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薛侃录的第三十一篇原文如下: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观时请略示气象。
先生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时曰仁在傍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
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意思是: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指的是什么?
先生说:你只要解除对没有看见的事的焦虑,和戒除对没有经历的事的恐惧,存养本心纯然为天理,就自然能体会到。
刘观时请先生大概讲一下“未发之中”的表象。
先生说:哑巴吃苦瓜,跟你说不出。如果你想要品味这种苦味,还须你自己去吃才行。
这时徐爱在旁边,说:真正的认识就只是这样的,同时也是实践。
顿时在座的人都有所领悟。
自看《传习录》来,发现王阳明的弟子经?;峋汀拔捶⒅小闭飧鑫侍庀蛲跹裘魈嵛?,王阳明也做出了各种论述。我一直想在这个问题上做一下自己的理解输出,却因没有找到很好的论点,一拖再拖。
今天看的篇章里又有几处都提到这个问题??蠢丛趺匆彩侨撇还牧?。
“未发之中”是儒学思想一个关于自身修养的观点,源自《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的意思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我看了很多版本的解释之后,发现很多人都解析的很绕。我想了想,用我自认为比较好懂的话试着给大家解析一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都是人的情绪,面对任何人事物,我们没有产生任何情绪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很容易做到平和与中肯的。
因为没有情绪的影响,我们可以做到不偏不倚。
相对于有了情绪影响后带来的偏激状态,在没有任何情绪影响下的心态是属于中正的,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但人是感情动物,在处理各类事务和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在心理上产生反应,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来。
如果一个人在产生了情绪之后,还是能够做到言行举止得当,既不过分,也无不足,既符合相应的身份、也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契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非常和谐的境界,谓之“和”。
意思解析完,看上去仿佛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保持中立,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吗?但是这却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境界。
A剥开一个橘子,放了一瓣进嘴里,出声道:嗯,甜甜的,好吃!B闻声也掰了一瓣放嘴里,刚咬了下去就皱眉道:哪里甜啊!明明是酸的,真难吃。C很好奇,为什么一个人说酸一个人说甜,也拿起一瓣尝了一下:不酸也不甜??!一般般。
三个人三个说法,表面上看起来,C说的话很中立,可是他说的就是对的吗?也未必!
如果经过糖度计的检测,这个橘子的糖度达到11%以上,这个橘子就算甜的了,哪怕你吃着是酸的。
为什么呢?科学的确认一个橘子甜不甜,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
要看橘子本身的含糖度,而且这个糖度还需要对比橘子中的其它糖分,芳香成分以及酸性成分的比例,才能做出公正的评估。
如果通过检测这个橘子的糖度偏高,即使你吃了是酸的它也算是甜的。因为你的口感不能改变它本身的成分数据。只能证明你的味觉对酸味敏感度高。
看完这个案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理喻,吃个橘子搞那么复杂。我说酸的就是酸的,我说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没错,吃个水果可能很简单,喜欢就吃,不喜欢就扔了??墒窃谙质瞪钪械钠渌虑樯夏兀?/p>
公司正是用人之际,主管却老是在向经理反映某个员工不好,频频流露出想要开除换人的想法。可是经理经过另一番调查,却发现这个员工并没有主管所说的那么严重,相反工作上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一边是主管的频频抱怨,一边是公司的用人紧张,这个时候如何权衡一个人的去留就需要做到“中与和”。
作为经理既不能因为主管的片面之词就开除了员工,也不能就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情况就否定主管的意见。
为了达到到公平、公正,大家能接受的效果,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公司相关的考核制度进行工作考核评估,符合公司的要求就可以留下,不符合公司的要求就可以辞退。
这样既避免了主管因为个人偏见对这位员工的打击报复,也可以避免经理因为用人紧张不想炒人带来的侥幸之心。如此方能让大家都接受,此乃中和。
观点不同,标准不同,利益不同,亲疏不同......,各种的不同都会影响我们对人事物的判断,进而影响我们的态度、语言、行为。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能够保持中立的,其实心中哪怕有一丝杂念,一丝利益的影响存在,都会影响我们的中和之心。
要想在人事物的处理态度上做到中和的状态,首先要能够抛开自我的意识影响,也就是抛开自己的情绪,完全将各种情绪置外,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来面对制度准则检测出来的结果,符合就是符合,不符合就是不符合,结果面前不接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
如果在面对任何人事物的时候都能保持这样的思维方式,你就做到真正“中与和”。
刘观时问王阳明“未发之中”有什么表象,这就好像那个没有剥开的橘子,安静的摆在那里,没有尝试的时候,能有什么表象呢?
即使有人吃了,他的味觉敏感度和你的味觉敏感度也未必是一样。
因此,你想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你就必须要亲自去尝试,去体会。如果你想透彻的了解,你就需要更进一步的借助相应的准则做界定。而这一切如果你没有亲自体会实践一番,又怎么能有切身的感受呢?
所以,不管面对任何的人事物,都要带上你的感受,比对正确的标准,才能正确的认知一个人,一件事,乃至认知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