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个“关键十年”,你走到了哪一年?
最近,读完了刘同的新书《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一部分享职场经历和智慧的走心之作。
刘同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职场一个“3232”的划分。职场的“3232”法则关注的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关键十年”,即每个职业人必经的四个阶段?;谡馑母龇制?,书中分享了职场人常有的52种困惑。
第一阶段,人生规划期(3年):职场规划是做重要的一步。它能让你少走弯路、少撞南墙,比别人更有自信地站在起跑线上。当枪声响起,你会心无旁骛地朝你认定的方向奔跑。
第二阶段,适应调整期(2年):这是你一只脚迈入职场,站在边缘观察一个行业的最好机会。这个阶段不必刻意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而是要花时间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尽快专业起来”。
第三阶段,职场炼狱期(3年):这三年中,会预见未来你所有看不惯的事的类型,看不惯的人的种类,也是极其困惑的一个时期,关键在于如何一个一个解决掉这些问题。
第四阶段,自我突破期(2年):这个阶段的职场人,最需要挑战的恐怕不是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而是去挑战在过去多年工作中形成固定思维形态的自己。
这“关键十年”从何时开始,具体长短如何,因人而异??嫉脑皆?,你就比同龄人成长得越快。反之,倘若没有任何准备,就算到了40岁,你可能依然在职场上反复兜兜转转。就像迷途的候鸟,永无止息地迁徙,却迷失方向,不停奔波漂泊。
02
职场不是谋略,而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过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习惯于把人生翻盘的决定权完完全全交给了时间,或者他人。当梦想和野心碰了壁受了挫,当现实一次次挫败了热情和豪迈,我们学会了妥协和得过且过,终日只想着如何将手边的工作将就着完成,然后等待领导的评判。
但职场中的每一个人,如果每天没有进步,只是在等待命运的垂青,那十年后的你与今天的你的唯一区别,就是老了十岁。任何人的工作都不是为了取悦上司,而是为了自己。要知道,进入职场,没有永久的上司。能带给你正确方向的,只有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和执着的努力。
其实,职场、生活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拎得清主次,不怨天尤人,不投机取巧,埋头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每个人的明智之选,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每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体现出来。一系列的“没有想到”不仅仅证明工作做得不好,还证明这个人在生活中就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知,问自己几个问题,可能就会少很多无谓的抱怨。
03
有自我规划意识的人最后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都是有自我规划意识的。
刘同的北漂前几年,每天近乎五小时的通勤时间,他却聪明地利用好这些碎片化时间,来思考和整理人生。于是,他发掘出一条人生小规则——每天花越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之后就会花越少的时间去修补问题,而做好一件事的效率也会高出很多倍。
我们时常抱怨,上班以后没有足够的整块时间去思考问题,却对手边太多个“碎片化时间”视而不见?!八鏊樗伎肌保醋プ∶恳桓隽闼榈氖奔?,比如等待领导签字的几分钟、会议间休息的间隔等等,去思考接下来的工作顺序和轻重缓急。做每件事之前,给自己几分钟思考的时间,而非无头绪盲目地着手进行,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给自己留一点“余白”,培养自身“琐碎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