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春风》读完,感觉与历史上那么多的描写乡愁的诗歌文章都不同。虽然都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深感情,但是《望春风》的作者更加想要表达的是对于故乡改变后废墟满地的悲伤之情,与史上那么多旅外漂泊才子文人表达的乡愁似乎有所不同。
说是一本小说却又像是絮絮叨叨支离破碎的回忆录。
那些零散的人物直到终章才似乎理清主人公(能用整本书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述的人物,已经是整本书中描写篇幅最多的了,应该能算是主角吧),那些时间上经常有的跳跃(甚至读的过程中一度分不清时间维度),那些村庄里的形形色色的小事(人物很多,杂事自然也多),让人似乎摸不清作者究竟在说什么。
但是有一个维度是作者紧紧抓住的,那就是家乡。
不管是什么人物、什么时间、什么事情,描写的地方都是那个长江边的村庄。
人会变,时间会推移,事情不断在发生,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家乡渐渐变得不再是主人公(或者说是作者)心中那个以往家乡的模样。与旅居在外的文人不同,《望春风》的主人公大部分的生活都在家乡,即便中间有过一段时间在外,却也离家乡不远。那种眼看着家乡变迁却不再是自己想要模样的感觉让人心碎。
书中最后描写的家乡因为拆迁,因为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致使废墟长时间的存在。主人公站在废墟之上,望向东南西北,没有一个方向有炊烟、人声等生气存在,与前三章不断描写的各种人物、事件那种人生百态相比较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作者只能通过阿Q式的幻想,在废墟之上的一座尼姑庵里,围起了院落,种起了蔬菜,养起了鸡鸭,谈起了黄昏恋,甚至还从城里邀请了几位同样老去的老友做起了邻居。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乡野生活的向往和回忆。然而就像作者书中写的那样:这些人终究也是要离去的,家乡终于还是归于无生气的宁静。
这种近乎于绝望的感叹、幻想和悲哀与史上的那些文人骚客的离乡之愁终究有着很大的区别。
《望春风》全书的结尾时间点按照作者的说法是2007年,实际上作者完成此书的时间为2016年。也就是说书里的描述是十年前的事情。
晚作者一辈出生的我也是江苏人,他在稍微上游一点的镇江,而我出生在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海门,他是60后,我是80后。有一点相同:我们都是农村出身。
虽为晚辈,却也白发渐现。而且我更是旅居在外。
作者说他离开家后的每次工作变动反而离家越近,而我却是离家越来越远。
每次回到家发现家乡的变化和小说有所不同。
每次回到家乡,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小时候求学时自行车经常陷入的泥路已经换成水泥路;成片的麦田已经少见,但是金黄的油菜花海依然漂亮;儿时喜欢钓龙虾的溪水从清澈变成水草遍布再到治理后恢复清澈;很多溪水两岸修起了宽阔的道路,那是为“万亩良田”计划使用;村里的房子越来越少,不过不是开发商拆除,是国家为了“万亩良田”征集更多的土地;房子虽越来越少,但是儿时不存在的工厂比比皆是。
空旷、现代、美观、文明、富裕。
应该说我这一辈是幸运的,家乡的变化也有,但更多的却是正面向上的,国家的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变化颇大。家乡那个长江入??诘男〈遄膊焕狻>∈窍蛏系氖仆?。
然而每次离开家乡,穿过门前种上绿油油蔬菜或者五颜六色鲜花的楼房群前,穿过金黄色油菜花海,穿过越来越拥堵的街道,感受现代农村文明还有农村工业群,越来越靠近长江。然后车辆驶上壮观拥挤的苏通长江大桥,感受雾蒙蒙的江面景象,待行到大桥中央,后看不到北岸,前看不到南岸,心情就会莫名地空落落。
那是突然地回望从前,那时的儿时玩伴不知在何处的人海,那时的启蒙老师不知是否健在安康,那时的简陋玩具不知道掩埋在何处,那时的麦浪拂面不知何时能重逢,那时的懵懂悸动应是再也不会浮现。
突然想起《望春风》作者最后描写时的心境,应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凄凉。从2007年到2016年的镇江农村变化也应与海门类似,因为那是全国性的新农村建设,远在湖南、后是重庆的我也目睹两座城市农村的变化。
但是作者就是不愿意提及,我想他想表达的还是乡愁,和古人一样,和那些文人骚客一样,仅仅是单纯地发泄自己对家乡对过往的怀念和不舍,仅仅是宣泄胸中那股深深的乡愁。
和作者一样,此刻我的思绪远远地飘到了苏通长江大桥的桥中央,缕缕的思乡之情不断涌来,从前的影像一帧一帧浮现,那应该就是乡愁吧。和前人一样,和作者一样。
雾蒙蒙的江上江风阵阵,那应是春天,那应是春风?;赝忧?,故乡在变,人心在变,但那缕拂面的春风始终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