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君老师文学讲座《成功在细节》

成功在细节

?

王智君?主讲????王皓?整理

2020年7月11日

?

王智君简介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资深记者,《佳木斯作家》执行主编。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读者》《意林》《北方文学》《散文百家》《岁月》等报刊,并获重要奖项。代表作:短篇小说《遥远的苹果》选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八十一枚金币》搬上银幕,走进院线,获得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报告文学《啦咕河记住他》发表在《人民日报》后被中国传媒大学选入新闻培训教材。2018年10月,出版发行短篇小说集《山谷回声》;2019年12月选题出版发行短篇小说集《八十一枚金币》,该书深受读者好评。


先谈一谈《佳木斯微刊》(以下简称微刊)的情况。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佳木斯作家朋友们的支持下,《微刊》已经走过3年历程,在这三年的发展中,《微刊》共出刊120期,原创稿件500多篇,发表本区域文学爱好者和作家稿件达90%,《微刊》作为作家展示作品的舞台,已经成为佳木斯作家协会对外传播文化的窗口,并受到了全国乃至海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

《微刊》在成长发展后,也得到了外省作家的支持,有很多外省作家投来稿件,对少数优质稿件进行了刊发,提高了《微刊》质量,扩大了《微刊》的影响,覆盖了国内,尤其得到了中国台湾读者的喜爱,成为了佳木斯市文学展示的良好平台和对外文化的窗口。

其中标杆式栏目《声动三江》最具有代表性,我有很多作家朋友都愿意在这个栏目里发表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栏目作品的声文并茂,在此我要问候一下声动三江的朗读者们,你们辛苦了,我们《微刊》点击量高达6000多,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你们的支持。

通过《微刊》,我们也锻炼了一批作家,在这些作家中,很多人都有了惊人的进步,有的作家三年前的稿件质量和现在比,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最值得一提的几位作家中,就有于敏老师,那时于敏老师写的一般,达不到发表水平,我单独与她单独交流,指导她写作,现在于敏老师写得越来越好,已经在《微刊》发表了两三篇。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员马宝翠,他开始写稿,语言不通顺,标点符号都整不明白,孙主席和我,还有其他老会员帮她修改,但是,她有优点,选题好,有修改价值。

印象最深的一篇作品,写的是马和妈妈,打工挣钱的妈妈,由于个头矮小,赶马车拉煤,她穿着深色的埋汰衣服,偎在煤堆里,交警以为是无人赶的马车,到处喊老板子。

这一细节,完美地表现了妈妈的辛劳。她最近的一篇《我宣读了入党誓言》也特点鲜明,角度新颖,体验和感受都无比深刻,语言进步很大,较以前改动的地方也少了许多,他也是在我们《微刊》上得到成长与锻炼的作家之一。

通过《微刊》我们锻炼了一批队伍,队伍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普遍提高,这也是孙君主席经常说的,咱们的作家,作家团队整体素质、整体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也有很多的资深作家,依然宝刀不老,为咱们的《微刊》增色不少。

队伍的整体提高,让我们在去年的建国70周年省委宣传部等几个部门举办的征文大赛中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征文一等奖我们有1人取得、二等奖有2人,三等奖、优秀奖均有5至6人,很多作品都是通过《微刊》走出去的,《微刊》让我们作家朋友有了进步,也得到了实惠,成绩更是骄人。

说完《微刊》,我说一下写作细节问题。主要是短篇小说和小小说,但也涵盖叙事散文,短篇小说、小小说和散文是兼容的,叙事散文也有人物,也有故事,也有细节,但不包括诗歌和评论这些文体。

如果短篇小说、小小说、叙事散文没有细节,那么作品也就意味着不会成功,是失败的。细节在作品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作品没有细节,那么作品本身也就不会成立,会变成流水账。

