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只会制造焦虑的“专家”?

现在网络上的各种“专家”,整天没事就提各种建议,比如“35岁之后女性生育力断崖式下降”、“35岁是男性生育力拐点”、“年轻人从30岁要开始为养老存钱”等等。

这些所谓的“专家”,总是站在自己的狭隘视角看问题,而不考虑真正被那些问题困扰的社会群体,提一些隔靴搔痒的建议,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又制造了焦虑情绪,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我们今天就深入地聊一聊现代社会中大家焦虑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

曾经,《月薪3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无数的妈妈共鸣强烈并深感焦虑。文章中的主人公,一个高管妈妈,详细列出了她女儿一个暑假的开销:去美国游学10天花费2万元;请阿姨照顾女儿花费5000元;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花费2000元;游泳班花费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三门培训班花费6000元,这些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然而,我们仔细审视,会发现这位母亲把许多生活的“附加项”都变成了“必须项”,去美国游学、钢琴班、游泳班等等都是必须要做的。按照这个逻辑,这篇文章可以继续写下去并无限升级,《月薪十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月薪百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让生活真正变得辛苦的,并非孩子的暑假,也不是月薪3万,而是一个焦虑的母亲,不断把自以为最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掏空了钱包,最终也会压垮孩子。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这种丰富和多样,带给我们的除了选择的喜悦之外,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选的焦虑。就像文章中的高管妈妈,面对游学、钢琴、英语、奥数、作文等各种选择,已经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必须”,哪些是锦上添花,所以只剩下了焦虑。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必须”,可能是在大事上的坚持,也可能是在小事上的执着。比如和别人吃饭必须自己买单,否则觉得颜面扫地;所有的包必须是名牌包,否则觉得拿不出手;交的朋友必须是比自己厉害的人,否则觉得是浪费社交的时间;朋友之间必须相亲相爱,否则就不应该做朋友。

然而,这样的“必须”究竟是好是坏呢?是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还是无形中为自己套上了枷锁,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呢?

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须

小A曾经是“30岁前必须结婚”的忠实信奉者。于是,她在29岁那年疯狂地相亲,后来和一个“合适”的男人结了婚。结婚之前,她很清楚,对方比自己年轻,又对母亲言听计从,她的朋友劝她再考虑一下。她却说:“我都29岁了,哪还有时间考虑清楚?”

难道年龄真的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如果未婚未育,就会被时代的巨轮狠狠地抛下?

再后来,小A如愿嫁人,她的心愿终于完成,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落了地。只不过好景不长,老公的“妈宝男”体质愈发明显,虽然两个人有自己的房子,但老公还是要回去和自己的父母住,他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才觉得安心,甚至两个人看电影的时候,也要带着婆婆。

婆婆也借着疼爱儿子为名,对小A这个儿媳妇百般挑剔,抱怨她不会做饭、不会照顾人、花钱大手大脚等等。最糟糕的一次是,在婆婆指责小A时,老公非但没有帮她解释,还动手打了她。这一次动手,终结了两个人的婚姻。当初那个坚信30岁前一定要结婚的姑娘,却在30岁这一年离婚了。

“30岁前结婚”成为一种必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人知道,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引发了太多人的焦虑,也造成了小A这样的悲剧。

可是,人生究竟有多少“必须”是真的必须要完成的呢?

同样是“必须”结婚,那些在30岁没有结婚,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进婚姻的人,一样可以过得热辣、滚烫;同样是“必须”考上一个好大学,那些没有上过大学,凭借一门专长,照样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同样是“必须”挣钱,有人忙着拓展商业版图,也有一些人守着自己的小馆子、潜心钻研新的菜谱,获得别人的认可。

人生哪有那么多必须,那些曾经深深刻在脑海中的“必须”,不过是见到的世界太小,不过是认定了一件事就不肯转弯。常常听到有人争论,我们究竟是应该努力拼搏一生,还是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问题始终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人生的追求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也会不同。


如何打破"必须"困境

阿尔伯特·埃利斯,这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在论述自己的理性情绪疗法时提出,人的坏情绪并非来源于实际发生的事情,而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真正导致自己焦虑的其实是关于“必须”的认知。一旦脑海中被刻入“必须”二字,就很容易走进认知的死胡同,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干扰。

这个“必须”可能是针对自己的,比如,“我必须优秀”、“我必须成功”、“35岁之前必须年薪百万”、“只要是比赛,我就必须赢”;

这个“必须”可能是针对别人的,比如,“大家必须喜欢我”、“每个人必须是靠谱的”、“大家必须认可我的工作”;

……

这些固执的“必须”,最容易将我们带入自怨自艾和自我怀疑中,也最容易侵蚀我们一路追求的幸福。

减少内心的“必须”,有两个建议。

第一,不断学习,扩大认知。

读书和旅行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但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又何止是这两种?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认知,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结论上,保持对一切的怀疑和接纳,自然就不会像原来那样固执地认为什么事情是“必须”。

最重要的,不要轻信任何“专家”,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放下自己,学会倾听。

我们总是在说喜欢表达的人太多,喜欢倾听的人太少,倾听不只是表面上的身体前倾、注视对方,而是在心里放下自己固有的观念和认知,真正去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很多都是出于自身的经历,自然也会有属于他的见解。懂得倾听的人,可以有更多的角度来看到世界,会发现原来世界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愿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再被无意义的“必须”所束缚,放下焦虑,自由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关注我,我们一同持续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