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战争离我们很远,直到看了《血战钢锯岭》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血战钢锯岭》以对抗法西斯将战场设在日本冲绳为背景,写了一个致死不愿意拿枪的战中军医,徒手救回了75条生命。影片让很多人感动,甚至有人为此哭泣。影片也在中国网络引起一片喧嚣,有人大骂为什么中国就拍不出这样震撼人心的片子。我想中国的抗战片是以让国人记住历史为主的,偶尔可以来一下娱乐。而好莱坞要的是人性的展示。在戴斯蒙德的坚持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对上帝的信仰,更多的是对和平的呼唤。我记得有几个细节,其中一个,当他将战士们受伤的身体用绳子绑住放下悬崖的时候,战友说:“上面有个疯子,不断的往下面送人,还有日本人?!笔堑?,戴斯蒙德要的只是对生命的重视,生命是没有国籍之分的。
看看那场战争,如果参加过战事,我想没有人能原谅敌人,更别说和平相处。
相比较而言,我想的却是,为什么美国与日本发生过如此大的战事,他们现在却在政治上亲如兄弟呢?日本政府还一味的去讨好美国,希望美国的支持。我不懂政治。不过,我能理解得是,他们应该都想借机上位。
人不可无信仰。信仰让我们重拾信心。历史不可忘记,但我们同样呼唤和谐相处。或许,这就是我对电影《血战钢锯岭》的最深的感悟吧!
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显得有些别扭了。
豆瓣评分8.5,宣传很到位。可是,我却在其中看到了很多矛盾。
比利是B班队员里面唯一一个直面敌人的战士。别人都把他当成了英雄。我觉得他说的对,当面对生命的时候,没有感动没有想的太多,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当球队问比利直面敌人的时候有什么想法,比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球场上球员对待赛事的精神去回答。影片没有再给球员听到比利回答后的表情展示 ,但显然,比利的回答已经让我们都信服了。当他们几个被安排在球队中场表演的时候,他感到了别扭。其实,其他队员也别扭。最后的对话里面说,”还是回去吧,回到自己的战场,那里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p>
对战争的不理解,是现实对他们的最大讽刺。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细节。当比利与刚认识的拉拉队女生菲珊相聚在黄色卸货区的时候,比利说,”我差点带你逃跑了!“我想本来比利应该确实是要跟菲珊说他要留下的吧,菲珊的意外、菲珊的回答让比利马上将话咽了回去。他脱口而出,回战场。他自己也感到意外,怎么回说这句话,或许,这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是,可怜了菲珊,作为一个普通人,她依然将比利当做英雄去对待,其实,她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比利。
到最后,比利的回归,应该也是他灵魂深处的信念在呼唤吧!
两场不同的战争,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盛宴,留下的却是难以磨灭的思索。
愿世界再也不要有战争了!
愿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