那么什么是细节?概念中,细节就是作品中对于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和某些细微的举止行为以及景物片段等具体细腻的描写。它对推动人物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按照官方概念的解释,我们落实在写作上反而会造成我们的困扰,甚至会形成麻烦。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做下具体的解读,细节包含这几个方面,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共有6个:肖像、语言、行动、心理、表情、事物。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知道即可,不必按着所有的方面去写,在细节的运用上要综合运用,信手拈来,不必刻意去记有几个方面,要配合感情表达,需要灵活运用,不必刻意,它一定要符合你的感情需要来,需要行动就来行动,需要心理就来心理,随着感情表达而信手拈来地运用。

抛开理论,我从我的体会和感受上来讲,我讲下电影《九香》的几个片段与大家一起感受细节的运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母亲的故事,母亲名字叫九香,她养活五个孩子,四个小子,一个姑娘,九香天性善良,是个勤劳肯干的女人,可九香的丈夫在砖窑干活时被砸死了。

失去丈夫后,九香领着五个孩子一人生活,想想那时候,没有男人的女人有多难,孩子们大得才四年级,小得还没上幼儿园,天天围着九香转。她年轻,结婚早,还能干,就有人给她介绍了对象,对象老赵是单身,干活也能干,还帮她家干活,可孩子们却不喜欢老赵,“我不要找后爹,妈妈你不能找,后爹对我们不好,该打我们了……”懂事的孩子不让九香找,可老赵却总是帮忙来,于是电影中安排了一个细节——

老赵上九香家帮忙,有时要上炕坐一坐,大的孩子就偷偷地把摁钉放在了老赵的鞋里,老赵穿上鞋一走就扎出血了,疼却不敢脱鞋,怕人知道笑话,假装不在乎地一瘸一拐地走了。

还有一个细节,一天九香和老赵约会,老赵抱了一下九香,却突然听到自己身后有动静,九香和老赵回头一看,发现九香的五个孩子在她们身后站着,其中,老大和老二就喊了起来:“妈,你不要我们了!”

九香听到孩子这么说,立刻哇哇哭了起来,领着孩子回家了,告诉老赵:“咱们拉倒吧”。

这就是一个细节,如果用概括的语言这么写:孩子怕在后爹跟前受气,不让九香找对象。这么概括地写,震撼人心效果就缺失了。

这种写法就是细节。

再举电影中的一个例子,孩子不让找对象后,九香就不找了,生活的贫苦,让九香和这五个孩子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有一天,九香用苞米面做了半大盆糊涂粥,做完端上桌子,五个孩子就咕嘟咕嘟地喝,喝到半道,懂事的老大出去找坐在厨房的妈妈说:“妈,你也吃?。 ?

?九香回说:“你们快吃,吃完好上学,我在外屋地都吃完了。”

老大一听妈妈吃完了,就回去与几个弟弟妹妹咕嘟咕嘟把半盆粥喝了个底朝天。之后,四个孩子上学了,最小的孩子去邻居家玩去了,都不在家。

冬天上学,老大爱打出溜滑,每次打出溜滑身上书包里的铅笔盒就“格楞格楞”地响,结果今天却没响,他就立刻想起书包忘记带了,他就往家走,一开门就看到妈妈在家舔糊涂粥盆边上的渍,舔完就去舔盘底的残留粥。老大一看一下就大哭起来,哭叫着:“妈,你没吃,你糊弄我们了!”

