军总计损失有生战力四十万人以上。
但别忘了,唐朝户口数量的峰值达到了九百六十万户,估算人口数量五千二百万人以上(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以如此级别的人口基数,损失40多万军队就判定被打的再无还手之力,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再有,唐蕃自贞观十二年(638年)在松州第一次交手后,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见诸史端的战争一百九十余次,如果每次都唐军大败亏输,恐怕吐蕃就不是占领长安十三天这么简单了,是不是直接就被吐蕃灭了也未可知。
但结果是印象里屡战屡败的唐朝,在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摧残后,以国内繁镇割据的残破之躯,又摇摇晃晃的支撑了一百五十多年,而号称屡战屡胜强横无匹的吐蕃,却在公元842年先行崩溃了。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能有人会很不服气的说,吐蕃的崩溃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和战场的胜败没关系。
没错!这话算是说到点儿上了!
以唐和吐蕃这种幅员辽阔的大帝国来说,拥有几乎无限的战略纵深,一场两场的胜败,根本不足以使其伤筋动骨。
历史上灭国级的战争不经常发生,并不是因为战争规模不够大,而是其他因素的酝酿尚不够充分。
说个简单的点例子,清朝灭亡明朝,真的是因为几十万满族人个个都是钢铁侠?!
有的军事爱好者,以一种很怪异的方式研读古代战争,他们声称:“我不喜欢考虑战略”,而用简答胜败和数量多少来判断战役的胜负。
但回想一下古代堪称军神的名将,哪一个不是战略大师,甚至后勤补给大师?
不研读战略态势的将军,最适合的工作不过是在锋线上耍片刀,永远也成不了军神。
知道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知道怎么打能赢,才是一个军神最基本的素质。
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b>
纵观唐、蕃两国疆域都扶摇万里,人口都达到了千万的数量级(吐蕃疆域最大时,人口估算也接近一千万)。
在东起剑南(四川西北部),经河西、拢右,跨青海、西域,西至勃律(巴控克什米尔),长达数千公里的正面战场上,数百万将士嗜血搏杀,时间绵延接近二百年。
时间、空间跨越如此巨大的国战,别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人类战争史上亦属罕见。又如何能以一城一地只得失,一战之胜败来判定?
因此,我对唐、蕃两国战争态势的判断与很多人的观点不同。
唐蕃两国的国战,始终都处于相持阶段,并交替占据上风。
至少没有任何一方虚弱到可被一击致命的程度,也没有谁觅得了一个,可以彻底终结对手的机会,一个都没有。
如果我们细分一下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五个大阶段:
一、互相试探的时期(松赞与李世民);
二、吐蕃初占上风时期(禄东赞、钦陵与高宗、武周);
三、唐朝夺回主导权时期(赤德祖赞与唐玄宗);
四、吐蕃获得全面优势时期(赤松德赞与唐肃宗、代宗);
五、双方重回均势时期(赤祖德赞与唐德宗、宪宗)。
下面,我用你们最喜欢拿出来说的几个案例,结合其各自所属时期,来分析一下!
互相试探的时期(松赞与李世民)的典型案例——松州之战和文成入嫁。
首先必须要厘清一个概念,吐蕃第一次试探并不是松州之战,而是早前一年的吐谷浑之战。
吐谷浑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它是唐朝的属国,因此进攻吐谷浑,实际上已经是在挑战唐朝推行的“天子——属国”政权体系了。
松赞干布对吐谷浑的进攻,发生在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秋。也算吐谷浑倒霉,在此前的一年(贞观十年)吐谷浑刚刚因为不服唐朝管教,被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率领的唐军打残了。
残破的吐谷浑根本不是吐蕃军队的对手,短短几个月就败下阵来,吐谷浑王和他的唐朝媳妇一溜烟跑到了唐朝境内寻求庇护。
但别以为吐谷浑就是个软柿子,23年后(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0年),禄东赞带领的吐蕃军队可是结结实实的打了三年,还是在有卧底帮忙的前提下,才算勉强吞下了这块硬骨头。
打完了吐谷浑,松赞发现唐朝没什么反应,于是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扣关松州(今松潘),唐蕃第一次正面交锋爆发,史称“松州之战”。
为什么吐蕃会连续刺激唐朝呢?
