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一位很善于玩权术的皇帝,无情而决绝,他爱的女人,几乎没有好下场。皇后陈阿娇被废除,后抑郁而死,皇后卫子夫被逼自杀,卫太子刘据被逼自杀,老年最宠爱的钩弋夫人被他杀了。
汉武帝在位时期有十二位宰相,有六位是他杀的,还有的是被逼自杀的。忠诚的司马迁因为李陵投降匈奴的事,劝说了两句,说李陵可能是假意投降,就被汉武帝施以最残忍的宫刑。一代名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被他以各种理由,削除了侯爵位。卫青一直活的小心翼翼,他十多年不派卫青带兵,让卫青一直闲置在家里,间接使卫青早早病逝。
得罪汉武帝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发配流放边疆。汉武帝一朝,汉武帝要任命谁为丞相,那个人就长跪在地上不起来,哭着说:微臣惶恐,微臣不敢,微臣才疏学浅,微臣年老体弱不堪大任等等。总之就表达一个意思:微臣不敢当丞相,怕被杀头啊,饶了微臣吧,陛下!
可是有一个人汉武帝却是很喜欢,他经常在朝堂上跟汉武帝对着干,还骂汉武帝,把汉武帝气的罢朝。告汉武帝宠臣的状,可是汉武帝却没把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人就是汲黯。
史书说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称其为“社稷之臣”。这是汲黯,如果换成别人的话还社稷之臣,都不知道死了几回了,早成了刀下亡魂了。
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PK,汉武帝派汲黯去视察看看怎么回事。汲黯出门旅游了一圈,旅游到半路就回来了,对汉武帝说:他们PK是他们那里的风俗,他们那里的人就喜欢好斗,不值得天子的使臣去过问,不管他们去。汉武帝听了竟然什么都没说,还觉得汲黯说的有道理。
河南省焦作市发生了火灾,火势很猛,烧了一千多户人家,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汲黯回来报告说:那里是普通人家不慎失火,是住房建的太密集了,一家的房子烧起来了,隔壁的房子就烧起来了,不是什么大事,不用多忧。不过呢,我路过河南焦作的时候,看到那里的贫民饱受水旱自然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竟然发生父子相食这等事,我就拿着我手里的符节,命令焦作市的市长,开仓放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呢,我请求归还我的符节,你就治我假传圣旨之罪吧。
假传圣旨是什么罪呢?杀头、腰斩、灭族之罪,这事要是放到别人身上试试,管你是救灾还是什么呢?假传圣旨就是死罪!可是他是汲黯啊,汉武帝就是喜欢他,没有道理的喜欢。汉武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汉武帝说他贤良,免他无罪,还给升官,让他当个县令。汲黯认为当县令是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脑补一下汲黯当时心里的真实想法:哼!让我当县令我就撂挑子不干了,辞职回家睡觉!汉武帝知道后,又让汲黯当朝中大夫,这汲黯才继续干,不辞职了。
还有一回,汉武帝在朝会上开会,汲黯这样说汉武帝: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这意思就是说:你刘彻啊,表面上一套,心里一套,心里贪的很,欲望很大什么都想要。表面上还假装仁义,假装什么都不想要。你还能做出什么政绩呢?不要想着跟夏商周朝的这些名君比哦。汉武帝当时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心里又气又恼又怒,手一摆退朝,这会不开了,开不下去了。其他人都为汲黯担心,心想这回汲黯是死定了。没想到的是汉武帝居然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对身边的亲信说了这样一句话: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意思是:这汲黯,今天是太过分了,怎么愚蠢到这个样子呢?真是太愚蠢了。然后汲黯就没事了,汉武帝只是对身边的人说汲黯太愚蠢过分了。
就感觉汉武帝把汲黯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小孩子说了什么不对的话,大人是不会责怪生气的,就像儿子惹父母生气了,父母就算再生气,也不会过于的惩罚他,更不会杀他的头。这事如果换作别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是别人敢说这种话,杀头是轻的,司马迁就是个例子。
像汲黯做过这样类似的事还很多,汉武帝生气归生气,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治汲黯死罪。我认为汉武帝对汲黯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的,这种感情是偏爱,无缘无故的喜欢他,这喜欢也肯定有原因的,汲黯有汲黯的好,这种感情怎么说呢?举例说明,就说儿媳妇和女儿跟婆婆的关系,假设一个不孝的女儿虚情假意的对自己的母亲说:妈你注意身体啊,要吃好穿好,不要太辛苦了。母亲心里会觉的不愧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真是贴心、孝顺啊。如果儿媳妇也对婆婆说了同样的话,儿媳妇是真心关心说的,但婆婆不会觉得儿媳妇是真心的,只会觉得儿媳妇虚情假意,只是随便说说。这就是喜欢一个人,和不喜欢一个人的区别,区别在于两个人做同样的事,得到结果却不尽相同。
再举个例子,如果两个人同时把一件事说漏了嘴。他喜欢的这个说漏了嘴,他只会觉得他老实、实在,所以才上当说漏了嘴,还打心眼里更喜欢他,觉得这个人踏实可靠。如果是不喜欢的那个人说漏了嘴,他会觉得他是故意的,他是是非精,嘴巴快,没什么水平,是个是非的人,便打心眼里更讨厌他。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就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不知道别人是没有道理的喜欢我们,还是没有道理的讨厌我们。所以我们只能少说话,还是不要像汲黯那样说话,免得像司马迁那样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