这就是细节,用细节表达母爱,表达母爱的无私。细节的运用,让你无须陈述,母亲对我们有多好,有多么伟大,爱得有多深,为了孩子等等……

诸如这些语言都是没有份量的,也是没有效果和用途的,说母亲伟大,不用去喊,你把细节写出来,用母亲舔盆底就全部表达出来了,所以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它不必用母亲含辛茹苦,母亲为了子女吃了多少苦,母亲多么不容易的概括语言表述……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用细节去说话,别用概括和叙述语言,进行苍白简单的描述,而要用细节,把震撼力表现出来。

因此,与其说记住概念,不如关注一些作品的细节表现,用故事来表达写作意图,而不要用概括的说辞和口号,用事儿来说话,这就是细节。

现在,我拿《微刊》的部分作品举例,大家的稿件质量都很高,但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误区,这都是我们在编辑稿件时发现的情况,我简单讲一下。

一是,作者不会细节,只会直接了当地把事情说完,而且说的内容都是概括的。我举个例子,外省的一个作者,写了一个母亲,对孩子好。孩子身体不好,母亲为孩子找各种偏方,家里下的鸡蛋也舍不得吃,要拿出去卖,用钱去买药、买偏方,结果依然没治好,后来孩子的母亲就听说在河对岸的一个村里有一个跳大神的,那人大神跳得特别好,能治病。

所以母亲就背着孩子去治病,作者是这么写的:母亲背着孩子趟着河,过了河,之后就找到了跳大神的人家,跳起了大神,然而跳大神也没有跳好,后来又历经各种千辛万苦寻到了偏方,总算治好了病。

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找跳大神——过河的事情,可是这篇故事里,母亲背着孩子顺顺当当地就过去了,很顺利,也很平,既然写过河,如此顺利地就过去了,那么写过河的用意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

过河很轻易,故事首先就没有意思了,作家海明威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交代主人公家里的墙上挂了一把枪,那么这把枪以后就一定要用上,你要不用,就不要去写墙上有枪。同样道理,过河,即便河水没腰,没有点波折也没有意义,你需要为故事设计一些转折,为过河制造一些阻力。

或者水深一些,没过脖子,母亲怕孩子淹着,用前所未有的力量将孩子举过头顶过河,到了河岸后,母亲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或者说,母亲过河的时候背着孩子,脚在过河时受伤但依然背着孩子过河,河水都被母亲的鲜血染红了,可过河后,母亲虽然没什么力量了,但她还是坚持着,她将衣服撕下一条,简单将受伤的脚缠上,继续背着孩子,走得依然急切,因为在她心理,孩子治病更重要,自己的脚再疼她也能忍住。

所以,既然写了河,就不要轻易地过去,要设置障碍,而很多时候,障碍折腾就是细节。

有些作者有疑问,写散文,不能虚构,但是其实散文也是可以虚构的,散文有两个层面,纪实性散文不可以虚构,但情感类的散文可以在细节上进行虚构,散文的虚构是汇聚众家体验而集于一身,拿来为你所用,这是可以的,所以说叙事散文、小小说、还有短篇小说都可以虚构的,也请大家记住。

还有一个作者,写的是他父亲,他父亲不容易,在大山里供他上学,大山离县城100多里地,走路得走20多里地,走过这段距离后才有车通行,所以他父亲到学校需要走20多里地,再坐公交车80多里地才能到达,这个作者怎么写呢?

他是这么处理的,他写他父亲为了到县城中学见他要走20多里地,又卖了鸡、卖了鸭,加上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要给他送学费,他父亲特别不容易,他看到钱后心里很难受。他还写,父母亲在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为他攒的钱,他很感动,也描写了他家的情况,很穷,也没有多少地,父亲身体也不好,山地也挣不了几个钱,只能养点鸡鸭鹅下蛋,弄些这个,送的钱不容易,他挺感动,然后父亲就走了,然后就没什么事了!

