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亲没有文化。父亲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读了小学,那个年代是五年制的。母亲倒是读了初中,可是个学渣。他们俩的文化水平也只够认识一些字,买卖东西会算账而已,相当于半文盲。
我们家在偏僻贫困的农村,而我家又是方圆十里最穷的。都说人穷气短,也不无道理。周围的邻居,甚至是亲戚都有意的疏远我们,因为害怕找他们借钱。钱是个相当敏感的话题,有钱的时候高朋满座,破产的时候门可罗雀,这就是人性。
我这个农二代,没有背景。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只有读书能改变命运。他们说,现在不讲成分,人人平等,所以要认真读书,考大学,然后跳出农村。这样的话,我一听就是二十年。
我的小学是在村小读的,简陋的校舍,不专业的老师。每天要走十多里的山路,回家还要煮饭,喂猪,干地里的农活,晚上九点过后,在昏黄的灯光下写作业。父母特别看重分数和作业本上的红钩,也许,这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会带给他们慰籍,带给他们希望。
初中是镇里的初级中学,更远了。冬天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浓雾,霜冻,母亲怕我路上不安全,都要打着手电送我一程。晚上回家的时候已经暮色深垂。我继续复制我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所幸我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由于家境贫寒的缘故,我比较内向自卑,谨小慎微,不多言多语,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是典型的乖乖女,母亲每次都是昂首挺胸的去参加家长会,会上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其他家长的艳羡,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为此感到很是骄傲,家庭的贫困带来的烦恼似乎让他们有一对勤劳听话,学习努力的儿女冲淡了。
我初中毕业,弟弟就马上上初中,家庭不堪重负两个孩子越来越多的费用,父母焦头烂额。这时,身边多了很多声音,基本就是让我不读了,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但是我不同意,我说还要读七年,父母左右为难,同意了,因为他们骨子里已经坚信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纷纷躲避,怕我家去借学费。最后抵押了房子贷款让我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
三年高中,我拼命努力,虽然最后的成绩不尽人意,但是我丝毫不后悔,因为我尽力了。大学四年,我不逃课每学期拿奖学金,还没有毕业就考上了当地事业单位的公招,父母高兴坏了,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很多人给他们说读书没用,好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去扫厕所买皮鞋,况且你家这么穷又没有关系。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我就像一只股票,经过长期的投资潜伏,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现在我早已还清了读书的贷款,也在城市里安家立足,弟弟也在城里买了房,父母对我们一辈子的希望变成了现实,我们通过读书改变了农二代的命运,从大山走向了城市,并且不再为钱发愁。
父母还是钟爱他们那一亩三分地,庄稼人一辈子都习惯了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已经扬眉吐气,活得舒心。
据说周围的邻居,我们家那些亲戚都对他们很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