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看来吕不韦更像是一位赌徒,同时能够承担得起很大的风险,或许这就是吕不韦商人的本质。
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很多次豪赌,但是要说最重要的一次还是要说吕不韦将自己全部身家性命压在了嬴异人的身上这次。
吕不韦分析秦国乃至整个天下大势,认为秦国是最有可能让战国七雄走向一统,同时在当时秦国的继承人也就是秦孝文王嬴柱最喜欢正房的女人也就是的华阳太后没有子嗣。
吕不韦也正是看上了这个机会,在各种疏通关系之后庶出的嬴异人成为了华阳的干儿子,认母之后的嬴异人改名为“子楚”,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嬴异人正式成为了秦孝文王嬴柱的的接班人,随之吕不韦的地位提高。
真的不得不说吕不韦搞投资中眼光毒辣到何种程度,这次豪赌之后直接让吕不韦成为日后秦国的相邦,一人之下万人之下。
并且在因嬴异人死后吕不韦被委以重任,成为秦国的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长达数十年之久(赵姬虽然与吕不韦一起监国,但是赵姬毫无头脑,前期基本上全听吕不韦的。赵姬有了嫪毐之后更加的不过问政事,秦国基本上成为了吕不韦的一言堂)。
然而此时的他依旧不忘记自己当初与嬴异人一起立下的誓言,荡灭六国让秦国成为天下唯一一个国家,建立起一个新的制度。
虽然此时的嬴异人已经去世了,但是吕不韦依旧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誓言,时刻以让秦国强大为己任。
虽然到了后期吕不韦逐渐被岁月打磨的失去了曾经的那股年轻气盛的尽头,吕不韦对于秦国的贡献依旧是可圈可点的。
吕不韦在自己政见逐渐发生改变的时候难免会与拥有雄心壮志的嬴政产生分歧,然而吕不韦确认为荡灭六国还是要等,要等时机,并且认为现在的嬴政还太过年轻,有些时候想法太过于简单,过于急于求胜。
逐步蚕食六国的有生力量,对于秦国来说不费九牛一毛,何乐而不为?而此时的嬴政确认为现在还不是自己一展宏图的时机,等到自己亲政之后在开启灭国大战。然而吕不韦是何等的精明,他怎会不知道嬴政在想什么,所以到了秦王政该亲政的年纪的时候又将时间推迟了几年。
在这一段时间里,嬴政陷入了深思中,他在思考应该怎样对付自己的这位仲父?思来想去到最后才下定决心:革去吕不韦的相邦之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时机让嬴政等到了,嫪毐叛乱平定之后,就到了大清查的时期,吕不韦自然也在被清查的名单之上。
直到后来吕不韦为了秦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秦王政才能整整意义上的开始了准备开启灭国大战的前戏。嬴政的刚猛霸道和秦国的实力最终让秦王政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就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个国家逐一歼灭。
自此秦国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只不过秦王朝并没有存在多久,仅仅二世便亡了。秦亡之后人们时常反思秦国走向灭亡得原因,有些人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当时秦王政听取吕不韦的意见秦国究竟会走向何方?秦国最终还能否一统天下?
其实总的来说,各有各的好处,秦王政快速开启灭国之战,最终的结果让秦国统一了六国。
慢慢的的蚕食六国自然也有它独特的好处,自从步入春秋战国时代,这场大数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心里对于周王朝下辖的各诸侯王已经有了潜移默化的认识。
自己的国家被灭亡,自己的家园被别国占领,于他们而言,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吕不韦提出的逐步蚕食的基本政策,能够让六国的百姓逐渐接受秦国,认可秦国,对于秦国也不会产生抗拒心理。
在这个时候秦国一统天下,显然不会受到六国民众的大范围的反扑,即便是有少数王公贵族竖起反秦大旗,也仅仅只是大海里的一粒微尘,丝毫起不到任何作用,威胁不到秦王朝根基。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自然也会有弊端的一面,慢慢的蚕食却是能让六国的老百姓心里面不抵触秦国,接受秦国。但是所花费的时长不是秦王政能够接受的??峙碌鹊侥歉鍪焙蚯赝跽缇统晌艘涣;仆?,骨头都不会有了。
再者有一句古话:迟则生变!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改变,时间到了秦王政时期是秦国灭掉六国最好的时机,如果此时发动灭国战争话秦国在日后可能很难在统一六国。
所以相较之下笔者还是认为嬴政才今早统一六国的战略目标是正确,吕不韦逐步蚕食的办法虽好但并不适合秦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