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5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主播:安妮
大河之北3?曹操墓是真的吗?来自地缘看世界00:0020:14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文末和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对话框回复:地图
大河之北——冀州.并州.幽州(3)
北京应该是河北平原最得意的城市,不仅2000多年来始终是幽州地区的中心,更有机会升级为整个中央之国的政治中心。不过3000年前,周人开始在幽州地界上封建燕国时,燕国的都城是在北京南郊靠近河北的房山区琉璃河镇一带。
当时的北京市区,则由早在殷商之时就已存在的蓟国所控制。春秋中期,燕国在吞并蓟国之后,旋即将都城迁至了这个更接近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相接处的位置。
大部分城市的诞生都与一条河流有关,北京也不例外。能够被称之为北京母亲河的河流是“永定河”。这条发源于山西高原北部的河流,是整个河北平原北部最大的河流(上游主源为桑干河)。
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体量较大,使之在历史上有“小黄河”之称。不仅河水浑浊,亦同样经常改道。在三国之前,永定河的河道多在现在的北京市区变换位置,三国之后则开始转向南郊的卢沟桥一带。一直到17世纪末的康熙年间,其水道才通过水利工程固定了下来,并取名“永定河”。而此之前,这条变换无常的河流,则被称之为“无定河”。
当年在战国群雄中,实力排行较后的燕国,应该没有想到自己的都城,后来会成为几个朝代的都城。同样,作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和强秦硬碰硬的赵国,也不会想到自己所选定的都城邯郸,日后会和燕都的政治地位相差如此之远。
比较之下,唯一值得邯郸骄傲的是,北京的地名在历史上经常变化,曾用过:蓟、燕都、大都、北平,甚至“南京”(辽代)等二十多个名称,而2000多年之后,邯郸依旧是邯郸。
? 邯郸赵王城遗址公园??
∨
如果说北京的崛起,与燕山两侧的复杂地缘结构有关,那么邯郸的衰弱以及石家庄的崛起,则与太行山脉西侧的山西高原有莫大的关系了。山西高原内部最精华的部分,是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一系列盆地。其中从地理地缘位置上看,最核心的是居中的“太原盆地”。
赵国的起家之地“晋阳”、现在的山西省会“太原”,便位于这个盆地的西北部。从太原向东有一条接近直线的古道——井陉,连通滹沱河南岸的古真定城。沿这条古道修建的“正太铁路”,后来帮助“石家庄”这个小村庄升级成为了河北政治的中心。
? 太行八径之“井径”??
∨
赵国是在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晋阳迁至邯郸的,其王城的具体位置,位于今邯郸市的西南角(目前有赵王城遗址)。此时的滹沱河两岸,正由“鲜虞中山国”所据。这意味着如果中山之地一开始就为赵国所有,当时名为“东垣”的真定/石家庄,也许在一开始就可能成为赵国的新都城。
反观邯郸的位置,则有一些不理想。山西高原内部面积最大的高地,是位于高原东南部的,地理地缘结构复杂“上党高地”。邯郸如果想与山西高原那些核心盆地交流,困难要大上许多。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上党高地”之于邯郸来说,更多充当的是一个缓冲之地的角色,特别是压力来自于西边的秦国之时(先秦最为惨烈的秦赵“长平之战”即发生于这片高地之上)。只不过当对抗成为过去,交流成为主线之时,这片高地的存在,就成为邯郸提升地缘价值的拦路虎了。
? 长平之战第一阶段示意图??
∨
? 长平之战第二阶段示意图??
∨
? 长平之战第三阶段示意图??
