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了一部非常不励志的热血电影—《百元之恋》,不要误会我的逻辑出了问题,但凡能被称为励志电影的,其结局总是以主人公与众人欢庆胜利的定格收尾,直把人看得热血沸腾,似乎自己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经历艰难困苦后最终成就了自己,
而《百元之恋》的结局却像是被现实撞了一下腰,有些意外却是赤裸裸的现实。
故事讲述32岁百无聊赖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一子,她无心帮忙打理自家的外卖便当店,整日玩游戏虐杀小外甥。
她的妹妹二三子离婚后回到娘家,极度看不惯姐姐的作为,一次口角之争让两姐妹扭打在一起。自感不被家人所容的一子搬了出去,在经常光顾的百元超市谋得收银员的职位。
这间小店云集着许多怪人,患有忧郁症的店长、喋喋不休又猥琐的同事、因盗窃被开除却还时?;乩茨昧俟谑称返睦咸?/p>
在这些人中间,一子的心情愈加苦闷。她和名不见经传的拳击手狩野走到一起,无奈他们之间甚至连爱情都谈不上,狩野最后也离开了她。极度压抑之际一子选择学习拳击,她渴望释放心中不委屈和不满,渴望获得哪怕只有一次的认可。
一子从落魄女青年逆袭成热血女拳击手,就等着拳击比赛一举获胜,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业余拳击手一子最终还是被专业拳击选手狠狠打倒在地,她自嘲自己依然还是那个只值一百元日币(约等于5元人民币)的大龄女青年。
但是这过程足以让我们热泪盈眶,一拳又一拳,磨骨化皮,那种极致的疼痛确是浴火重生,人生从未如此鲜活地存在。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大学时那群考研的同学:不管成功与否他们总是说不后悔。
不后悔选择考研,不后悔长则一两年短则三四个月与世隔绝,把自己浸泡在图书馆里持续复习的时光,不后悔一切以失败结束后,还要面对在困境中重新开始的现状。
乐观的姑娘会告诉我:在考研过程中,彻底改掉了拖延症和懒惰病,告别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大学生活,迎来每日早出晚归,内心无比充实的学习体验。
其实我并不喜欢自己大学的专业,所以大学四年一直都在荒废学业。每到期末,舍友们挑灯夜战我却已经睡得不省人事,同学们跑到自习室外放声背书,我却依然躺在宿舍里熬我的玛丽苏。不求奖学金名列前茅,只求不挂科万事大吉。
大三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她学习很拼成绩不错,那阵子,她总是催促我提醒我为我的状态感到着急,最后因为她一次恨铁不成钢的嘲讽与她发生了口角从此关系决裂。所以,直到现在我都没办法原谅当时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自己,那个躺在大学温床上死去的女同学。
这样慵懒无所谓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大四,身边的同学突然就忙起来了,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的,准备投简历面试的,每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地奋发图强。身边有个同学说要考BEC,听说对求职外企或者外贸公司有帮助,于是自己也跟着她一起学习。我不知道考这个证书究竟会给我求职带来怎么样的帮助,看见同学们踌躇满志地为毕业后的人生放手一搏,这至少也是我大学时光里,唯一一个让我从未如此明确为之奋斗的目标。
很可惜,虽然准备了三个月,最后只拿到B1的成绩(未通过但将获得B1级商务英语成绩证书)成绩出来后内心失落了一阵子,后来自己回望这三个月的付出,问自己是否会后悔?花了上千块钱的报名费和资料费,花了三个月本可以出去实习的机会用来看书和做题。内心听到的答案却是不后悔!不仅因为三个月的英语听力训练和阅读练习,让我在最后一次大学六级考试中成功通过,也为迈向职场做足了准备!而唯一觉得遗憾的事情就是:四年了,才发现图书馆有那么多好看的书,可惜我就要毕业了!
这段学习经历带给我的可能不是一张pass的证书,却是一个改变自我的过程,改变盲目懒散的状态,迎接人生下一个阶段的转折,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胜利呢!
王小波说:“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东西只有一件,就是对平庸生活的狂怒,一种不甘没落的决心。”如果不想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就必须具备对平庸生活的憎恶,为自己的停滞不前而感到羞耻!
想想大学时候的自己,在某个层面上不就是《百元之恋》里的一子,一个烂成一滩泥的女屌丝,幡然觉悟后努力地从这泥潭里自救一般的爬起,哪怕赢一次也好,要像个人一样堂堂正正地活着。
一子的拳击赛虽然输了,但是已经足够赢回了自己,她就是生活里每一个努力把自己蒸发晒干,渴望燃烧一次的废柴青年!
记得之前在营销网上看到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一句广告文案,至今记忆犹新:什么都不做,就不会失败。但什么也不会获得!
如果你要说:最终你还是没有获得胜利呀!可什么是胜利呢?有人说成就理想的自己是一种胜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一种胜利,而对于一个废柴青年来说来说,能够鼓起勇气直面生活就是一种胜利。
谁都是从nobody慢慢拼搏努力到somebody的,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的,它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而痛就是感知存在,就是渴望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