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现如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那孩子的起跑线是什么呢?我认为不是各种培训班,不是各种的兴趣班更不是各种的强化班,我认为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班主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关都来自于父母,既然父母担任如此的重任,我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非常专业非常系统的培训才有资格上岗,并且父母要终身学习,不断地提高用自己的德行、格局和智慧,才可以保证一个生命的完整的成长。
? 我们的社会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也就是人机融合的时代,教育是这个时代最重要也是刻不容缓的时代产物。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单凭知识技能是不能生存的,将来一定是团队协作的时代,一定是互利共赢的时代,那要完成这个时代的使命就要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两大系统并驾齐驱,一个人字才可以稳如泰山的立足于这个时代。我们现在好像进入了一个误区,单腿走路的怪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完全忽略了生命教育,其实最理想的教育是先学习生命的学问,知识学问会非常顺畅的进行,这样才是最理想的教育顺序。
? ?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就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知识学问做框架,把生命教育安住在里面就是最完美的教育殿堂,这个生命就是富足的,外部的任何顺境和逆境都不会改变他的世界。
? ? 既然说,生命学问如此的重要,那我们如何能够做好这个学问呢,首先要先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
? ? 首先了解孩子先天气质,人的天生气质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不同气质类型的养育方法。
?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会具备以上四种气质,只是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性格中占比最大,因而显现为我们的主导气质。不过,这并不表示,拥有一种气质的人,必定拥有这个气质类型的所有优点和缺点,只是说拥有的倾向性比较高。毕竟,人的性格是有“天生气质”和“后天学习”两部分决定的。
? ? 什么要了解先天气质,如果我们打算养一株植物,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花?需要哪种肥料?需要多少阳光、多少水?植物的天性各有不同,有些细化阳光曝晒,有些却需要躲避烈阳;有些需要大量水分,有些浇水太多反而会枯萎。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养育孩子时,也要通过学习去发现:,他属于哪类孩子?他在哪些方面更有天分?又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在有天分的方面要多鼓励、给他机会,让他在这个不分充分发展。在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则及早引导孩子,规避问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养育的过程,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比较开心,他有更多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事情做得很好,获得更多成就感。而如果找错了方向(好比我们用错了养植物的方法),孩子也能长大,但可能不会长得那么好,因为他没办法把自己最精彩得部分展现出来。
? 当然,本身非常敏锐、擅长自省的父母,不是非学习“育儿”这门知识不可。他们通过细致地观察孩子,跟随孩子的需求,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父母。即使尝试过、出现错误,敏感和自省能力比较强的父母,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及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 不过问题在于,更多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或者:“我养老大的时候,用这个方法都没问题,到老二这儿怎么就不行了?那一定是他有问题。”他们不是先自我检讨,而是责怪孩子为什么这样懦弱、懒惰、暴躁?他们不知道,这和孩子的天生气质有关,并且当孩子表现出这样一些特质时,这表示他一定有另一面的优点存在,就像硬币有反面,也一定有正面一样。
?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甚至在孩子到来之前,先对孩子有一些了解、有一些育儿知识的储备,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比较容易接纳孩子,而不会总是焦虑和恐惧。 孩子越小,越容易观察,特别是在0-3岁这个阶段。孩子长大后,反而因为开始模仿父母或者喜欢的人,使得性格的表现有了更多后天的成分。其实,当我们有知识储备时,只要足够细心,孩子成长的每个环节都是能够反映出天生气质的:他怎么爬?怎么会走路?怎么学说话?怎么交朋友?
? ? 在育儿过程中孩子的一些偏差行为其实是家长没有能量和能力梳理,孩子没有任何问题,有时可能是你操之过急,也可能是你跟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盲目的期待,盲目的焦虑,所以孩子对你任何的语言和行为他都不接受,甚至屏蔽一切外在信息,之所以有自闭症的孩子其实没有任何生理的疾病,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不能走入他的世界,只是我们在教育的某个细节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世界没有小事,一个饼干被掰开,对于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这个嘲笑的表情就断送了孩子的表演天赋,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造成一生的寻找,一个中学生女学霸深深地爱上了男学渣,从此女孩就开始和男孩逃学,上网,这个时候我们会用道德去评判孩子,殊不知孩子的这个行为的真实意义,就是3岁到4岁的时候父亲的缺位造成的,她一直在苦苦的寻找缺失的爱,这个男孩就是极像父亲的人可以给她所需要的爱,所以女孩义无反顾地追随他,如果需要的年龄陪他一个拥抱或是一句爸爸不论身处何方永远爱你,就这么简单就给足她所需的心理营养,就不会有长大后的悲剧故事,故事里的男孩也同样是无辜的受害者。
? 所以一颗生命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还需要充足的阳光、水份和营养,还要有一个辛勤的园丁去用爱经营它,那我们家庭就是孩子的土壤,我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孩子的养分,所有参加孩子生命故事的人就是园丁,我们只有辛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怀着一颗真爱的心去守护它去陪伴他成长,只有这样一颗生命才可以活出他本身应该有的美好。
? 让我们父母一起行动起来,走出小我活出自己的精彩,在当今社会物质富足的时代让我们的心灵也同样富足起来,让我们父母呈现给孩子最美好的生命状态,孩子就是向我们走来一起加入我们的生命故事,一起成长,一起幸福,当孩子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喜悦的,是感动的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