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写作已经2年,尽管我被简书封过2次账号。我依然没有放弃对写作的热爱,特别是最近写的文章,基本都有人给我打赏,让我觉得是件幸福的事。
有人给你打赏,是你的文章产生价值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不管是三块还是五块。要知道,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你掏钱包,并不是容易的事。除非你写了对别人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
想想那些让你情不自禁想打赏的文章吧,是什么触动了你。当然,我们写作不是为了打赏。但是为了什么呢?
你为何要写作?你还记得在简书开始写作的初衷么?也许大部分人是为了写作,那写作又为了什么呢?
写作的初心
笑来老师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为他赋予意义,这是你不用坚持但依然可以持续做一件事的秘密。这是我看到最感动的写作初心。
不出局发起人覃杰在他的公众号里写到,007有62岁的大叔从不知道什么是公众号,到拿到原创且带动他人写作;有父母写着写着把孩子带动起来,全家一起写;有12岁小男孩自从在007开始写作,学习和体育成绩直线上升,最后带动妈妈一起写作。
写作让生活更美好
联想到我的爷爷,除了他的音容笑貌,说实话,我不知道他的一辈子都做过什么,发生了什么故事。所以,我也希望我可以用写作,记录下我的故事,我的家族故事。
除此之外,写作是让我一份时间出卖很多次最省力的办法,写作可以提升元认知能力,写作有可能让我建立睡后收入,写作可以让我结交更多志友,写作可以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也许我不一定能成为作家,但是想想几十年后,当我和我的儿孙展示这几十年的文字积累,这是不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当我把打理几十年的公众号交给孩子打理,这是不是一份最美好的财富传承呢?如果不写会怎么样?
我还是我,这些写作的好处不是和我无缘,而是我要丢失这么多东西,所以我一定要写作,而且要持续的写,不断的写,写到??菔茫乩咸旎?。
写作是最好的未来
人都有损失厌恶心理,想想写了七年,你可以成为作家;想想写了七年,你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你说,要不要写?不写你就失去了作家的身份啊,你就丢失了财富自由。这个损失有点大啊。所以,一定要问问自己为何而写!
这样写价值百万
说实话,看看加入007之前我写的文章,再看看现在的文字,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虽然和牛人大咖不能比,但是和曾经的我,已经不不一样,这已经足够了。
我的这点改变源于哪?
毫无疑问,第一点就是多写。就像我们学习的卖油翁故事一样,无他,唯手熟尔。写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曾经写800字我已经觉得了不起,现在1500字我刚觉才开始。
多看。你输出的多了,会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写什么,好像没有什么好写的。这个时候你需要想办法输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旅行、线下链接,社群、网络,都是输入。但这个输入你要是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输入题材库。当你想要写一个话题时,可以信手拈来。
你真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了么?斯蒂芬金,告诉我们写你熟悉的事情。你会说,我的生活很枯燥啊,有什么好写的。再枯燥的生活也是你熟悉的生活,对你来说熟悉,对其他人来说未必熟悉。在你看来理所当然的道理,对不在这个行当的人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的奇谈。
所以,你要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换一个局外人或外行的角度,找到自己生活中有意思的地方。斯蒂芬·金说,就算你是个管道工,你觉得管道工的故事大家未必感兴趣,但是,如果你写一个管道工阴差阳错,到了太空,是不是就更有趣了呢?
我倒是觉得,把自己所在行业的知识和经验,用平实的话,讲给其它行业的人听,是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责任。你再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送外卖的、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一个监狱的看守、一个考古队员,你的生活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你怎么就知道别人不会对你的行业感兴趣呢?跟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吧!
除此之外,斯蒂芬金还告诉我们。
第三个经验:情境比情节更重要。
这是斯蒂芬·金写小说的体会。小说家往往重视情节的设计,斯蒂芬·金说,你不必费心设计情节,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情境,如果你的情境设计气势恢弘,情境会自动地推着情节走。
作家一开始并不知道后面的情节是什么,写着写着就知道了。这就好像考古队员挖掘古代墓穴,里面到底有什么,你并不知道,一层层挖下去,自然就水落石出了。
即使我们不写小说,这个原理也一样适用。你把想要回答的问题弄明白了,思路也就清晰了,结论自然而然地会涌现出来。斯蒂芬·金讲到,好的情境设计都是要问一个问题,即“如果……,就会……”的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年长的教授爱上了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会怎么样?如果两个世代为仇的家族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会怎么样?如果人类向外星发出的信号,被一种比我们文明程度高得多的外星人收到了会怎么样?那么,当你要写论文,甚至写可行性报告的时候,是不是也要问这种“如果……,就会……”的问题???
第四个经验:简洁。
斯蒂芬·金讲到,无论是描写景物、人物内心活动,还是人物对话,都要简单清晰。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阅读,所以,一定要学会简洁。你可能好奇,为什么我每天的通识日课都会说,“请你写下自己的留言,最好是150字左右”。
这就是要让你练习写得简短。150个字,其实就是发个微博的篇幅。写长容易,写短难。只有懂得克制,敢于删减,才能写得短。
第五个经验是一定要改稿子
但不必反复修改。他的个人经验是改两遍就行。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文不加点、一气呵成,那大多是民间传说,就算是有,也不太可能是最好的作品。
写完初稿,最好能够搁置一段时间,冷却一下,等你再读的时候,就能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不要反复修改呢?因为这里也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改来改去,固然精益求精,但消耗的时间太多。
写作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你不可能总是写得完美无缺,有缺憾也没有关系啊,下一次改正就好了。
第六个经验是一定要把控节奏。
斯蒂芬·金是写小说的,他讲的是小说的故事进展节奏。同样,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快节奏时代,所以不管写什么,都不要节奏太慢。
开头如果你用了200个字还没有吸引读者的兴趣,这篇文章很可能就算失败了。背景最好有所取舍,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但大部分背景故事都是无趣的,你必须提炼出最有趣的部分。所以,节奏的控制往往意味着删减。斯蒂芬·金提出了一个修改公式:第二稿篇幅=第一稿90%。
第七个经验是关于上不上写作课的问题。
写作能力能够被教会吗?很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变成文章高手,有的人是练不出来的。同样,也没有一个天才作家是在写作课上学会写作技巧的。但是,如果你还算是一个称职的作家,不妨上上写作课,因为有一些写作的技巧是可以传授,至少是可以供你借鉴的,除此之外,写作课上的氛围、仪式感,以及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都能激励你坚持写作。
在斯蒂芬·金的眼里,作家这个群体像一个金字塔,是分层次的。最底下一层的是坏作家,再往上一层是称职的作家,然后再往上是好作家,最顶层的是伟大的作家。斯蒂芬·金有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他说,如果是个坏作家,再怎么写也不可能被改造为称职的作家,同样,如果你是个好作家,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伟大的作家。
《论语》里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斯蒂芬·金还讲到,如果你原本是一个勉强称职的作家,那么,经过辛勤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同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一定能晋级,成为一个好作家。
我觉得斯蒂芬·金的这个判断对得不能再对了。假如你想在一个领域成为顶尖的高手,那是要靠天赋和运气的,但几乎在所有的领域,如果你有兴趣,又肯吃苦,再加上一点悟性,最后做到专业级,甚至做到专业级里面比较优秀的水平,那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