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养成了一个“以貌取人”的习惯,一摞书中总习惯先捡几本书名妙意境美的。
心里一直深深的把自己划分到“实干派”“内涵党”这一阵营,但是,偶尔确实受不了好书名的诱惑。
比如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
当然,这本书是貌与神的完美结合。
有时候一本书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是超出想象的。例如我知道有个朋友因为喜欢看《解忧杂货铺》,便集来东野奎吾的全部作品。有人被《偷影子的人》的温情所治愈,于是开始踏上了追逐马克·李维的暖心之旅。
而我因为读了这本特立独行的书,也开始思考他这特立独行的表象之下想要凸显出怎样的实质。
无数个“他妈的”背后,他想说明什么?
我曾以为这是一本粗俗不堪的作品。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自己拿错书了,看看封面确定没错。
如此美的书名怎会有这么多“他妈的,他妈的,他妈的……”,因为看的是中文版,我想英文原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不是“fuck”应该就是“shit”了。
如果说按照一个小说是否成功的标准,大卫·塞林格在第一句话甚至是第一段都没有抓住我的注意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失败的。
的确,我承认一开始是失望的??赡芷诖啵纱诵纬闪饲苛业姆床?。
当我第一次在这本文坛中享有盛名的长篇小说里看到已成常态“他妈的”字眼的时候,心里不由得反问大卫·塞林格,为什么非要说这些让人看着难以下咽的话呢?难道没有这些这本小说就写不成了吗?
当我合上书,恍然大悟。
那个真实的躁动不安的时代,浮躁、叛逆的青少年们,哪个不是经常此类的狂放不羁的话挂在嘴边呢?
这是一个社会现状的缩影,而大卫·塞林格仅仅通过无数个“他妈的”就可以把他所处的时代大众的普遍心态和社会风气赤裸裸的袒露在你面前,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更是他用心良苦。
不是他俗不可耐,而是我们并没有真的理解他这“不拘一格”的背后的深意。
一切因菲比而改变。
故事的时间跨度不大,他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再次被学??笄巴υ加蔚吹募柑焓奔淠凇?br>
情节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太多悬念。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我们在聊天,他在诉说着他的故事,很随意也非常生活化。
但是不管是对人物、情景的描绘多是灰暗的、暴躁的。除了在提到他的妹妹菲比时流露出的温暖,好像菲比是唯一能给他温暖和爱的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大晚上偷偷溜回家,就是为了看看菲比,他蹑手蹑脚的潜进她的房间,看着她张大嘴,呼呼酣睡的样子,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看老人张开嘴睡觉简直不忍直视,但是看看菲比真是可爱极了。
这个及其简单的描写透露的是菲比唤起了霍尔顿内心早已冰封的柔软,因为菲比他再次燃起了对这世间仅存的美好的向往。
霍尔顿以为自己身患绝症,决定出走去西部独自谋生的时候,他唯一想见最后一面的人不是父母,还是菲比。当菲比决定跟他一起出走的时候,他坚定的心再次因为菲比而妥协。
看着菲比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一动不动的坐在长椅上,看菲比一圈圈转个不停,他高兴极了,他险些大叫大嚷起来,他决定不出走了,跟菲比回家。
如果说他的一切是因为菲比而改变不如说是因爱和纯真而唤醒了他内心的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挫伤、生活中的孤独和内心的躁动不安,与其说这是霍尔顿的故事,不如说这是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的故事。
霍尔顿既时这异化社会的代言人,同时又是这异化世界的牺牲品。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霍尔顿想要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淳朴生活,他对菲比这样说: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本书之所以蜚声中外文坛,正是因为大卫·塞林格所刻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成长过程,也是走向成熟的过程,看到他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
他,让我们刚硬的柔情,再次被唤醒。
他,让我们感同身受,知道曾经的我们都是正常的。
他,让我们知道心中住着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