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众号上,看到一个词“舒适区”,当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安逸很稳定的时候,你离淘汰就不远了。
我:老唐,我们在“舒适区”里呆了10年,整天上班下班,吃喝玩乐,睡觉!想想真是觉得恐怖!
老唐:人家说当你的生活质量或是个人感受没有什么变化时,就说明你已经属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了。
我:每次看行行的文章,都能得到启发,最近感觉很累,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蠢次颐钦诼叱稣飧觥笆媸是?!
老唐:我看到过一个说自媒体人的观点,哪怕你再牛逼,连续写一个月的文章你都会觉得智商被掏空,没有内容可以写了。
我:不需要一个月,我一个星期就被掏空了!
老唐:没有内容怎么办?只有逼着自己去学习,你比我好,我是理工男,我真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原本自己高中时写作也算有一些基础,但是在“舒适区”里呆了10年,想想连续十年不看书不写作,再有基础也萎缩了!硬不起来了!
最近跟着老壹师父尝试自媒体,说实话,我现在回头看我写的那几篇“原创”,我觉得小学生来写应该都比我强……
所以,这段时间明显是感觉勤奋了,没有内容输出,写个屁的自媒体!
从前我是个不喜欢看书的人,我只喜欢看散文,满足一下假文艺青年的虚荣心,最近真是勤奋了,看起了刘克亚的书,关于微信群营销的书……
而且看了以后感觉收获很多,很显然,有了目标,知道了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学习就成了求贤如渴,不是“要我读”,而是“我要读”了。
想起自己在做的事,我有一些莫名的成就感,虽然我没什么成就。
最近发现,跟朋友吃喝的时间少了,唱K的时间少了,露面的时间少了……
我的公务员同事,生活依旧……
今非昔比,85后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渴望玩弄权力的游戏了,有钱吃吃喝喝,能抽点时间旅旅游,借个贷款买个房买个车,就这么过着,温水里的青蛙也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人都是可以被环境改变的,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去到一个很臭的厕所,一开始觉得臭的无法忍受,简直要把心肺都呕出来,忍着呆上个15分钟,好像也没那么臭了。
人的适应能力都是可以被培养的,没有第一时间逃出来的动作,再臭的厕所也成“舒适区”了。
庆幸的是,我这个逃离的欲望一直在,所以当有一个人告诉我:那里很臭,你再不出来,你就要和蛆呆一辈子了!
所以我被臭醒,我觉得我是应该要逃离这个“舒适区”的。
很多人不知道我最近在忙什么,我渐渐发现,有时候我与要好的同事朋友已经没有共同话题了,因为他们觉得我做的事就是刷个屏卖个货,都是瞎折腾……
过年时,见到老壹师父,他说只要你坚持看书学习一个月,你会发现跟你身边的人讲话,怎么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那时候想,他是不是也是这样想我的……
不管怎么说,走出“舒适区”已经是我人生目标的第一步了,这个点还不睡,累吗?累!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有一种境界叫做痛并快乐着,累并享受着,我觉得自己有些迷恋这种状态……
看看周围的人,之所以安逸。就跟我以前一样,没有目标,没有信念,没有奋斗的方向。
有时候,被“洗洗脑”还是挺好的,给自己打打鸡血也是有必要的,跳出原本的圈子看看自己,就会觉得人生还是应该有所欲,有所求。
所有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我个人所指的“舒适区”是相对于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而言,如果那是你想要的生活状态,它就不能称为“舒适区”。
它应该是对你思想禁锢让你不满意让你不快乐的一种生活状态。
“舒适区”,偶尔呆一下可以,呆久了人心就死了,不管什么年纪,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去做好,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学习,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读几本书,让自己累一点,其实是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