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定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在微信上很讨厌别人发一句:在吗?
然后,就没有后文了
发一句“在吗”,等待别人回复,在的,有何意义?不说明来意,谁知道你是什么套路
2016年9月份,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多少年了,智能手机从12年开始普及了,人家都在,只是愿不愿意搭理里,就有话直说,人家看到了就会恢复,不然呢,一句“在的“”,无效沟通。
遇到这样的人,我会说:在的,有什么事情请直说吧。
三个小时后,收到回复“还在吗?”,
问在不在,这不都是QQ电脑时代的招数吗,怎么现在还有人这么坚持传统文化
发送在吗,只是因为现在的发送成本太低了,几乎不需要花钱,花时间,而且妄想把对方拉倒自己同一个时间点来对话,但是现在大家都这么忙,如果真的有急事,不如打个电话,你连对方电话都没有,也说明你们之间并不是什么朋友,并不是朋友那为什么需要“在吗”,这样的话语让对方即使回复呢?摸不清楚你的套路,不如有事说事诚恳一些。
时光回到写信的那个时代,我想没有人会写一个“在吗”的信,让对方回复,因为交流成本高啊,而且信的本身就是有事说事,而不是你站在人家楼下喊,张三,在吗,在吗,再走到电子邮箱时代,发完一封信,我们都知道,对方有空了就会看,里面有实质的内容才会恢复,不然呢?在吗,在的??,,邮件,信都是一种交流,为什么叫做微信,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有事先说事,顺便打招呼,我想表明打招呼的来意是对别人一种礼貌的尊重
现在很多事已经没必要先把对方拉进同一个时间维度里再沟通了,打个招呼后说事情,不显得更简洁明了吗
来给大家说一个关于“在吗”的故事吧
最近有个朋友跟我聊天,说起了他工作里的事情,有一天他在外面办事,中午接到了一条微信,是办公室一位文员发给他的,就两个字“在吗”,他回答“在的,什么事情”,然后半天都没有回复,到了两个个多小时候,他接到了回复“哦,我是想告诉你下午两点钟总经理召集大家开会”,我那位朋友当时脸上三条黑线,顿时火冒三丈,发了一句“你就不能直接把开会的事情,直接发完吗,现在告诉我什么意思”,接着她收到了一条吐血的微信“不好意思,我发了之后,就去准备会议需要的东西,太忙了,没顾得上”,最后,我那朋友因为开会没来,被扣了200元钱,而且会被老板说教了一顿,我猜他心里一定在想,这个锅,我不背
说“在吗”,是一种想要把人拉倒和自己一个时间节点在沟通的想法,这未免有些好笑,每个人做的每个工作都不同,休息,上班,吃饭,谁要求一定要整齐划一,网络交流图的就是一个方便,一句在吗,就把人拉到了不方便,这不是耽搁事情吗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放到朋友圈吧
以后微信找我有事直接说事,别总问我在不在,在不在的。 你说让我怎么回答你?我说在,你跟我借钱怎么办!我说不在,你请我吃饭怎么办!我说在,没好事怎么办!我说不在,有好事落下了怎么办!所以有事直接说!这样我好知道我在还是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