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都在看萧红(与张爱玲同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散文,她一生苦难波折贫病交加,无尽的才情却在31岁随着生命戛然而止。她的文字就像寒冬里的腊梅似得,冷峭不同寻常却又散发着悠远的韵味,我很喜欢。《呼兰河传》中她描写1911年后期的东北小城呼兰县人民的愚昧无知针针见血,为封建落后的思想荼毒小老百姓的精神和肉体感到悲怆和遗憾;她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天真烂漫的机灵抖怪的女孩仿佛在眼前似的,仿佛跟着她的文字我也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跟她一起在后花园捉着蝴蝶玩;她写祖父的疼爱让读者同感祖父的温暖与慈祥,她写父亲的冷漠无情我也跟着因呵斥而颤抖。后来开始读她的自传《黄金时代:永久的憧憬与向往》一本书纵观了她的一生,她不同阶段的遭遇和心情,随着她的悲情遭遇而遗憾,为她为数不多的快乐而开心。读她的书时我时常抱着一种心疼的态度,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最近下班后的时光,都是萧红在陪伴着我的,我也因此并不觉得孤独。每天我总会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阅读,起先是没有太大的阅读的兴趣的,于是我参加了一个100天阅读打卡活动,刚好今天是第100天结束的日子,而现在,阅读已自然而然的成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从60多天起已经不需要外在的力量驱使我去阅读,阅读这件事早已变得自动自发。我最初的时候是读实用类书籍,偏向于提升做事质量的方法论,对生活是有帮助的,但随着阅读的范围慢慢扩大了一点,我才发现文学类的书籍始终是我的最爱,尤其是散文,读这样的书总是很容易让我沉浸其中,享受文字带来的自由与想象。二十多岁时一个人生活的时光是孤独的,但也是难能可能的,这段时光你可以尽情追寻想成为的模样,如果拿它全部去做一些刷微博打游戏这样毫无充实感的事情,实在是太可惜了。自从我养成阅读的习惯以来,感到孤独的时候很少,读书是很容易让人沉静下来的,还记得读东野奎吾的小说时,那种欲罢不能需一气呵成的酣畅淋漓,总之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平静多了。
昨天早上我写了一篇萧红与我的文章,我把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话尝试写了出来,写完之后就像创伤上敷上了药一样,我的心情好似轻盈了些,就好像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情大哭一顿后,心中的沉重抑郁已消散大半。这种状态让我感觉很舒服,写作是我目前阶段想要养成的习惯。很多时候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满意,但我知道更重要的事情是坚持写下去。
就在大半年前我还说不出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我当时认为我没什么擅长的地方,虽然现在我依然没有哪些方面做到不错的水准,至少现在别人问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可以底气十足的说我喜欢阅读,写作,美食和烹饪。沉下心来认真对待生活,多做尝试,我相信自己的爱好会变得更多,也终究找到那个长久愿意投入的领域。如果你感到孤独,那就开始尝试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吧,只要去尝试,总有发现什么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