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你可能对如下一些场景不陌生:
- 你向某个“专业”人士询问了一个专业词汇,他用更复杂更专业的一个甚至多个术语来解释你提出的那个一知半解的词语,直到把你说晕(实际上他一开口你就晕了);
- 有人通过微信向你求助,“做个有意思的创新培训”,“怎么理解运营优化”,“帮忙和某某说一下让他积极主动”,“如何分析疫情对业务的影响”,等等,如此大且不着边际的问题,上下文完全没有,你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口问,更不知道如何“施救”;
- 项目负责人在对团队成员提反馈的时候,是这样一堆:“不够积极主动”,“加强团队意识”,“进步不快”等,对方收到的时候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转变成行动上的改变;
- 你负责带领一个刚加入的新人,你发现无论如何辅导,他都表现不好,怎么讲都学不会;
- …………
人经?;嵯萑胍恢秩现罾?,当你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也就考虑不到别人可能并不知道也并不理解,所以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假设对方已经拥有和自己一样的背景知识,也就不会主动把自己拥有的这些信息分享出来,最终导致误解。
这种认知偏差又叫“知识诅咒”,这里的知识可能是专业,上下文,事实,经验和能力等。
01 你懂的,别人不一定懂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专业背景、专业知识、专业理解很多时候就是这座山,这座山给不同的人在沟通和合作中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要跨越这座山,大部分人的做法是倾尽所学,搬出所有专业相关的知识去向别人解释,结果是,对方向你展示了一条线,你用线织成了一张网,最终把对方网进去。
因为,你懂的,别人不一定懂,越解释越复杂。
通常来讲,专业水平有三个级别,一级专业水平只能和同一专业的人沟通,二级专业水平能跨行业沟通,三级专业水平能和小孩子沟通。
所以说,把简单的事情讲复杂很容易,把复杂的事情讲简单很难。
也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专业”到你听不懂,那大概率是假的,因为最专业的人,都简单而平实,朴素到一语击穿。
电影《利益风暴》里面有个桥段,一个小金融分析师要给大老板讲清楚他的金融风险分析模型给业务带来的影响,讲之前大老板提出了一个要求:“请让我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用大白话解释,就当我是个小孩子,或者金毛犬”。
想一想,你专业的一?;?,落到“孩子”头上可能是一座山。
救救那些“孩子”!
02 你知道的,别人不一定知道
经常听到这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时间不同,事情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导致事情发生变化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场合,过程,人,甚至是事情本身,这些都是上下文。
很多时候,人在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除了事情本身,还需要了解很多上下文,甚至上下文比事情本身更重要,因为不同的上下文会对应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判断,不同的解决方法。
但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陷入知识的“诅咒”里,你会认为,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或者你认为,别人知不知道不重要。
因此,当你去发送一个“求救”信号或者下发一个“指令”的时候,你不会分享相关的背景和上下文,这就如同将对方置于一个摸不到边际的荒漠里,他没有地图,没有方向,即使他很想回应,但也很难接住你的信号或者指令。
现实中,当你听到对方问你“你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诉求)?”,“是怎么回事?”,“信息量有点少,多说一些”的时候,对方大概率是想了解更多的上下文。
事实上,当你扔出一个简单的信号或者指令的时候,背后你是想达成某个目的或者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信息对对方来说很重要,所以说,能说明白的事情尽量不要让别人猜,能分享的信息尽量拿出来分享。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和答案,全在背景、上下文、此时还是彼时。
如果你期待对方给出满意的回应,那就站在对方的立场,发问前不妨假设对方什么都不知道。
03 你理解的,别人不一定理解
这是很多争执产生的原因。
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人一旦争执起来,大部分的时候双方都是在强调自己的要求、想法、判断、指责、情绪甚至对对方的攻击,而很少针对事实本身进行争论。
通常来讲,事实往往是客观的,而基于事实产生的判断却会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比如,你对别人提要求或者建议的时候,“积极主动一点”,“加强集体意识”,“多思考”,“提升学习能力”,是不是能包罗万象?提给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有接纳的理由和改进的空间。
关键是对方能理解多少?不同的人理解是否会不一样?
如果你给出的要求或建议不具体,对方在行动上会很难找到改进点,因为,你理解的,未必是他能理解的。
拉通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基于事实,步骤通常是这样的:你看(听)到了什么(事实),你是怎么想(理解)的,对方什么想法,是否和你一致,然后一起探讨可能的行动或者给出建议。
基于事实是在让人走出不合理的假设,在还原客观的情景之前不要急于下判断,也不要给对方贴标签。
因为如果不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你通?;崛衔约旱墓鄣愫苊魅罚约旱睦斫庖埠芎侠?,但出问题的很可能会是你自己。
更糟糕的场景是你引入第三方去传递你的想法和判断,甚至让第三方代替你去提要求,但不给对方相关的事实支撑,过程中第三方再添加自己的解读和判断,到了当事人那里,沟通会出现误解和断层,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破除沟通“诅咒”最好的方法,永远是直接和简单,除此之外,无它。
04 你领会的,别人不一定领会
领会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这个“知识”和个人经验相关,也可能和能力相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基于经验练就的能力,有意思的是,当你拥有这些能力久了,它们很可能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因为它们的存在,很多时候看上去你可能会直达结果,而省略发挥“招式”的过程,也或者过程还在,因为行为惯性,所以“招式”隐身了。
但是这些招式,在很多时候会非常重要,尤其是当你带领他人、教会他人做事的时候。
因为学习的过程要看清楚方法和套路,要从模仿开始,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反复练习。
而你和练习者最大的差别是,你的“剑在心里”,而对方的“剑在手里”,对方看不到你心里的招式,而你也早已忘记了剑在手里是怎样的感觉。
育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授方法和工具,让对方能照做;第二个阶段教会对方复盘和反思,让对方独立做,持续做;第三个阶段是教会对方忘记外来助力,和工具方法合二为一,形成自己的心法和套路。
每一个阶段都很难,所以,很多人是很好的实践者,但不一定会是很好的老师。
因为,你领会的,别人未必领会,这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你领会不到别人不能领会。
总结一下,“知识诅咒”是由认知的偏差带来的,当我们拥有一种专业知识或一项能力,获得一些信息,或做出某种判断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对方和我们一样,而省略了那个沟通和确认的过程,认为假设等同于现实。
这些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沟通,要破除“知识诅咒”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我们要学习换位思考,寻找沟通方法,由以自己为中心的沟通切换成以对方为中心的沟通。
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