并不是松赞干布有多膨胀,而是他想获得唐朝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当时的表象是能不能娶唐朝公主(“尚公主”)。
说到和亲很多汉族人都心情复杂,但其实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和亲不过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之一,而且还是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终唐一世,一共有十八位公主和亲,其中唐朝强盛的贞观、开元、天宝时期占了多数,足见唐朝对此问题的看法。
对于贞观时期的唐朝来说,北逐突厥、肢解薛延陀,号称“天可汗”。在当时东亚地区是当仁不让的霸主毋庸置疑,对此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都认可。
因此才出现,玄宗拒绝了突厥可汗求婚的请求,他会口出怨言。
吐蕃和当时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一样希望通过娶公主的方式来获得唐朝的认可。
所以,贞观八年(634年)吐蕃使节首次出使长安后,李世民派冯德遐入蕃回访。
贞观十年(636年),冯德遐返唐时,吐蕃使臣一同前来,便提出了“尚公主”的请求。(使臣一次往返唐蕃大概需要十个月的时间)
但可惜,当时的吐蕃给唐使的观感太差,吐蕃娶公主的请求被李世民拒绝。
吐蕃使臣没办成事儿,便在松赞面前煽风点火,归咎于被吐谷浑搅黄了。
按《旧唐书》的记载,贞观十年十二月,当时吐谷浑的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继任吐谷浑王,弘化公主的老公)恰好在长安出使。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链条,吐蕃使臣回拉萨后,贞观十一年松赞兵发吐谷浑。所以,松赞干布才会在松州城下,放出豪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其实,他就是奔着获得认可来的,整军扣关不过是示威而已。
弄清楚了松州之战爆发的原因,后面的表象就简单了,唐蕃不过是各自展示了一下肌肉,然后都感觉对方不好对付,最终以和平方式达成了一致(公主入嫁)。
至少在这个阶段,松赞干布不会知道唐朝有多强,当然李世民也不知道吐蕃有多大。
双方有点像瞎子摸象,都只看到了对手的一部分,如果说当时松赞干布有心击垮唐朝我是不信的,他的心没那么大。
说完了,松州之战我们来说下一个阶段,吐蕃初占上风时期(禄东赞、钦陵与高宗、武周)。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战例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大非川之战”。
松赞干布去世后,以禄东赞和他的儿子们(噶尔家族)掌控吐蕃朝政五十余年。
在此期间,吐蕃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扩展的战争,第一场便是灭吐谷浑的战争。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场战争持续的三年,最终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成了唐朝安乐州刺史。
就在吐蕃征服白兰羌、吐谷浑期间,唐高宗正东征高句丽,对两线作战表现的非常优柔寡断,给了吐蕃足够多的时间。
很快李治就为他的寡断吃到了苦头,在青海站住了脚的吐蕃,以青海的牧场为前进基地,开启了第一波扩张。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迫使唐朝放弃了安西四镇。感到了切肤之痛的唐朝,终于下定决心要教训一下吐蕃了,这就是大非川之战爆发的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薛仁贵的头衔是逻娑(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这实际上是在暗指希望这位“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老将,犁庭扫穴直捣黄龙,彻底解决吐蕃问题。
但这只能说明,高宗一朝对吐蕃的实力一无所知,对青海吐谷浑故地的战略意义同样一无所知。
实际上,牢牢掌控的青海牧场后,吐蕃养虎之势已成,凭借充沛的后勤补给,钦陵在青海进可攻退可守,行动迟缓的唐军根本不是对手。
回想一下唐朝初期所获胜绩,无不是以少量精锐骑兵长途奔袭,形成突破性优势,再辅以步兵跟进而胜。
而现在,唐庭四月才决定仓储出兵,八月五万唐军才行至青海,在临近冬季的草原上(别忘了胡天八月即飞雪”),与一个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占优的对手缠斗,别说是薛仁贵,就是孙武复生也没戏。
其实,薛仁贵的战术并没有什么问题,他集中战兵前出,寻找战机以求突破,将辎重兵留于险地结寨固守,速战速决是他唯一的机会。
但这一战术被钦陵识破,他以败兵为诱饵逐次退却,诱使唐军两部距离拉大,再凭借机动性分而歼之。
钦陵采取的是典型的狼群战术,副帅郭待封的贪功冒进不过加速了唐军的覆灭。即便没有这个变量,只要吐蕃军队拖着打,唐军之败不过是早晚的事。
这场仗是一个错误的时间节点,以一种错误的方式与敌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唐军一边,因此战败后,薛仁贵才会慨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
大非川之战是一场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唐军在保持四十年军事强势后,第一次在周边少数民族眼前大败亏输。这也是唐蕃间,在松州打成平手后,第一次惨败于吐蕃之手。
不过,大非川以及之后青海承凤岭、西域识迦河、甘南素罗汗山等败绩,并没有动摇唐朝的根本。
紧接着高宗的武周朝时期,武则天这个性情强悍的女人,主导了唐朝的一系列反击。
王孝杰、娄师德、黑齿常之等一干唐将,在良非川、白水涧等地连胜吐蕃。两国拉锯战态势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当属西域安西四镇的反复易手。
自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罢安西四镇后,至692年(武周长寿元年),二十二年间,安西四镇六度易手,直到唐军在四镇驻军两万四千人后,才算是基本稳住了局面。
从四镇屡废屡建的过程可见,唐朝即便是在遥远的西域,尚且有能力和吐蕃一较短长,更何况是在后勤压力较低的河拢地区呢?