这就是缺少细节,能不能他父亲给他钱的时候,别给的太顺利,给钱时,父亲走这么远的道,能不怕钱丢吗?如果再编一些内容,那么故事也就更丰富,细节也能自然运用出来。比如,父亲把钱缝在了裤衩兜里,缝死了,用手拆线,哆哆嗦嗦,手满是厚厚的老茧,大母手指盖劈列着,缝里还有黑泥……

二就是另一个误区,细节的跑偏。这种跑偏的问题还是普遍的,不是一个人二个人,很多人陷入了这个误区,在《微刊》中都有体现。细节跑偏具体就是不该细节的地方,他却细,如背景、不必要的环境、过渡等,或者通篇都细。

有这么一个作者,他写的内容是车轱辘菜,他写的倒是挺好,写车轱辘菜很平凡也很皮实,它长在公路两旁,有的还长在农田地的车辙上,说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象征人的顽强向上的精神;第二点,它还能解救劳苦大众,说在困难的年代,车轱辘菜救了很多挨饿人的命。

在东北,地广人稀,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野菜也确实救了很多人,所以他赞扬车轱辘菜,一是面对艰苦的环境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二是受苦挨饿能救命,三是它开花结的果实叫车前子,是中药,它能和很多中药配合治病疾病,本来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他却写跑偏了。

他是这么写的,他写车前子从李时珍到华佗到钟南山,它能配出什么什么什么药,它和什么什么配能治什么什么病,它和人参、山楂配能治什么病……他写配方就不下50个。

如果此篇是说明文,说明它的药用还可,可是你写的是赞扬它的顽强精神的叙事散文,如果均衡去写也是可以的,结果,写药的篇幅用了尽一半,谁谁发明的,怎么配药房,写了这么多,所以这就是跑偏。

治病可以写,但是只占篇幅三五句或一段便可起到效果了,可作者怕落下,所以就都往里写,这样一下就让文章没了主次,也让文章偏离了主题。

还有一个跑偏的是,说驻村扶贫队的队长去贫苦户那帮忙,环境背景都写得很细,像写房门多高,写门把手什么样,写扶贫队长先迈哪只脚,又写了对话:“你来了”“我来了”“我帮你们干活来了”“那不用啊”“不行,我们得干啊”“你别累着”“我累不着”。

然后就写队长拿抹布开始擦,擦完一扇窗户,又开始擦第二扇窗户,然后第三扇,怎么擦的,先左后右啊,然后第四扇、第五扇,完了呢,作者又写做饭,写先抱柴火,再写弄灶坑,然后又写用打火机点火,点了三下没点着……这样写,就不行了,这样太过于细致了。细节、细节!其实是有说道的,和主题有关系的可以细,而过度细,背景细,就不要细了,所以说这就是跑偏,在写作中大家都要注意。

所以,细节这两个误区,请大家要记住。要么没有、要么太细了,这些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要克服。

下面,我讲讲情感助推,有时间再为大家讲细节的具体操作。

故事高潮或者叫矛盾冲突,这里统称包袱,很多人憋不住,包袱轻易就打开了,没有产生震撼力,打开包袱太快。

写作时,尤其是情感类故事文章,一定要憋住,不要轻易打开。我举例我的小说集里的一篇文章,也是我的代表性作品《山谷回声》。

该作品最先在《岁月》发表,后来又被《读者》转载,《读者》是大刊、名刊,在它上面发表小说实属不易。《山谷回声》看哭了很多人,在我这里也算是比较满意的作品。

该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助推,就是要憋住,憋到最后再抖包袱,让情节在没有希望时,再突然表达出来,那种破除层层障碍,豁然开朗的表达,让情感的宣泄也更加震撼。

而感情的叠加就是用细节去处理,用细节的综合运用,故事核心要有高潮,所以大家一定要憋住,我这篇文章憋了三次,大家如果有必要时也可以憋四下、憋五下,不要轻易就抖出包袱,这样处理,作品不感人,也不震撼,很多作者把持不住,所以让作品的震撼力小了,感染力也弱了,以后大家一定要注意。

(老师讲的故事梗概没有听录,新的作家朋友们可见下面的原文,感受老师作品的情感冲击力,以及如何通过情感的层层递进与助推,感动读者落泪。)




山谷回声(范文:短篇小说)

?

