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大学时,和一个大我7岁的男人谈恋爱。那时候的我,喜欢极了年龄比我大一点的大叔。
看似只有7岁,两人却是相差很大。比如,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已经读大学一年级了。比如,我读大二的时候,他已经毕业工作五年了。再比如,我感性而天真,他理性而务实。
但无疑,两人还是相吸的。也许是正是因为有差异,所以在彼此身上找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新鲜感来得很快,坠入爱河的速度更快。
然而,痛苦也来得有些猝不及防。
我大三那年,青春年少。大叔却奔三了,该有一个家了。显然,那时的我并不适合结婚。前途未定、去留不定、懵懂无知。
而大叔呢,想找一个合适的女人结婚。比如,工作稳定,贤惠乖巧,最好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至于感情,可以通过慢慢接触来培养的。
半年前,大叔陪朋友去相亲时,恰好碰到过这样一个合适的女孩。只是,当时去相亲的并不是他自己,大叔也没有多想。
直到那个女孩主动联系上大叔,说没看上相亲的男生,看上了大叔,成熟稳重,一表人才。
那时的大叔,一边面临着家里的逼婚,一边创业遇到了资金问题。这个刚刚好的女孩,刚刚好就出现了。
而我,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只是,有天在大叔的裤袋里看到两张电影票,那是一场我说了好几天想去看却一直没能看成的电影。我努力回忆,电影票上的时间,大叔当时对我的回复是:正忙着加班。
一千头草泥马在心里奔腾而过。
于是,我开始质问,而大叔见没能再隐瞒,就摊牌了。他一如既往的冷静,跟我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而我,竟然无言以对。他说的事实,我无力改变,至于付出的感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内心的悲伤和痛苦翻江倒海、汹涌而出。
所有的委屈、无奈,急需一个出口,去排放。这种难过的情绪体验越是深刻,仿佛越能证明我们那么热烈的爱过。
仿佛只有不断地去诉说,才能让痛苦减少一点点,再减少一点点。
那些日子,我毫无意识地找好多人去倾诉,去排泄负面情绪,去博得同情和陪伴。
我向闺蜜倾诉,自己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可惜没能走到最后;我向长辈倾诉,原来现实真的很残酷,光有爱不够的;我向好友倾诉,以后再不会爱上一个如此理智务实的大叔。
痛苦不堪了很久,向不同的人倾诉同一件事,翻来覆去。
到最后,大叔依旧保持冷静,而痛苦不堪的我,他都看在眼里,然后他对我说了一句:「不要因为失恋,成为了一个祥林嫂」。
仿佛一瞬间,叫醒了我。
我跟别人说了那么多,又有谁能真的懂,又有谁能真的治愈我。到最后,还不是要自己消化、分解、承受这份痛苦,然后再去修复内心,重拾爱一个人的能力,以及信任一个人的能力。
时隔几年,关于那段经历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唯独记得这句话。
从那以后,我开始明白,失恋的痛,不是他人能懂的。因为,别人可能认为,你不过是离开了一个不值得的人,或是结束了一种不合适的生活,甚至是太过矫情。
而生活、工作上面临的种种痛苦,又何尝不是这样。把痛苦寄希望于倾诉来解决,是一件多么可笑又徒劳的事情。
02.
我有一个相处了二十多年的闺蜜,从小光着屁股玩到大。听妈妈说,小时候两个人还大打出手过,后来长大了两人都变得文文静静,躲在被窝里聊聊心事一直都是青春期的我们最喜欢的事情。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如此,遇到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误会,被人欺负的时候,碰到了喜欢的人,永远都是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从两人躲在被窝偷偷聊,到后来写信倾诉,再到后来的煲电话粥。
就好像,天大的事情,跟对方说一说,便都不再是事了。前一秒还是哭花了脸,后一秒就笑开了颜。
直到大学,我们分开到不同的城市,忙于各自的学习与恋爱。直到我放弃了那个她认为不错的男人,嫁给了她认为不够成熟的男人,直到她多年来一直不肯放弃那个我不看好的男人。
闺蜜之间,如果不能敞开心聊男人,便少了太多的乐趣。
于是,我不再跟她倾诉婚后的烦恼,她也很少跟我提起与男友的爱恨纠葛。
再后来,突然发现,曾经无话不说的两个人,聚在一起时,也有说不上话来的尴尬。突然发现,拿起手机找到她的电话想要按下电话标志的时候,犹豫了几秒,电话始终没有打出去,我只是对着手机发呆。
怕她正在忙工作无暇听我啰嗦,怕她觉得我太作这么点小事也值得纠结许久,怕她心里暗暗想「当时我就不看好这个男人」,怕这怕那,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好,聊天的时间越来越短,信息越来越少。
如今只是偶尔发信息,问「最近还好吗?」,答「还不错」、「老样子」,如此罢了。但友谊仍然在,只是不像当年那般了。
慢慢的发现,没有向她倾诉,烦恼也会随着生活随之而去,回头想想,有什么呢。不过,这样而已。
03.