因此,唐黑们所谓大非川之后,唐朝再无还手之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大非川之败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它没有真正改变两国的战争格局。
第三个阶段大概是在玄宗的开元、天宝年间(赤德祖赞与唐玄宗)。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战例当属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战,虽然此战唐军只能算是惨胜,但拔出了石堡城这一战略据点后,唐军拓地千里是不争的事实。
随后几年,哥舒翰在青海修筑神威城、应龙城等军镇,屡败吐蕃军,攻拔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全部收回了河西九曲。唐、蕃的实际控制线已推进至青海湖、黄河河曲以西地区。
由此可见,天宝初年唐蕃对峙中,唐朝要稍占上风。
第四阶段是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代宗、德宗三朝(赤松德赞时期)。
经过安史之乱的消耗,唐朝确实没有还手之力了,这几十年中基本就是被吐蕃按在地上揍,吐蕃攻陷长安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泾州(甘肃泾川县北)刺史高晖投降,给蕃军充当向导,引军深入。
六日,克邠州(陕西彬县)、奉天(陕西乾县)、武功(陕西武功县西北),代宗东逃陕州(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长安陷落。
吐蕃在长安城内留居十五日(《资治通鉴》记十三日),还把金城公主的兄弟,宗王李承宏扶持成了傀儡皇帝。
结果十几天后,吐蕃撤军,李承宏这倒霉孩子先是被还朝的代宗痛骂,然后流放华州,不到一年就稀里糊涂的死了。
长安失陷是事实,汉藏史料上都有白纸黑字的记载,但这次军事行动更像是一次惩罚性的打击。
因为,762年(宝应元年)正月,唐蕃两国曾有一次歃血会盟。以唐朝当时的实力当然没什么可谈的,基本就是吐蕃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会盟谈判的条款汉地史料全无记载。
但布达拉宫门前的《达扎路恭纪功碑》上有很详细的记载,唐朝每年要给吐蕃“岁贡”绢缯五万匹。
你没看错,中原王朝第一次“岁贡”求和,不是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而是唐和吐蕃的这次“鸿胪寺歃血”。
唐黑们,有这段秘闻以前还不知道呢吧?我给你们提供弹药了,以后记得用哟!
《达扎路恭纪功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皇帝签了约,说每年“岁贡”五万匹,新皇帝上台后想赖账,吐蕃就自己来长安取了,就这么简单。
但吐蕃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京西的防御会如此的囊,几天功夫就破关而入,因此根本没有长期固守的准备。这点从郭子仪以疑兵诈称朔方军至,吐蕃便草草撤军可见一斑。
很多人将此原因归咎于,吐蕃将士不适应低海拔地区的环境,产生了醉氧反应。
但别忘了,吐蕃军队不是坐着运20从拉萨飞过来的,甚至这些军队,也不是骑着马从拉萨长途跋涉来到长安的。吐蕃君臣没那么傻,让军队奔行几千公里来考验一下,后勤补给的供应能力。
这些军队本就常年驻扎在河拢地区,时时刻刻威胁着唐朝的边境。你觉得气候的不适应,会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
另外,这些人也不都是藏族人,早在并吞河拢前期,军力不足的吐蕃军队里有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仆从部队。
这些被称为“温末”的仆从部队,不但族裔混杂,包含吐蕃征服区的吐谷浑人、白兰羌人、回纥人、突厥人、汉人,甚至还有少量大食人,这些人可是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对关中的气候并没有吐蕃人那么敏感。
更何况,吐蕃这次突入关中还是在冬季,那有什么所谓“长安湿热气候吐蕃人不能适应”之论?
