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学习目标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B:本质不敢深说。从表面看,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要知道和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老师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老师想要教什么。
C:现在的学习目标朝向学科素养,基于课程标准,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材。原来的教学目标基于教师的理解和经验。
A:学习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去完成的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活动去完成教学目标。
B:“教得多”,往往没有真实性学习的发生,学生被动学习,所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目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老师的。
D:特别要注意“学习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教师是否已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如:培养……激发……使……等词语,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现在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是包括行为条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和行为程度。
基本格式为:通过……学会……到什么程度……
或借助……怎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行为主体是“学生”,是隐形的。当然,可能学科不同,描述方式还会有不同的。
上面只是写了两个基本格式,仅供参考!
E:向各位学习!
具体看: 《数学课程标准》10页第一学段知识与技能第一句话: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然后再看第二学段的第一句话,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这两句话的区别。
在看《数学课程标准》16页数的认识的第一句话,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这句话可以分解为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十以内数的意义,在现实情境中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就拿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这句话再分解成在现实情境中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
如果我们结合我们原来的教学经验写成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刚才老师们的汇报学习目标又应该写成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不急着回答,可以初步对比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不同。
F:“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标”的叙写形式是在“教学目标”形式上发展的产物,内容主体指向学生,形式上更明确学习的主体学生,这是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教学目标”叙写形式具有时代性,主体界定不清,是教的目标还是学的目标或者是教和学的目标。
这是我的一点浅层认识。
G:这种方式让我又学习了一遍。我理解的,以前的教学目标是从教材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在网络上查找,这三个方面中得出的教学目标。现在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分解课程标准,得出核心目标,再结合核心素养,和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基于标准的学情分析。也就是说,这两者来源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
原来是注重教材上的知识点,现在注重培养学生,课标中要求达到的某种能力。也就是说以前要求把这个知识点背过,会做道题卷子上。现在是,根据这个知识点,达到课标要求达到的某种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