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先行,个人印记太强的电影,居然是个处女作?那还蛮好的。以下只是感想罢了。
?
???从头下到尾的大雨,黑暗阴沉的影像风格像极了白日焰火,恍忽间我记忆偏差了起来感觉白日焰火也是段奕宏演的。
看完了我明白这个故事不是讲一个凶杀案的,它甚至连一个主线都不能算,因为白日焰火还算交待了案件的前因后果,而在这里只是一个引子,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以为谁是凶手才是这个电影的主线。原来,这个电影是讲了一个巨大的人生悲剧。
因为一个连环杀人案件,极力想要进入体制而过分热心的工厂保卫科科长余国伟,不幸连累的徒弟死去,又连累了一个对之有好感又谈不上爱的歌厅小姐,可这们一小姐又深深爱着他,把他当成跳出火海的救命稻草,当这一支稻草的真相被发现后(原来只是主角引蛇出洞的工具)。燕子不堪重负而自杀了(看到各类评述中说到的删节的燕子与主角相遇也是一个局才更能理解燕子崩溃的原因.),因此主角在案件中莫名其妙的背负了两条人命。在这当中,他又失去了工厂员工的身份,成为一个下岗者。因此他更加的愧疚以至于失控,做出了万不该做的疯狂举动。在没有证据的情况 下,将一位疑似凶手抓来处以私刑,极残忍的杀害(或许没死)。(这不是真凶应该很多人能猜的出来)此处出现的血腥场面让我十分惊讶,我认为这个尺度不是一般的大。真正的出现了血肉模糊的场面。我觉得这也可以认为是审查的一个小小突破口?因此而入狱十年的主角出狱后,却发现,原来自己私刑处决的凶手竟然不是真凶只是一个无辜的生命。(不知身份的真凶被大车压了两次的场面也很血惺震撼)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人生吗?比这更悲催的人生,怕是连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 松子 都也赶不上吧?
然而如此悲痛的人生,却没有过多渲染,需要观众细想才发现的了悲惨的程度。在电影的叙述过程中甚至吝啬所有细节的描述,所有的画面透露的信息都不说明要观众自己猜。比如工厂大门紧锁,被关在外面的人被宣布永远失去进去的资格,变成了下岗员工,比如燕子发现形迹可疑的主角自己发现了是工具,甚至连她的悲痛都只是表情,绝没有像电视剧一样吼一句,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是那么爱你,你却把我当工具!舞厅的风尘女子的戏言被当真后对他当面的嘲笑,还有余国伟心中的包袱痛苦,全部只通过表情画面来叙述。其实这也没什么难懂的,对电影的时代背景稍有了解的人都看的出来下岗,有点常识的人都懂的人物情绪的由来。然而,这个没什么难懂其实真的很难懂,看惯了浅层表达电视剧和说的清清楚楚的情节的观众来说,哪怕稍转这么一下子脑子对他们来说也是困难的,于是影响了观影情绪。而且对所有需要外化的情绪和波折都这么冷静克制的表达,连煽情的音乐都一个没配,也确实是影响了观众感同身受的程度。毕竟大多数人习惯于接受受到感情的冲击,这也直接反应了观众的投入程度。所以我也不能把这个电影放在四星的层面上。
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有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到最后,他做的一切都是多余的,甚至连他生命中最荣光的时刻也不过是别人毫不在意的云淡风轻。(劳模肯定是得了的,不是虚假记忆,只不过这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所以工厂老员工才不记得罢了,不懂为什么这个情节那么多人说是假的)。到最后,尘归尘,土归土。连工厂都被爆破了,大半生的记忆彻底了无了踪迹(大烟筒爆破的场面和时代背景又像极了《钢的琴》)。最后下了一整部电影的大雨变成了雪,将一切掩埋。
电影中工厂追凶的那一段真是一气呵成,水云榭地,非常惊艳。完全超越电影的整体水准,多少美国大片中的追车场面也比不上这个刺激。在工厂复杂的地势中不断变换场景和高低纵深,实在是太棒了。(且拍摄难度极大)这一段又像极了《烈日灼心》里最后那段高层追凶段落,花了很长的篇幅,非常惊艳,却又游离于主线之外。这个电影真的四处让人想起别的电影的影子。
在观看过程当中我一直思考本片的拍摄成本问题,看起来应该很不小吧。从头至尾的大雨不可能真是下雨吧,那么多场景的人工大雨且电影中的场景极阔,需要人工雨的面积很大,又要一遍又一遍的拍,不仅对演员的体力是挑战,拍摄难度增加,更是增添了多少的成本啊。人数极多的群众演员,和最后的实景爆破场面,这都是大手笔大投资啊。
最后,被无辜杀害的那个死者的演员那是从哪儿找的啊,简直一副我是杀人犯的模样,完全是本色出演啊。另外,在余国伟在小饭厅第一次对他摊牌时,他的反应很奇怪。明明对方说的是他完全不知道的事情,他却仅仅说了一句41号的鞋谁都能穿而未做任何反驳和自辨,这不符合逻辑啊。
这个电影是讲人生的,我个人认为稍带的时代背景和集体事件的探讨都还是其次,这几乎是主角一个人的独角戏。完全要靠演员撑起来,段奕宏一个人撑起来了,获得大奖实至名归。这是一个低调的好演员,我很高兴。今年他的戏上了四五部,近来还蛮高产的。看
到有人分析出来说主人公是个性无能,或者是个深柜这也是挺佩服的。性无能这一点还蛮有点道理。
电影中的1997年灰蒙蒙的,小街道看起来肮脏又落破。没有一丝丝的亮色,到了2008年,明显的新了十年。1997年我11岁,正是将事情记得清楚的年纪,是我记忆中的黄金岁月。我喜欢那个时代,我喜欢那时代的一切。所以我记忆中的1997年不是这样的,那是崭新的,美好的,即将要迈向新世纪的。而不是落破的,衰败的,没有希望的。这正是我的个体记忆和另一群人记忆的鸿沟。我没有生长在很多电影里描写的大厂区中,甚至任何其中的亲朋好友都一个没有。所以我没有厂区集体生活氛围的记忆,没有筒子楼的直观印象,更没有下岗大潮带来的剧痛感,反而那个时候我家生活的还算蛮好。所以电影里的氛围,下岗的悲痛,人心的迷茫,随之而来的凶杀案件……这种种我都无从体会,无法感同深受。就算知道了下岗两字对应的是千千万万人的生死浮沉,终究是隔了一层,而没法彻骨冰凉。这些影响了我的观感。如果对电影中描述的气氛格外熟悉的人,我相信会凭添另一份深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