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来都是坚持的,而指责别人的过错,表明自己的正确,这是大多数人都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在指责对方的过错时,自己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如果别人再在自己的指点下改正错误,那自己就会为此感到开心和自豪。
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但是在这个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改变,更多人的心理可能是反抗和驳斥,真正能够被说服的可能性比较小。
特别是在指出问题时给予的那种教育一番的态度和口气,别人听着会觉得心里面不舒服,并且也不会服气。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首先是对方不买账,一笑置之的情况,对于这种被指出错误的行为,他们不会去在乎,也不会去计较,
还有一种就是对方可能会恼怒,甚至怨恨。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对这件事的一种态度,或许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承认自己不对,让别人赢下面子,保持和谐的局面。
不过人性就是这样,喜欢指责别人,证明自己的正确,排斥自己承认错误的想法,想要承认自己的不对,那是困难重重。
所以,承认错误是痛苦的,这是人性,没人愿意被指责,这同样是人性。
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指责他人只是一种徒劳,因为说的多了,别人未必听得进去,反而还会引来别人的反感和争论。
不光如此,如果伤害到他人自尊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引来他人的怨恨和报复。
所以,我们没必要苛责别人,完善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因为只有自己做好了,就不会再有相互的指责和埋怨。
其实在有些事情上,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能不能接受,有没有输掉面子,以及是否可以承受这份委屈。
《论语》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p>
把责备他人的心思多用在责备自己上,把宽恕自己的心思多用在宽恕别人上。这样做可以少招怨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导我们对他人要有宽容之心,为人处事要宽厚,避免争强好胜之心,谦虚豁达,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当我们要求别人太多,而自己做得却很少,这就像不锄自己田里的野草,却闲得无聊,去挑剔别人的田中野草,这样的行为是令人反感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真诚待人,宽容待人,避免那些没必要的冲突,多看看自己的缺点,多严格要求自己,少对别人予以苛求和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