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换工作了,谈谈我对工作的了解。
记得在刚毕业到深圳的时候,先是和一群在校学生一起打暑假工,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大街上找客户,推销桶装水,在两个月里,跑遍了那个区域的所有商店,挨家挨户敲门去推销,两个月下来有了一点生活费就开始找自己专业方面的工作了。
起初还是信心满满的去投简历。接着一家一家去面试,当然都是很小的公司,一面试就是大半天,上机实训操作,深圳那个地方很务实,只要你有水平,就不怕无处施展。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我渴望我也有一天能在某一间写字楼里有自己的一个工位,一台电脑。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却只能在脑子里憧憬。
跌跌撞撞找了一家设计公司,发现公司里除了一个总监和一个销售外,只剩我和另外一个小伙子了,当然那个小伙子也是刚毕业,他负责效果图。因为我不会效果图,我暂时做一些其他零碎的活,其余时间帮助总监整理图纸,去小区发传单之类的工作。
对于这样的工作和环境来说,不是 我需要的,所以一个星期之后我果断离开了那个公司。
接着我通过网上认识了一个做施工的包工头,他准备开一个装修公司,当时是租在南山区的一个民房里的,在不到十平米的小客厅摆了几张桌子就当办公区了,旁边利用饭厅隔了一个小房间就当卧室,挤下来三个人,一个是老板的同学,负责在网上发布广告信息,另一个负责公司一些工地材料之类的事情。 记得接的第一个项目是酒吧改造的汽车美容店,那么大的面积也是第一次碰到,当时也没有别的设计师指导,所有的东西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当时我也并没有碰到过多复杂的问题。后面陆续接到一些客户资源,我们辛辛苦苦的跑去量房、看现场,回来以后再做方案,忙碌了几天之后把图纸发给客户看,经常得到的消息就是我已经找了别人家了,一两家还好,后面就越来越沮丧,毕竟我还是很想把一些案子接来下好好地做。有一回一个很不错的客户资源找到我们,最后做完方案,客户对介绍人说,那个设计师太年轻了,还是算了吧。
年轻就是要经历很多的怀疑和不信任,才能让你成长起来。
经历了上家公司以后我辞职去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以后朋友叫我去上海玩几天,呆了半个月以后手上没有钱了,便开始重新找工作,起初找了一家还不错的台湾公司,专业做KTV和会所一类,大概一个星期以后公司进行考核,而我在考试中由于没有保存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最终还是被公司淘汰出局了,在那段时间里看到公司的设计师的专业水平是很不错的,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才能达到的水平。同时我开始怀疑自己,到底 有没有信心在这个行业做下去。
在辗转了几个公司以后,第二年我找到了一家设计公司,遇到了我觉得是新的职业开端,也就是从这家公司开始,我才算真正的踏入了设计行业的门,而距离我毕业,已经快2年了。这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也就是从那刻起,我觉得人与人认知和视野的差别,竟有如此之大,包括我的一些同学,都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找到那个出口,让自己去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这家公司我知道了什么叫阵列、比例、尺度这样的基本概念,开始真正接触专业的施工图基础。在那段时间,忙碌而又充实,大家讨论的都是围绕设计话题展开的,也正是从那个公司,我第一次自己和客户沟通,对接现场,第一次坐飞机去外地出差,开始去管控项目,我觉得那才是我理想的职业啊。
有了以往的工作经验,加上老板的熏陶和耳濡目染,我对设计行业最高的最复杂的细分领域的-酒店设计有了兴趣,于是又开始做了酒店设计,酒店设计不同于以前的项目,对细节的把控和对规范的要求更高,并且体量也要大得多。随后大量的投标酒店、会所让我对酒店设计又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接着自己设计和负责把控一些小型酒店、部分酒店分区功能的工作,其中伴随的是长期的熬夜加班,这好像也是每个设计师都要面对的,那段时间每周微信群里都有设计师讲课,笔记挤满了整整一本?;チ姆⒄谷没竦眯畔⒑妥试匆哺颖憬荨?br>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在某段时间对某些事物有极大得热情和信心,不妨好好地沉浸其中,毕竟,这样的一段时间不是常?;嵊械摹?br> 如今,我的故事还在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