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里看到推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看完后,仿佛坠落悲伤的深渊,重重落地的刹那,荡起无尽尘埃,久久不能停歇。
松子的童年,在她主观的意念里,一直缺失父爱,这样的观念在和妹妹对比时更是强烈。难得一次父亲的陪伴,却让她发现扮鬼脸才能得到父亲的一丝微笑,直到成年后依旧是惯性,似乎这样便能让一切不快过去。
童年时对父亲的讨好,成年后演变成对权威的恐惧和听从。
在校长说她是班主任,班上学生出现偷窃问题时,她才会恐慌,甚至不牺自己掏钱,拿同事的钱,最后谎称是自己偷的,这样愚昧的做法来粉饰太平,把不快迅速遮过。
她羡慕着妹妹,看到的都是父亲对妹妹的疼爱,才会喊出那句:你才不可怜
离家后又极度的愧疚,愧疚对妹妹的行为,也拒绝承认自己对家人的爱,也有着强烈渴望的感受。更准确的说是压抑,压抑着心底波涛汹涌的海浪,那是对爱的愤怒和呐喊。
她从未爱过自己,从一个个男人那里汲取一丝暴力的,懦弱的关注。
只要别人给予一点的温暖,她用全部的热情来回应,打不开,骂不散,哪怕地狱也绝不回头。
她又是那样自私,任由心里那个自私的魔鬼肆意妄为,只有别人伸伸手,便狂风暴雨般浸没自我,毫无思考。
她又是勇敢的,勇于抗争的,一次次的伤害,一次次的重燃爱意。全然的,单纯的,天真的付出。
这样勇敢的,悲伤的灵魂,却那样歇斯底里的拒绝着孤独,让自己在毫无喘息的节奏里一次次拥抱尖刺满身的爱情,被刺伤,刺痛,永 义无反顾。
我们以上帝视角,看完松子的一生,在每个节点指指点点,企图改变她的命运。
松子呢?她被自己强烈的爱的需求裹挟着前进,有几刻是清醒的?
我们呢?
在自己正在经历的生命中,又有几刻是具备高度的自觉性?
我们是否面对了真实?
是否摆脱了旧有模式?
是否一味的弥补童年伤痛,像松子一样在成年后,哪怕有自由,有决定自我幸福的能力,却依旧嗜爱如命,至死不休。
之所以对松子有很多很深的感触,会流泪,会痛苦,会触动心灵,是因为这样一个灵魂,像你像我。
像清晨你买完早餐进了小区,不经意的一撇,看见草坪边站着发呆的邻居小妹。像傍晚时分,你搭在阳台上看夕阳西下,而对面楼的姐姐和你一样的姿势,一样的眼神注视着天边,平静且忧伤。
我们都有跟松子相似的地方,或者我们就是松子,所以会有共情,所以看了会哭,流泪是因为压抑和委屈,更是因为委屈被看见,终于知道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不被看见的那一个。
相比于松子,我们又是多么幸运?。∷勺硬⒉皇且桓鲇涤懈叨茸跃跣缘呐?,她对生命的热情来源于本身的直觉而非感悟。
想要获得爱,首先要爱自己.只有自己的爱可以填满自己,让自己成为完整但不必完美的人,让别人的爱成为我们的完美。
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而一个人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信仰与选择,只有你自己满意了,你才会更真诚对待其他世界,当你明白,你不必让所有人满意,你就会越独立,越自信,你也会有更多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你也会拥有更健康人际关系与更强大的内心。
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