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首交响曲取名为泰坦,历来有关文献认为,出自于德国浪漫派诗人杨.保尔于1800--1803年完成的同名长篇小说《泰坦》而命名,但该小说的情节和风格显然与这部交响曲所表现的精神不相符。小说的主人公阿尔巴诺如何由一个小公国亲王步入社会,经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成为有责任心的小公国统治者的成长过程。
我们知道“泰坦”是希腊神话传说中曾经统治世界的巨人族,这个家族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娅的子女,共十二泰坦。由此可见,交响曲的标题有着“巨人”的寓意,马勒的九部交响曲是一幅心灵漂泊的历程图,他是一个终生没有可以归依和认同故乡的作曲家,他的交响曲具有统一的音乐构思,每部交响曲都是这部巨著的一个章节,D大调第一交响曲可视为巨著的序幕。
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884年,1889年完成。当时正在创作歌曲集《一个流浪青年之歌》,这部歌曲集的创作初衷,是在马勒一度陷入对一位年轻女歌唱家约翰.李赫特的不幸爱情中激发而成的。马勒在构思这部交响曲时,部分乐章的主题分别取自该歌曲集中的歌曲:《今晨我走过田野》的主题出现在第一乐章;《在大路上有一棵菩提树》的民歌风格曲调在第三乐章里听到;而第二乐章的主题发展则由《绿野上的五月之舞》旋律构成。
马勒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期间,又经历了一场炽热的爱情事件,1887年在加工改编卡尔.玛利亚.冯.韦伯的未完成的作品《三个平托》过程中,结识了韦伯之孙卡尔.冯.韦伯上尉的妻子,马勒表达出强烈的爱慕激情,同时为这段不可能实现的爱情陷入痛苦和狂热之中,这种激情的热度、潜伏的情欲所喷发出的火焰能量转化为能动的创造力。马勒多年之后承认《第一交响曲》是从一次炽热的爱情引发起来的,但这次情感的经历只是创作的机缘和动力,而不是作品的内容。
1889年11月20日这首交响曲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首演,由马勒亲自指挥,这部交响曲最初是五个乐章,后被马勒将第二乐章行板删掉。最终确定下来的四个乐章的版本,时间大约是五十五分钟。
目前现存流行的录音绝大部分都是四个乐章,五个乐章的版本可选拉托尔1991年指挥的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EMI 754647—2);祖宾.梅塔2000指挥的以色列爱乐乐团,(EMI 569816—2)。.
1884年24岁的马勒创作的具有自传性质的歌曲集《一个流浪青年之歌》改编于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歌词中表达出一个流浪青年借助自然摇摆于深沉的痛苦和欣然的慰藉之间。通过歌词我们会加深对第一交响曲的思想情感和作曲家创作意图的了解。
如在《今晨我走过田野》中“今晨我穿过田野,露珠在青草上闪光...”如同步入穿越草地和田野的青年,享受着群山和森林的景色,这首歌的曲调贯穿第一乐章,成为全曲的灵魂,充满宁静,构成了美妙的画卷。乐曲开始,在缓慢幽长的泛音A持续音上,随着下行四度动机的展开,杜鹃啼鸣,为宁静的大自然带来生机。呈示部过后,歌曲的旋律奏出,轻盈、宁静、柔美。描绘出田野及森林的勃勃生机,杜鹃声不时回荡在幽静的山林,令人陶醉在大自然清新的梦幻中。
第三乐章中歌曲《在大路上有一棵菩提树》主题音乐在此呈现,歌词中表现了作者爆发出绝望的情感:“在大道上有一颗菩提树,在那儿我第一次在睡梦中得到安息”,“爱情和痛苦”、“世界和梦想”。乐曲简练而单纯,但赋予了强有力的节奏,表现了作者绝望但坚定的信念“一切都会变好!一切!一切!”
第四乐章进入了缓慢、威严、沉闷的旋律,表现出作者在歌曲集中绝望爆发出的呼喊“我要躺在黑色的棺材里,我的眼睛永远永远不能睁开”。乐曲采用了老歌曲《两只老虎》作为具有卡农风格的葬礼进行曲,在低沉、压抑的音响中,一只送葬队伍默默缓缓走来,在通往天国和地狱的灵魂,默默地忏悔和挣扎,要摆脱世间的痛苦、洗清罪孽,灵魂得到解脱和安慰。作者在这一乐章对人生的意义做了深入的思考,一颗彷徨的灵魂,痛苦的挣扎,在现实中的无奈,始终不能解脱,只有通过音乐释放得以排解,活着的肉体和灵魂进行抗争,在冲突中,理性战胜欲望得到了升华。
在第五乐章达到了高潮,乐曲如暴风雨般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从地狱通往天国之路在召唤者死去的亡灵。在强烈、激荡和粗犷的乐句里,如闪电般的呼喊,人与命运的搏斗进行着惨烈的对抗,那坚韧、一泻千里般的旋律,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与前一乐章阴霾忧郁的情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辉煌的旋律中,灵魂得到升华,巨人“泰坦”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马勒为全部交响乐中树立的英雄形象奠定了基础,而英雄的心灵历程才刚刚拉开序幕,在随后的作品里,作者在不懈追寻着心灵漂泊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