因此,气候并不是吐蕃从关中草草撤军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其领兵将领恩兰·达扎路恭(唐史记做马重英)心知,自己并没有固守关中的实力和资本,不如趁唐军未至,劫掠一番早早离去。
此战之后,唐朝很快就调整的拢山一线的防御体系,将郭子仪账下最有战斗的朔方军从同州(渭南大荔县)调至京西防御。
以郭子仪驻邠州(陕西彬县)、马璘镇泾州(甘肃泾川北)、李抱玉守拢坻的防御体系。同时,回纥恢复了与唐朝的盟友关系,从北面夹击吐蕃,岌岌可危的关中防御算是稍稍松了一口。
而后,随着李晟、马遂、浑瑊三将的崛起,双方围绕着拢山一线,又缠斗了几十年,吐蕃再也没有突入关中,威胁长安。
我不知道网上传说,吐蕃曾两次入长安是从哪里看来了。以我多年读藏史的目力,至少目前能够看到的汉藏史料,只有代宗初年这一次。
双方重回均势时期(赤祖德赞与唐德宗、宪宗)
最后一个阶段是从唐德宗末期贞元(785年—805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 - 820年),吐蕃经过一百多年的狂攻已经露出了疲态。
虽然吐蕃一直在以战养战,仅河拢地区估算就至少掠去数以百万计的唐人。别忘了,当时吐蕃是西边顶着黑衣大食、北边扛着回鹘、东边对着大唐,东南角的南诏国也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再强大的自生能力也禁不住这种消耗,更何况人口本身就是一种再生缓慢的资源。
虽然贞元早期,吐蕃依旧有能力主动进攻,甚至在两国会盟时发动了“平凉劫盟”的诡计,但唐朝已经开始逐步将防线向外推。
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剑南道的“维州之战”,维州(今四川理县)历来都是剑南防御的节点,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改称“无忧城”。
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八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整顿军马,遣唐军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之前唐蕃两国在剑南的战争,基本都是吐蕃主攻唐朝防御,而这次唐军却主动出击,表明唐军的军事实力已能和吐蕃军队分庭抗礼了。
多路并进的唐军,在剑南崇山峻岭间与吐蕃展开连番血战。战事从八月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其中双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的决战,以吐蕃惨败告终。
随后,唐军继续向西南推进连克吐蕃多座城堡。另一支唐军则在南诏军队的配合下,强渡泸水(大渡河)绕至吐蕃军队后方,决堤水淹吐蕃军营。吐蕃军队大溃,被唐军合围在鹿危山的山谷之中全军覆灭。
战后唐军惊讶地发现,吐蕃俘虏中居然有黑衣大食的士兵。
这是自,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高仙芝和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后,时隔五十年,唐朝士兵和大食士兵的再次交手。由此也可见,吐蕃兵员的紧张程度。此战因其在泸水之南,也称“渡泸之役”。
唐军兵围维州后,赤祖德赞命内大相论莽热领兵自盐(陕西定边县)、夏(陕西靖边县)二州千里来援,韦皋以逸待劳,再次大败吐蕃,生擒论莽热(吐蕃从不远千里从西北调兵援救剑南的维州,大家想想意味着什么)。
而论莽热也成了二百年唐蕃战争史上,品级最高的吐蕃俘虏。
维州之战后,唐蕃两国都已无心恋战,唐朝是自宪宗朝开始专心在河南、河北削藩,而吐蕃则在崇佛之路上越走越远。
之后两国的战争,基本表现为以打促和,战争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4月,唐蕃两国再度达成协议,分别在长安、拉萨和边境线三地祭天盟誓,立碑为证,史称“长庆会盟”。
“长庆会盟”是唐蕃八次会盟中的最后一次,它也成了唐蕃和平修睦岁月的最后见证,之后二十多年里,唐蕃边境基本保持了平静,直到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脆亡。
这篇六千多字的长文,只能摘取几个最典型的案例。唐蕃二百年战史中,名将辈出、恶战累累,这篇文章收篇幅所限,甚至不能将每个阶段代表性战例的背景说全。
不过不要紧,我已经准备写一篇更全面介绍唐蕃战争史的文章,名字我都已经想好了,叫《唐蕃百年战争的阶段与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