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事情最好的状态就是掌控全局,聚焦重点,保持严谨,不失弹性。那么作为一个项目,有可能是一个APP,有可能是一个小程序,或者只是一个重要节点的促销行为,也有其生命的历程。有幸跟着一个APP的大项目从开始到壮大,那么下面分别讲讲在项目不同的生命阶段,哪些是数据分析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统观全局,抓住重点。
一、蓄水期。
?在一个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或者就要开始的时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蓄水期中,当然调研必不可少,可以借助调研了解我们的核心用户,竞品分析也必不可少,做到知己知彼。数据可以做的,更多是预估。通过历史数据,或者前期的预热期的潜在用户数据,根据用户的激活时间或者购买时间,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比,进行预估。比如说电商的大促,思路就可以通过观测大促场景下,用户的转化,登录时间,不同渠道的情况,来变相预估大促时期的流量。
二、试运行期。
一般要1-2个月的试运行时间。APP呢,一方面测试产品问题,测试运营玩法,一方面观察关键指标,比如留存、付费、ARPU的情况。数据这个时候的重点输出可以分以下几类
1.? 搭建框架.重点指标重点日度、周度观测。比如销售、留存等,还有针对关键运营手段的数据观测?!涑觯合墼擞嗫兀毡?、周报、品类、SKU、优惠券销售情况等关键
2.? ?APP漏斗分析。观测产品各个坑位的位置转化情况。——输出:看板监控,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流失卡点。
3. 核心用户分析?;臼粜?,购买属性等。
4.? 激活渠道分析(激活量、激活留存、ARPU)。通过各个渠道的综合排名,筛选渠道
5.? ?预估报告。根据费用的投入情况,预估收入,用户(活跃、购买、首购)
当然,结合这些基本分析之外,也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风控的分析,比如竞品运营策略分析等。基本以上这些重点分析输出后,就可以让不同角色的项目参与者对目前的状态了然于心了。
三、正式运行。
各个方面已经很稳定了,这个时候需要从各个方面持续观测。市场流量、用户、用户购买转化、以及版本更迭的问题。
PART 1、市场方面,主要是做好流量和活跃度、留存。
常规方面数据需要做的
一方面是常规的数据监测,激活的转化质量,促活的投放效果,整体和分渠道等等,运营需要每天监控,数据这边其实如果可以也需要每天监控,一旦发现数据问题,及时预警,优化,调整投放素材,或者停止投放。
另一方面是比较特殊的节点,比如618,双11大促,为了保证服务器的稳定,需要结合投放费用给出流量的预估。预测最高峰值能达到多少,避免服务器拥堵。
还有一方面是竞品分析,竞品调研,避重就轻,更多是提供信息,方便我们运营可以打差异化节奏。或者对于数据好的竞品,研究其特征,学习其长处。
专项方面数据需要做的
当收入下降或者人数下降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户流失。既可以从浏览方面考虑,也可以从购买角度考虑。
1. 流失。
一千个用户有一千个流失的原因,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做一下用户调研。
如果从数据层面讲,可以做这么几件事分析用户或者还原场景。?
从大的方面看留存或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细拆,
? ?a 获取渠道&平台的留存率?
????b.流失用户的购买属性等级,新老,品类,基本属性,RFM,生命周期表现,就是对于用户的标签进行分群,锁定流失严重的群组。?
? ? c. 流失用户互动持有率,如果互动是对流失的最后一个防火墙,那么有多少用户还在玩互动,或者有多少用户还在看商品,观测这个比率的波动。
从细处来看,那就是,对流失用户进行分拆,对流失用户最后一次行为进行分析,结合站内的行为,还原具体场景。
当然流失也可以用借助一些想象力,发挥水平思考的作用。比如5W1H(who,what,where,why,when,how),比如 类比,反问,重新表述,然后再用结构化思维将其落地,验证思路是否正确。
同时需要说明的一点,如何合理定义流失,一般用拐点理论,X 指 某一个用户登录后几天后又再次回来的时间间隔,Y 指 符合X规律的用户数。X轴上数值的增加会带来Y轴数值大幅增益(减益),直到超过某个点之后,当X增加时Y的数据增益(减益)大幅下降,即经济学里面的边际收益的大幅减少,那个点就是图表中的“拐点”。而这个拐点其实作为用户的流失时间跨度就很合适。
2.活跃。和流失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反其道而行。去看看经常活跃的用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也是从大的方面和细处还原来看。
PART 2 付费情况
前面解决的是规模和浏览活跃度的问题,后面是付费的问题。三个方面,1. 转化。 将活跃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 2.留存。付费用户的留存。 3. 提频。 提高付费用户的ARPU和购买频次。
其实跟之前类似,就是5W1H,谁,哪里购买,为什么购买,主要购买什么,什么时候购买?;蛘呶裁床还郝?。
先顺着看,看付费用户正常习惯。对用户各种分层,属性、购买金额、购买力,频次,优惠券使用占比等等。付费用户在站内的行为,喜欢购买什么品类。然后逆着看,各个分层用户留存或者流失情况,流失窗口时多少,排除上面的方面,还可以用到RFM的变异,比如登录距今天数,末次购买距今天数,累计登录天数,累积购买天数。用户购买力分层,实际购买金额分层,品类分层,购买行为还是浏览行为分层。进行流失观测。主要就是看消费,看活跃,看主力用户是否流失速度加快,稳定性变差。
还有一个就是常规检测。最后通过收入和预算,设置KPI计划,查看完成情况,设置预警,定位异动点。非常明确的几个指标,时间进度、完成率,当前时间进度完成率,缺口。同步,环比。更高阶一点,可以通过长期历史数据观察,去进行数据预警。
另外就是?活动效果分析。这个也是很成型的分析模型,看对比,对比历史相似活动,对比竞品,看平均,看结构分布。另外需要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分析指标可以是新用户、活跃用户、GMV、 ARPU、转化率等。如果要建立标准分,可以引入标准差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排序。来区分效果好,效果一般,还是效果差。另外加入为下一次的参考,比如卖的好的商品,哪些渠道被打通,营销和运营方法的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