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 “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如何阅读如何观赏如何判断,我们就如何阅读如何观赏如何判断;……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H恕亩啦檬勾嗽谠独胱畋炯旱哪茉冢独肫浔菊?,在这样一种安定和谐的共同处在之中,此在丢失了它最本己的能在,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中?!痹谏缁岬目焖俜⒄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变成了上面所提到的“常人”,我们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别人所宣扬的普通人、大众、常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娱乐,怎样处事。这就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所提到的“常人”理论,如今的社会中就是有各式各样的“常人”所组成,我们重复着别人所宣扬营造出来的社会生活步伐,所有人都是个我,而不存在有他这,于是社会趋于同质化。
? ? ? ? ?这是我在阅读另一本书籍《他者的消失》所了解到海德格尔哲学这一对于常人的观点的论述。这次我选择了作者韩炳哲所写的《他者的消失》来品读,这本书的篇幅并不长,所以我很快就能阅读完。该书谈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害病造成侵害,并且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他曾在书籍中写道:“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然位于同者。”在我看来韩炳哲这句话讽刺了如今人类都在重复着机械般同类的生活方式,过着只重视自己的自我社交生活方式。而在没有他者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最终导致自我伤害或者去选择伤害他人。
二.概述
? ? ? ? 韩炳哲在书籍的最开头就提到了同质化的恐怖,何为同质化?就我所找的资料所表述的即为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而同质化竞争可指某个领域存在类型、制作手段、制作流程、传递内容大致相同的各类信息的现象。而这个营销方面的词语放在人类的生活中同样适用,人类生活方式的同质化,每一个个体都在保持着自我的态度来面对社会上的“变”,可是他们并不会为此做出仍和改变。而对于同质化,韩炳哲在书籍中所表达出来的核心观点是:“同质化社会的问题在于,自某一特定的点开始,生产不再是创造性的,而是破坏性的;信息不再是有启发性的,而是扭曲变形的;交流不再是沟通,而仅仅是语言的堆积而已?!倍杂谡飧龉鄣愕穆凼?,韩炳哲提到了如今快节奏时代下人们娱乐方式的新变化,以内容推送、社交点赞为代表的高效娱乐方式,人们沉浸在别人的生活内容中,通过手机来“直播式”的收看别人的生活,就好似把别人全方位展现在你的眼前,你可以选择点击“喜欢”或是“讨厌”,而收到的喜欢越多,说明这样的生活更加受到别人的向往,从而引起大部分人的争相模仿,只为也过上这样让别人向往的生活,收获更多的点赞,这就潜移默化地使他人的不同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在同质化的大流中。再者,针对社交媒体中的点赞这一形式,韩炳哲在书中这样写道:“点赞的文化拒绝任何形式的伤害和冲击,凡是想要完全逃避伤害的人终将一无所获。任何深刻的经验,洞见接存在于伤害的否定性之中,单纯的‘点赞‘完全就是经验的最低等级?!耙蛭阍薏⒉淮砣魏握媸敌缘姆蠢。荒鼙泶锏阍奕硕杂诖四谌莸母鋈讼埠?,而大数据时代就会潜意识地把获得赞更多的内容当作这是社会热点,这是人们都会喜闻乐见的内容,于是就会自觉地把这条高赞内容推送到你的手机中,让你也接受这样的内容熏陶。
三.思考
? ? ? ? 现如今,每天的信息呈爆发式的增长,通过你的任何电子产品呈现在你的面前,但这些并非是有用的具有,启发性的。相反,这些信息都是你所感兴趣的,趋同的,每天大数据都会推送这样的信息,逐渐地,你被包围在一个信息茧房里,这也是同质化的恐怖所在,用书中的话来说,自某一特定的点开始,生产不再是创造性的,而是破坏性的,信息不再是有启发性的,而是扭曲变形的,交流不再是沟通的,而仅仅只是言语的层层堆积罢了。
? ? ? ? 全球化的来临,祸福相依,在作者的眼中,全球化蕴含着一种暴力,也就是同质化的暴力,同时也催生了恐怖主义,但他们并不相同,文中有一句话是说全球化的暴力清扫一切不屈从于通用交易的独特性。全球化的暴力同时缺乏了他者的否定性,各类社会病症才纷纷出现,而作者通过引用康德的话揭露了难民?;谋局?,深度刨析了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的暴力。
? ? ? ? 而对于韩炳哲在书籍中论述的这些观点,我其实保持着比较积极的中立态度,在浅读完这本书后,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于他者的消失这一点的遗憾与愤怒,同时也警醒了在当今社会中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墒窃谝欢ǔ潭壬衔胰淳醯米髡叨杂诨チ畔⒒慕涣鞣绞教谙?,并没有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虽然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数字化破坏了原先的很多方式,影响了人们生活习性和方式,但我觉得数字化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墒钦庖苍谝欢ǔ潭壬先梦颐欠此剂说贝缁岬木嗬敫械娜笔?,我们如今最好的行动便是不要让媒介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把自己过多的带入生活的主角,让自己不要借助这媒介在数字化生活进行着“自恋“而造成了生活着”他人“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