∨
关于到底有哪些古道,能够帮助连通太行山两侧的交通,后面会结合具体的三国战例释读。从宏观地理位置上看,我们知道了邯郸最起码在充当山西、河北两地交通枢纽的问题上,较赵云的故乡来说是处于劣势的。
较之后者,邯郸所具备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离兵家必争的“中原”之地更近,或者说更靠近华北平原的中心。然而要是从这一战略价值来说,邯郸的位置又稍微偏北了点,最起码它南边的“邺城”要更有优势。
在三国的故事中,作为曹魏的大本营,邺城的地位可以说相当的高。2009年,曹操墓(高陵)的发现,更是将古邺城推到了世人面前。那么邺城的地缘位置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这一切都要从一条河流——漳河说起。
漳河古称“漳水”,其上游分为两支:北部的“清漳水”及南部的“浊漳水”。这两条支流的源头,都不在太行山脉的东坡,而是位于“上党高地”的腹地。范围更大的集水区,使得流入河北平原的漳水,在体量上会更具优势。
事实上,将分布于河北平原的河流做一个比较,你会发现:北部的永定河、中部的滹沱河、南部的漳河,地缘位置最为重要,历史上都属于所谓“兵家必争之地”。
这三条河流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都是因为它们不仅仅属于河北,也不仅仅属于太行山。其延伸入山西高原腹地的上游水系,不仅能够提升下游的体量,更加强了山西、河北两地的地缘联系。
流经邯郸的滏阳河,属于漳河左岸的一条支流。赵国之所以没有选择在漳水北岸建都,是因为这条黄河的重要支流,当时是赵国防御南部压力的天然防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将自己的王城放在边境线上,显然都不是一个好的想法。即便如此,赵都邯郸与漳水之间的直线距离也仅有70里。为了巩固自己的南境,也为了保证都城的安全,赵国人同样在河流的北岸修筑了一道长城,就像燕国在南易水北岸所做的那样。
既然漳水成为了赵国在南部的天然边界,那么漳水之南在战国时期又属于哪个国家呢?答案是魏国。魏国在山西高原的根基之地,是位于高原西南部的“运城盆地”,国都为盆地东北部的“安邑”(今山西夏县)。
其在华北平原的经管重心则在黄河以南,并以“大梁”(开封)为东迁后的都城。然而对于魏国来说,在河北平原拿一块地同样是一种客观需要。否则它将难以把自己在山西高原的领土,与所控制的黄河以南地区连成一片。在中国历史上,这块承接魏国东、西领土地缘政治板块,有一个专属名词——河内。
南北向的太行山脉在进入河南、山西两省交界之地后,开始向西南方向有了个明显的转折。这段位于山西高原东南部的太行山脉,与黄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就是古人所称的“河内”地区。
如果再往前探究的话,漳水与黄河之间的这片河内之地,还曾经是商王朝的根基之地。商纣王兵败身死的都城“朝歌”,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地“安阳殷墟”都位于此。
靠近天下中心的位置,使得“河内”之地在地缘政治板块划分之时,往往不会被归入“河北”的概念,而是被归入“中原”板块。尤其是当一个王朝,将都城选定在黄河南岸的:洛阳——开封一线时,它需要将黄河以北的这块土地定位为自己的近畿之地,以护卫政治中心的安全。
正因为如此,你会看到今天代表“中原”概念的河南省,与河北省之间的分界线,并非是黄河(也不是某一条黄河故道),而是靠近漳河一线。
之所以说靠近,是因为现在河南、河北两省在河北平原的分割线,绝大部分并不是漳河本身,而是顺着漳河与安阳河的分水岭走的?!鞍惭艉印惫嗣家迨橇餍泻幽鲜“惭羰械囊惶鹾恿?,在三国及其之前的时代名称为“洹水”。在秦统一天下之后,位于漳水南岸的邺城被归入了以邯郸为中心的“邯郸郡”,而洹水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内地区,则设置成为了“河内郡”。
河流与水系之间的分水岭,都是最典型的“天然边界”。相较而言,以流域为设置行政区的地理基础会更加合理一些。最起码整个地区的内部,可以通过水路结合得更加紧密。
只是在对抗时期,大型河流因其本身所具备的天然防御功能及明确性,会使之更容易成为一条势力分割线,尤其是分水岭普遍缺乏识别度的大平原地区。就像秦、汉两代在切割燕赵之地时,也都把南易水流域,整体划给了北方行政区。以此来说,无论是秦统一六国之后还是当下,将漳水归入河北之地的做法,都有其合理性。
由于缺乏足够明显的分水岭,以及河道变迁的原因,大平原地区的行政区域分割历来是存在变数的。比如同处中欧的德国和波兰两国,在中欧平原的分割线,历史上就曾多次东西向大幅移动过。对比之下,河北、河南两省的分割线是放在漳河主河道,还是往南偏上个几公里,对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影响都算是很小的。然而具体到三国时代,漳水流域行政归属的变迁,却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这一变迁,直接影响到了三国格局的形成。
进入汉代之后,秦王朝所设置的邯郸郡变身成为了郡国性质的“赵国”。如果漳水和邺城一如前朝所设定的那样,与邯郸处于同一行政区,那么选定邺城作为根基之地的曹操,所建立的政权就不会被称之为“魏国”而是“赵国”了。
之所以三国中的最强者以“魏”而不是“赵”为名,是因为进入汉代之后,邯郸与安阳之间的漳水流域,被单独分立出来,建制了以邺城为中心的“魏郡”。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公元213年,汉献帝在将邺城封建给曹操之时,所册封的爵位为“魏公”(3年后晋封为魏王)。此后继承这一爵位的曹丕在代汉之时(公元220年),所建立的新王朝也因此被称之为“魏”。
“魏郡”之所以会出现在汉朝的行政版图之上,与汉王朝行政区划的的碎片化有关。以郡一级的行政区来说,秦王朝素有“36郡”之说;而无论东汉还是西汉,郡、国相加的数量都超过了100个。