王智君

  大山脚下有一片白桦林,白桦林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白得鲜亮。白桦林北面卧着两间泥草房,泥草房里住着两个留守儿童。

  平日里,哥哥要去学校读书,大礼拜时候,他去白桦林采野菜,采完野菜拿到街里农贸市场上卖。

  他的妹妹守候在家里,她一边看门一边想着心事,那么,她到底有啥心事呢?

  一

  春天来了,然而,在北疆的山区小镇,丝丝凉意仍顽强不肯退去。

  事物细节:每到这个季节,我总忘不了尝尝野菜清新、爽口的滋味。北方的野菜要数婆婆丁,它鲜嫩、微苦,蘸点新炸的鸡蛋酱,那真是下饭、开胃。

  好吃,这只是表象,往深层次探究,婆婆丁具有败火、消炎的功效,长期食用,绝对有利于身体健康。因此,不光是我拿它当健康美食,家乡人见它都垂涎三尺。

  那么,如何吃到理想的婆婆丁呢?

  小镇四周都是庄稼地,庄稼地被农民又耕又铲,婆婆丁倒是幸免一些,可是,农药的广泛使用,所剩无几的婆婆丁多多少少被污染了,也就是说,庄稼地里的婆婆丁算不上绿色食品了。

  思来想去,唯有北山白桦林里的婆婆丁堪称是纯天然珍品,那里的婆婆丁白儿深、叶肥,更没有接触农药。

  我去了农贸市场,凭经验,在农贸市场北门那转悠——山里人摆摊儿卖野菜都在这个地方。

  肖像细节加语言细节:一个腰像水缸一样粗的胖女人手掐一把碎票,晃着肩膀喊:“婆婆丁、婆婆丁,白桦林的,纯天然绿色,快来买呀……”

  行动细节:循着喊声我走过去,哈腰上前抓了一把婆婆丁,发现被水洗过,湿漉漉的。我认为摊贩掺水?;?,没有搭理。

  再看旁边一个土筐,筐里的婆婆丁虽不水灵,但细一扒拉觉得挺干净:“多少钱一斤?”

  语言细节:一个稚嫩的声音回答:“我家小妹一根儿一根儿摘的,5块钱一斤?!?/p>

  我抬起头,看见卖婆婆丁的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

  恰在这时,旁边的胖女人睕了小男孩一眼:“你这个臭孩子,人家都卖8块,你咋卖5块?不会卖东西好好学着点。”

  胖女人的话非常刺耳,我用眼梢暼了她一下,心里说:这个胖女人,挺能熊小孩的!

  可能是听了胖女人责怪话的原故,小男孩战战兢兢的没敢瞅胖女人,而是看了我一眼,看我也在打量着他,他反倒不好意思的用左脚不住地踩右脚的脚尖。

  这时我才发现,小男孩穿的农田鞋已很破旧,右脚的鞋尖竟然张着大嘴巴。

  面对此情,我心里很不好受,问小男孩:“家是北山的吧?人家卖8块一斤,我买你半斤,给你4块。”

  小男孩愣着点点头,接着给我秤了半斤婆婆丁。

  我掏出5块钱塞给小男孩:“你秤太高了,钱不用找给我!”

  小男孩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我心里多少有了些许慰籍,毕竟我以秤高的理由,多给了他一块钱。

  回家后,心里这个不得劲儿,小男孩农田鞋的大口子像一张怪兽的嘴,撕咬着我的心。

  心里细节:我想:小男孩家一定相当贫困。要不然,咋连一双好鞋都没有?看来不光是贫困的事,买不起鞋,当妈的给缝一缝也不能这样???

