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能准确预判未来的某个时点,但我们在做每个选择时,其实都能对短期内的走势进行预判。
人生就如一盘棋局,有的人可以下一步看五步,有的人只能看三步,有的人只能看一步。关键不在于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关键是对未来的正确判断。
在工作和关系的转折期中,面对选择的两个原则:
第一,想清楚自己要根据什么做选择;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经济选择模式下,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
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决策模型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个弊端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这也是我们困扰的原因。
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靶睦硌≡瘛蹦P屠?,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
第二,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我们很多时候的选择,都是伪选择,用一个看上去不那么差的选择自我欺骗,避免艰难面对真正的选择。
真正的选择,是以我为主、操之在我,是开启自我创造之旅,是敢于承担选择的后果,是以终局思维来做选择,是在黑白两难选择基础上,增加选择,找到灰度选择、第三选择。
现代选择学之父迈克尔·雷在《成功是道选择题》中写道:
选择很重要,但努力是做出选择的基础。只有先努力获得足够的人生积累,才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很多人只知道选择很重要,却不知道后半句:不努力的人,连选择的资格都没有。
马伯庸说:“所谓选择,只是努力所赋予人的一种资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