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觉得她爸和她妈能共处这么多年,真的是很神奇。
可能婚姻关系就是很奇怪吧,能把两个无论是口味,兴趣爱好还是性格都完全不同的人牢牢的连在一起,再生下一个牵连着血脉的孩子,这就组建成了一个所谓正常的家庭。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阿善可以说自己非常有话语权。她每一点特质从父母身上都有迹可循。
阿善在成长中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等待。
小时候父母去大城市打工,将阿善放在外婆家,直到她四五岁了才回来找了份工作落下了脚。上幼儿园时,他们总是要忙到很晚,没有空去接阿善,就让她放学后去幼儿园对面的店里,那是妈妈的同学开的店,阿善每天就乖乖的待在店里,掰着手指数数,等着妈妈来接。
长大了一点上小学了,头几年是爸爸用摩托车载着阿善去学校。记得有一年下了好大好大的雪,摩托车在路上打滑,一不小心两个人摔在了路边,爸爸赶忙把车扶起来,看着一脸雪的阿善,毫不留情的笑话她,阿善其实一点都不疼,小脸冻的红彤彤的,傻乎乎的也跟着咯咯的笑。
放学了,阿善还是要等,哪个下班早就会来接她。等着等着,都和校门口卖藕粉的奶奶认识了。有时候嘴馋还会向奶奶赊碗藕粉吃,等着爸爸妈妈来付钱。带着坚果气味的藕粉,是阿善对那几年记忆里最清晰的味道。
四年级的时候,她跟父母说自己可以自己回家,也没有过多的担心和询问,顺理成章,她每天就要多花一小时走路回家。其实这段路程也不算远,正常来说也只需花40分钟不到,可阿善走路总是不好好走,她喜欢看天空上漂浮的云,摘路旁被尘土淹没的花,路过广场的时候,还会坐在石凳上发一会呆。因为回去的太早,家里也是空落落的只有她一个人。
无尽的等待,无端增长了很多孤独岁月。时间像长了手般拉着阿善跌跌撞撞的往前跑。
陪伴她更多的是电视里的动画片,沙发和电视的距离不过三米,但她总是会抱着一个抱枕坐在中间地板上,昂着头看电视,周末两天,她能一直这样在客厅坐着,直到听到妈妈的高跟鞋咯噔咯噔响起,才匆匆忙忙把电视关掉,跑到房间里装作读书的样子。
爸爸妈妈也不是总是要上班的,但是成年人干着辛苦活,放假了无非是用打牌或者打麻将来做消遣,这样的晚上,冰冷的白炽灯照在昏暗的房间里,耳朵里听着电视里传来的热闹的声音,眼睛却会莫名其妙盛满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