我也是个女人,同样作为一个母亲,我知道我应该做点什么,因此,我翻箱倒柜,找出儿子穿旧的两双鞋,还有几件衣服,并且连夜把鞋刷了,把衣服洗了。

  第二天,我把鞋和衣服包裹好,带上,匆匆赶去农贸市场。

  不巧,小男孩不在,胖女人一再和我搭话,我因为心急,就把给小男孩送鞋和衣服的事当她说了。

  一看我是个热心肠,胖女人感叹到:“那小男孩叫旦旦,怪可怜的。没爹没妈,自己挖野菜卖了念书。星期天能来,平时他上学。东西我替你捎去吧,我们两家住前后屯?!?/p>

  胖女人还说,那天她训旦旦,没有恶意,是嫌他把婆婆丁卖贱了,一个孩子,又要上学,又要采野菜卖,多不容易呀。

  胖女人对那天的“出口不逊”做了解释,还主动帮我给旦旦转送鞋和衣服,她的这些举动让我真有些不好意思,我当面夸了她两句:“你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之前,差点错怪你了?!?/p>

  胖女人显得很无奈:“不也是为旦旦能多卖俩钱吗!”

  没有见到旦旦的遗憾使我这颗刚刚舒缓的心又提了上来,我真想快点见到旦旦,帮他再做点什么。

  终于又到了一个星期天,我像赴约一样赶到农贸市场的老地方。这次,老远看见旦旦穿着我送给他的鞋和衣服,人比上次精神多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见了我,旦旦涨红着脸喊我一声:“姨!”

  行动细节:我答应着,快走几步,到了旦旦跟前儿,摸着他的头:“好孩子,又上学又卖菜,有骨气,今天我还买你的婆婆丁?!?/p>

  猜想旦旦听了我说的话,会喜上眉梢,可是,他却沉着脸,坚决地说:“不!”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赶忙问:“为啥呀?”

  旦旦头垂得低低的,一个劲儿给我抓婆婆丁:“不为啥……把菜送给你?!?/p>

  我趁着扒拉婆婆丁的机会,把一张10元钱偷埋在了旦旦的菜筐里,并一个劲儿刨根问底,打听旦旦家里的情况。

  然而,无论我咋问,旦旦就是低头不语。

  因家里等着做饭,只好再找机会问吧。我给旁边的胖女人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我把钱埋在旦旦的菜筐里了,便转身往家走。

  我快走到家的时候,觉得后边有人跟着,回头一看,发现是旦旦。我马上回走几步:“旦旦,有事吧?”

  旦旦撅着嘴,快速把一张10元钱塞进我的装菜兜里:“我说菜送给你,就是送给你!”

  “这个犟孩子,咋可以这样!”我从菜兜里拿出钱,硬气的揣进旦旦口袋,“给你,你就拿着,咋这么不听话?!?/p>

  表情细节:可能看出我急眼了,旦旦低着头不知声了。突然,他一双渴求的目光仰射过来:“喊你一声妈,行吗?”

  惊讶、感动一起涌上了我心头,同时,我也在想,旦旦这么做到底为了啥?不只是感恩这么简单吧。我心里虽有疑惑,可表面显得很平静:“我儿子不比你大几岁,喊我妈,好啊?!?/p>

  旦旦激动地上前一步,眼里闪着泪花,说:“主要是我妹妹想喊你一声妈,她自从懂事,还没喊过妈妈呢!”

  我的心好像被人揪住了,赶忙问旦旦:“妈妈呢?”

  旦旦的眼泪止不住了,他坚强地用衣袖擦了擦,哽咽着说:“爸爸…讨工钱跳楼…腿断了…妈妈气疯了,去…去南方打官司,都3年了!”

  我的心一阵酸楚,泪水好像溢出了眼眶。

  旦旦还告诉我:“妹妹叫二丫,妈妈走的时候,她还不到3岁,正呀呀学话。妈妈不见了,她没处喊妈妈,一听到别的孩子喊妈妈,她就哇哇哭。我说你像妈妈一样好……”

  我掏出纸巾擦了擦眼泪,对旦旦说:“你和妹妹都是懂事的孩子,你妹妹的愿望,我一定会帮她实现!”