于是,越来越少想到去向另一个人倾诉。碰到了一件很气愤的事情,想要立马找个人说说,翻翻手机通讯录好长好长,却找不到一个哪怕可以说上几分钟的人,微信的好友很多很多,发给哪个人能够立马收到回复呢?
那个同床共枕的人呢,总是可以的吧。
结婚前,总是觉得,结婚不就是为了找个能够说话聊天,一同分担痛苦和分享快乐的人吗?
也确实,相比单身而言,婚姻让两个人朝夕相处,甚至无话不谈。
但是,毕竟是两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环境,不同成长经历的人。两个每天同床的人,也有着各自的价值观,也怀着各自的梦想。
况且,再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也是有距离的。
对着这个枕边人,我们喜欢聊聊梦想,谈谈心事,开开玩笑。在心理学上,这个过程叫做自我暴露。很大程度上,喜欢的程度越深,依赖感越深,自我暴露的程度也越深。
这种自我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自己缓解挫折和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感,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
心理学家Derlega总结出自我暴露所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比如冷淡,倾诉地多了,对方却并不见得每一次都充满关心和同情,或者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比如排斥,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我们的自我表达也有可能招来厌恶;比如被控制,当一个人向对方倾诉所有的心声,对方对此了如指掌,就有被对方利用和控制的风险。
面对爱人,想要毫无保留的倾诉,但是又担心太过自我暴露,于是带着一些自我?;ぁ?/p>
如此种种,其实,向爱人倾诉也不见得每时每刻都用得上。
所以,我们很容易跟相爱的人吵架,却更愿意跑去跟陌生人说心里话。
04.
对于我们的倾诉,人们会同情,却无法一直同情。病态的倾诉时间久了,人们开始厌烦这样的状态,于是被倾诉者就成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谁喜欢身边的人总是倾诉,为他们的生活带去负面能量。谁不是喜欢身边的朋友都开开心心的。至亲的父母、同床的爱人、多年的闺蜜、远方的朋友,无一例外。
没有人有义务去接收另一个人连绵不绝的痛苦。
周国平说: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我花了很多年去明白这个道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学会妥善处理自己那些无处安放的狂躁、不安、迷茫和悲伤。
直到有一天,我再次愤怒感地向多年不见的同学隔着网络倾诉,我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他平静地回了一句:「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那一刻,我体会到对方的无奈,以及我的无趣。
而我也越来越明白,倾诉能带来最大的价值,不过是排解一时的情绪。而我所关注的情绪背后的实质问题,永远也没有办法通过倾诉去解决。
失恋后的倾诉,不能挽回恋人;对工作的倾诉,不能长本事完成工作;对暴涨不停房价的倾诉,不能解决买房问题。
通过倾诉,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甚至自我麻痹的效果,给自己一种问题已经解决了的顺畅感。
似乎也习惯了伸出手,希望别人救自己一把,却从来不知道,到最后,人还是得自救。
因为,倾诉过后,一切照常。是时候,该静下心来,直面问题。
唯有自己,才是那个最了解真相的人,那个最知道为什么难过的人,那个最应该找到问题根结在哪里的人,那个最后想尽一切办法、整合资源、寻求帮助,最终解决问题的人。
我们与家人、朋友、爱人,一起走过岁月,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又老去。
而每个人的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心灵和身体上的印记。
还好,一路走来,我们都在慢慢学会享受一个人的孤独。
我是墨花。陪你历经爱恨情仇,依旧温柔如初。
喜欢的话关注、留言加转发哦。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