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再前一篇中,我们看内经告诉了我们阳气是什么东西?并且反复强调了阳气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阳气?
阳气就是人身体上的太阳,人体身上的老天爷。自然界生命的原动力能量来源于太阳,自然草木健康生长需要太阳的光芒,老天的雨露。
于人体而言,阳气可以给人阳光温暖,提供生命的动力,并且起到?;と颂宓淖饔?。
不能顺四时生活,不能清静,阳气就会亏虚,就会不彰,缺乏阳气,或者阳气不到的地方就会生病,就会折寿。
这是上一次读内经生气通天论读到的东西。
今天开头,内经再给我们总结一次,强调了一次,阳气为什么那么重要。
因为可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是倒装句,先把重要的提前说了。
翻译过来,前半路句说的是,就是这个阳气养神呢,人就能精,也就是府精神明。因为脏腑是藏精的,"府精神明,留于四脏",脏能藏精,把外界的精华物质能量收藏在身体,这样人有了精气,自然就有神。
这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精神。想反,不能藏精自然没神。神是什么?就是光彩,这个人看上去有光彩,能自发光,有光泽,我们说这就是有神。
而后半句呢?柔则养筋。其实说的是啊这个阳气养筋呢,筋能柔。上一句说的是抽象的精神上的东西。那这一句就讲的是,人的身体上物质上的东西。这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骨正筋柔。
这个柔是什么意思呢?揉就是揉合,柔和,且有力量。就好比一张弓一样的。如果一张弓是硬邦邦的,它是不可能把这个箭发射出去的。
人的身体只有柔和,这个柔和却有力量,我们说这个才健,也就是健康的健。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是什么意思呢?健就是柔和,而且有力量,那"康"呢是比较通顺、通畅,也就是就叫康庄大道。
上面阿内这个内经里面,他在用再次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阳气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这个阳气它可以养神,也可以养身体。所以不管是身体的健康也好,还是精神上的健康也好,都离不开这个阳气。
如果是没有这个阳气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接下来他就用一些例子举例说明,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没有了阳气会怎样?
1.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2.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3.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人的皮肤毛孔关闭会跟随时间的的变化而有节律的开关,跟白天黑夜、四季轮转有关,这受阳气,卫气的控制的。如果开合出现异常,寒气就会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果寒气进入到督脉脊髓就会发“大偻”这个病。偻就是佝偻这类的病,脊柱弯曲厉害,例如现在的一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如果寒气陷入在经脉里就会发“瘘”病,这个病怎么表现呢?说文解子说:(瘻)頸腫也。也就是颈部肿大甚至溃长期溃疡脓水的一些疾病。并且寒气会停留在肉里和皮肤腠理,经久不愈。
如果进一步发展,导致俞穴经气亏虚,引起经常担心,害怕容易受到惊吓的精神疾病。其实这是寒气久病,久病引起肾气亏虚的结果,肾主情志在恐惧,肾气不足之人经常笼罩在恐惧之中,一天到晚,不担心这个就担心那个,一点点小事就吓得半死。
如果营卫失调,卫气不足,寒气闭阻,营气也不能疏通,也就是血液循环不了,局部郁热,导致局部产生痈疮肿块。
如果身体汗出不透,郁闭在皮肤,时间长了正气亏虚、穴位闭塞,邪气流连,就会导致发热恶寒的疾病,并且反复发作,常年不愈。
上面举例来讲这个道理,一句话概括也就是阳气不够,引起寒邪等外邪侵袭人体,引起经脉不通、邪气流连的慢性病,或在骨头或在皮肤,或是寒症瘘病又或热证的臃肿,时间异常,邪气长期存在引起正气形体消瘦的慢性病。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最后,在总结一下,风是百病之始。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病都从这个风开始。
中医的这个风是一个难以描述的东西。自然界的风也叫风,或者也叫气。内经把邪气也叫虚邪贼风。
风也就是一种气,看不见莫不着的。例如感冒了,病毒细菌,古人是看不到的,但知道是邪气,就叫它是贼风。看不见嘛所以把它叫贼,偷偷的来。伤寒论把这类病有一部分有叫太阳中风。
现代医学说的脑出血、脑梗塞这类中风偏瘫也叫叫风,还有想羊癫疯也叫羊角风,小儿惊风,这类发病的时候身体抽动的病,也叫风。另外还有一些皮肤病,风疹、白癜风、麻风病等。
这些风导致人体生病,但是呢?前提是自己卫气虚了。当人体阳气、卫气足够的时候,皮肤腠理能关闭,那这些外邪就进入不了人体。即便有“大风苛毒'这些很厉害的病气也不能伤害到人体。也就是中医的疾病观,也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怎样才能做到这样防病的状态呢。这里给出出了两个关键词:清净、应时之序。
清净可以卫气固,应四时可以避开四季的六淫邪气。
黄帝内经还会用很多文字和条文变着花样来给我们讲这一观念,也就是中医的疾病观。
黄帝还怕你不会应用举一反三,在这篇的最后他又举例来教我们怎么应用: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这个阳气呢,在一天之内。早晨随着人的活动,阳气开始生发,中午的时候阳气最旺,太阳下山的时候,阳气开始衰弱,气门也就是肉腠皮肤毛孔开始关闭。
所以呢,下午以后,阳气都收藏在里边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去运动,再去扰动筋骨,最好不要外出感染雾水露珠。如果违反这个规律,就容易得病。
你看这个就叫因时之序。在第二篇他讲了四季、四时的规律、告诉我们怎么做才不会生病。同时跟我们强调,说一天也有四季的。这里直接告诉你具体要怎么做。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讲完了一个举例应用,最后再总结一番。
这个阴呢是藏精的,在里在内的,供给原动力的。阳气呢是保卫人体的,在外的,在上的。
如果阴少阳多呢,不能收藏,就会血脉往外和上冲,人就会发狂。
相反,如果阳少阴多呢,阳气不能外散,不能往上走,阳气就会闭塞于内,横冲直撞。九窍就会郁闭不通。
所以啊。圣人们呢都会顺这个阴阳。这样筋脉(肝、心)和顺,骨髓坚固(肾好),气血比较顺畅,这样内外调和,邪气自然不能伤害人体。即便上了年纪也能耳聪目明、形体气色保持年轻状态。
其实这是二羊学习黄帝内经的笔记总结,顺便分享给大家:本篇精华如下
阳气的生理作用及病理
要点总结:
1、阳气就是卫气,保卫人体不受外邪侵害。
2、阳气生病;(卫气)开阖不得、营气不从、魄汗未尽
3、阴阳失调:上下不并: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
我是中医二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主导针药并治的大中医观,一个喜欢写文字和经典故中医的80后小中医。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