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 ?星期二
伏尔泰曾言: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这也便是叔本华在最末尾所要说的——人生的各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年轻的时候,拥有无尽虚假幻想的未来,年老的时候,只剩短暂真实的过去。
或者,用我的话说:年轻就是年轻,老了就是老了。
我初中的时候,坐公车回家,看着那些大一些的男人们,面色暗沉着,稳稳地抓着扶手,或坐在椅子上,互相也不说话,或者总说一些类似“你吃了吗?”这样无聊的话。那时候,我刚和小伙伴打闹完,脑海里还回荡着永远说不完的话,各种离奇怪诞的故事,互相的吹牛,打骂,班上的女生,看过的小说,一刻也停不下来。我那时便想,这些大人都太无趣了,我长大了一定不会变成他们那样的。然而现在,我还未及他们那么大,已经有他们那么无聊了。
所以,觉得叔本华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人生的各个阶段,就是不一样的。
刚生下来,我们是一个活性的不带任何数据的处理器,周围的每一个信息都是如此的新奇,他们不断地冲击我们的内心,图像,气味,语言,触感,这些构成了我们最初,也是以后一辈子,在最深处对世界的看法。直观,印象,而浅显,像诗一样。这时候,认识占据了我们大脑的主要部分,我们把一切当客体,片面而充满幻想地学习。而认识,通常是不带痛苦的,所以,大部分人的童年总是格外幸福。而后,我们慢慢长大,意欲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成分。我们的占有欲,比较心理,性欲等等。我们越发从主观上深入事物内部。而这往往是痛苦的。随着早年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世界的各种误判深扎在脑海里,而现实却真实而无情地一次次否定了它们,我们更越发痛苦起来,尤其在青春期末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愤世的忧郁。而后我们更加成熟,见过更多的事物,终于也就习惯了世界真实的样子。这时候,代替忧郁的,应该是无尽的忙碌与欲望。我们的意欲完全掌控了我们,我们开始拼搏,极努力的拼搏。开始事业上的奋斗。每天充斥着各种重复的,无趣的而必须的事物,想要更多更多更多。直到再过了某个年纪,突然就累了,就老了,就看开了。不,不能说看开了,是无力了。那时我们已经了解了我们这辈子会了解到的绝大部分内容,我们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抽象这些内容,终结规律,从而有了一种年纪带来的特有的睿智。意欲渐渐消退,一种更深的认识慢慢再次占据了头脑,于是我们的痛苦也少了,变得平静也平淡起来。
但日子并没有变得更慢,相反,它变得更快了。
我们刚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新的,所以每一个事物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会在脑海形成很深的印象,想像一下每个不同的第一次给你带来的体验,就是这种感觉。那时候,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所以日子会变得十分漫长。每一天,都是扎扎实实,一分一秒的过。而后,我们认识的越来越多。你看地上都是土,空气里都是灰,街上都是人,并没有什么特别。这些一切的一切,并不会给你任何独特的感受,相反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作为背景,被你忽略掉了。所以,一天里面包含的新的刺激越来越少,所以你过段时间回忆起来,大部分就都忘掉了,所以会发现日子变快了许多,并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很小的时候,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小学的时候,一节课一节课地过,中学的时候一天一天地过,大学的时候一周一周地过,据说以后,会一年一年地过……你不会觉得,他都五年级了诶,我才三年级,大我好多。你会觉得,他48岁,我也40了,嗯,我们是同龄人。而当你彻彻底底的老了,你或许会发现,占据你回忆最多的就是童年的时候的美好,又或者青年时候,强说忧愁的痛苦,而再往后的,可能隔几年出个重大事件,会让你记得。所以我说啊,人这一生,就像一个π,你花了十年,活了一个3,又花了5年,学了个0.1,再花十年,拼个0.04。剩下的日子,就是可以忽略的尾数了……
所以有时候,你觉得日子还长着呢?其实最长的日子,你已经过完了……又或者换句话说,你十岁时,活一年,相当于活了你目前生命的十分之一,而你50岁时,就变成50分之一了。时间它总缩水,要活得久一点,就多尝试新鲜的东西,摆脱惯性的自己吧,让每一天,都是童年。
其实人生,说到底,不过这么回事,小孩,青年,中年,老人,死了。
小的时候,你根本无法想象,我将来怎么可能会当上爸爸妈妈,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呀,然后一眨眼,你就有仔了。
壮年的时候,你也无法想象,自己会老,会满头白发,但有一天,你确乎就老了。
我现在看小孩子,经常觉得他们很闹,但也很灵性。
就像当初我是小孩的时候,觉得我这个年纪及以后的人都很白痴很无聊一样。
人在不同的年纪,就是会有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认识它,并接受它,或者会觉得好一点吧~
年轻就是年轻,老了就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