尽管秦王朝后来到底设置了多少个郡,在数量上不太确定;汉王朝设置郡、国的核心区也比秦王朝略大,但依然可以看得出,“郡国并行制”的实施,让汉朝的行政区划变得更加的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当王朝进入第二个“地缘量变期”后,汉武帝一定要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设置“十三刺史部”这样一个监察区辅助管理。
就具体的行政区域来说,?“郡国并行”体制下的汉帝国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犬牙交错??ぁ⒐嘣拥木置?,使得这些行政区在客观上互相牵制;二是中央直属地(司隶)的外围,均统一设置由帝国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直接管理的“郡”,以将之与那些在法理上,有争夺帝位可能性的封国隔离开。
在“河内”被划入央直辖的“司隶”范围,邯郸及其周边地区又被封建为“赵国”的情况下,将邯郸以南的漳水流域分离出来,以之为核心建制“魏郡”,便是基于上述战略设计。至于说为什么以“魏”为名,原因很简单,因为被定位为魏郡郡治的“邺城”在战国时代属于魏国。
邺城被定位为“魏郡”的政治中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基于其位置的重要性,当年的魏国甚至将之定位为陪都。在三家归晋之后,为避讳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邺城被更名为“临漳”。
这个名称一直使用至今,成为了河北省最南端的“临漳县”。不过现在的临漳县城,并非是当年邺城的所在位置,其遗址位于县域的西南端“邺镇”,共分为:邺北城、邺南城两部分。其中曹魏所据的是北半部“邺北城”部分(邺南城为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政权所建之国都)。
? 邺城与曹操墓位置示意图??
∨
一座城市的选址在一定区域内移动,在历史上是一个常态。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邺城位置,似乎与刚才的解读有所冲突。因为无论“邺北城”、“邺南城”,还是现在的临漳县城,都是位于漳河以北。而刚才说到,赵、魏两国是以漳水为界,邺郡又是魏国的北方重镇,这意味着古邺城又应该位于漳水之南才对。
2009年,曹操墓在漳水之南的安阳市西高穴村被发现,看起来更证实了古邺城应该在漳水之南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当然,处在这样一个两省交界的敏感位置上,由此引发的猜疑和口水在所难免。最起码一直认定自己完整拥有邺城遗址及那段灿烂历史的部分河北人,应该很难接受曹操最后葬在的一步之遥的河南。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漳水改道了。以上党高地为集水区的漳水,固然因此而增加了自己在河北平原的存在感,但上游来水的增多,同时也增加了水患的风险。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能够通过水利工程加以人工干预,这些上游来水将成为开发漳河两岸的加分项。
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就曾经在此兴建了名为“引漳十二渠”的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发漳水以南的农地。这项工程的主导者“西门豹”,甚至因为这一功绩而进入了当代中国的小学课本(《西门豹治邺》)。
曹操在经营邺城之时,同样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兖州部分会有详细解读)。问题在于,漳河两岸并不总是处在和平状态。一旦进入战乱时期,那些缺乏维护的水利工程,将很难抵御自然力的冲击。
隋朝末年,受战乱影响,原本从邺城北部而过的漳水,就因此而改道从城南穿城而过。这一变故不仅造成了邺城的衰弱,更将古邺城由漳水之南,“移动”到了漳水之北。而原本位于邺城西南郊的曹操高陵,则继续留在了漳河以南,并在后来的行政变迁中成为了河南安阳的一部分。
如果你去观察河北、河南两省,在太行山东麓低地区的分割线,就会发现这一切是多么的有戏剧性了。穿出太行山脉的这部分漳河之水,绝大部分都流淌于河北境内,只有在曹操墓所在的西高穴村以北,有一段约12公里的河道为两省所共有。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对曹操墓的位置感兴趣,却一直到今天才通过考古发现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即使你能够推测到,曹操墓可能因为漳水改道被留在了漳水的南岸,也很难想到,它就如此凑巧被划入了河南的境内。
从分割“十三刺史部”的层面来说,邺城、邯郸、真定,及它们所代表的:魏、赵、中山三项战国地缘政治遗产,都属于冀州范畴。然后作了这一系列解读之后,你一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整条地理线,都是沿着太行山麓而下的。而无论是冀州还是现在的河北省,在这三个城市所组成的轴线以东,一直到海岸线都还有着广阔的辖区。
这部分土地又是什么情况呢?不要着急,基于这一地区的特殊性,将会放以兖州部分一起解读。接下来,我们将把视线先转移到太行山以西,去看看同处大河之北的“并州”,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又诞生了哪些名扬三国的英雄人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