  三

  啥叫坐卧不安,啥叫心神不定,这些都在我后来的日子体会到了。

  心里细节:我做了很多梦,梦见旦旦妈还没打赢官司,梦见旦旦吃凉饭生病了,还梦见了没见过面,想喊我一声“妈妈”的二丫!

  二丫扑烁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穿一件粉红粉红的新裙子……不,不是粉红粉红的,应该是金灿灿的,因为婆婆丁开的花是金灿灿的,她在山坡上奔跑,放声——妈妈——

  我实在坐不住了,在一个晴好的天儿,坐上去北山的小公共汽车,颠簸了四十多分钟,在一片白桦林附近下了车。

  我拎着一个沉甸甸的提包,下了公路,钻进一片白桦林。

  胖女人再三告诉我:穿过白桦林,再走一段小道就到旦旦住的屯子了。

  屯里的住户并不多,房子稀疏盖在大山脚下。大山高耸入云,我只有仰脖才能望见山峰。

  我边走边打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旦旦的家门前。

  旦旦家是两间倾斜的泥草房,墙皮脱落,不大小窗户还捂着脏兮兮的塑料布。旦旦忙着做饭,二丫扎着两个翘着的小辫,在烧火??吹搅宋?,旦旦激动,而且深情地喊:“姨!”

  二丫回过头,我一看真和想像的一样,她扑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一头受惊的小鹿,有一种不知所措的神情。

  我热情招乎旦旦和二丫,并从提包里往出拿新衣服和好吃的小食品。

  二丫双手抱着旦旦的一条大腿,惊恐的样子望着我。我上前抱起她,用手抹去她额头的黑灰:“喊我妈吧?你哥哥向我说了你的心愿,你说我像妈妈一样好,想喊我一声妈,这些,你哥哥都告诉我了?!?/p>

  二丫一根儿手指咬在嘴里,躲闪我热热的目光,她不敢直视我,扭头直看旦旦。

  情感憋坝1旦旦着急地说:“你不要喊妈吗?喊吧,喊妈!姨像妈一样对咱们好,快喊!”

  二丫小嘴蠕动半天也没喊出声来,而是挣脱我,兴高采烈向山坡疯跑。

  可以想到,今天二丫有多高兴??!她的举动已经告诉了我。

  两个孩子虽然都没喊出“妈妈”,但我心里已感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幸福。

  也难怪,俩孩子已好几年没喊“妈妈”这个充满爱,而又沉甸甸的字眼儿了。

  安顿一番,我塞给旦旦200块钱,一再嘱咐:“照顾好妹妹,有事儿就给我打电话!”

  情感憋坝2临走时,二丫红肿着双眼回来了。

  我问二丫:“刚才还欢天喜地的,转眼咋噘上小嘴了?”

  二丫头垂得低低,没有回答。

  旦旦眼里闪着泪花说:“妹妹看你要走了呗!”

  我恋恋不舍地蹲下与二丫说话。二丫慢慢挪到我身边,用小屁股磨蹭我的大腿,她一定不愿我这么快就离开。

  我把二丫揽在怀里,照着她的小脸蛋儿亲了一口:“我会经常来看你的……”

  旦旦执意要送我,我拒绝了,让他和妹妹目送就行。

  走到十字道口,我在等返城的客车,车还没有来。

  事物细节:望着白桦林,棵棵白桦树上好像长了许多黑眼睛,神情有思念的、渴望的、深情的、惊恐的、祝愿的……

  情感坝决口放水:返程的客车来了,我转身上车,就在自动门“咔嚓”关上那一刻,白桦林里传来了震撼人心的喊声:“妈——妈——”

  猛回头,我看见旦旦和二丫疯了一样从白桦林里跑出来,两个孩子张着大大的嘴巴,仿佛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在呼喊:“妈——妈——”

  这感天动地的喊声响彻白桦林,回荡在山谷,震荡在耳畔,刹那间,我的心一阵颤抖,眼泪扑漱漱地流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