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熊逸的王阳明啃完。说实话,还是觉得很累。
但是读完了,还是有很多收获。王阳明毕竟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思想,影响至今。下面就把我体会深的几点,拿出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向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而不是依赖于外在事物
这是王阳明思想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王阳明与朱熹思想分歧的核心。朱熹倡导“格物致知”,而王阳明亲身试验过“格竹子”以后,以失败告终。王阳明失败后,便觉得朱熹所说,万事万物蕴含天理,向外追寻“至善”,完全搞错了方向。因为道德不可能是外在的,而只能是内在的,所谓至善,只在自己的心里,是“心之本体”。
你可以这样理解,“至善”是一个极乐状态和幸福,这种幸福通过外在规律的追寻,是南辕北辙,永远不会达到,比如说通过外在的功名利禄,是无法达到“至善”的。这种幸福,只能通过向内心寻找,去除内心的欲念,从而萌发内心的力量。
用心若镜,镜过无痕
佛教中,就有心念停滞的内容,六祖慧能所主张的“用心若镜”,讲究外物来时不拒,外物去时不留,对境心起,镜过无痕。
王阳明站在儒家立场,也标榜“用心若镜”的境界,只是加入了一些存天理、灭人欲的成分。之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只要把纷杂的思想禁绝,等到天理充盈的时候,对一切事物都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传习录》云: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事来则如实映照,事过则心不留痕。
那么相对应的是,一个人如果缺乏这样的修养,心就变成了一面积满了灰尘的镜子,那每遇到什么事情,即便在过去以后,镜面上还是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这些就是我们的纠结、焦虑、烦恼、苦闷……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任何事物都是意念的集合,你所见之物,与他人所见之物,并不相同;你所知之理,也非别人共识。比如说,天上的彩虹,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而是光线折射产生的影像。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便不是同一道彩虹。你所见之物,都是意念。(理解上有点难,慢慢体会)佛教有“着相”的概念,粗略的说就是拘泥于世俗之见。对事物有执念,便是着相了。
着相还有一个内在含义,就是你所有之物,并非你所有。只是你跟这个物体有缘罢了,是假有,而非真有。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比如,如果有一场大火烧光了你的财产,你应该这样看待:财产只是假有,刚刚与你缘尽罢了。
心学与禅学暗合的一处,就是教你“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不要“着相”,最终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冥想之力,重塑大脑
把这段放在最后讲,实在是画龙点睛,一通则百通。
实际上,在研读王阳明的过程中,里面有很多内容,对现代人来讲,实在是匪夷所思、难以体察其味。
到冥想这节,才感觉找到了一把钥匙:王阳明的意思并不属于理性和逻辑,而属于玄学或神秘主义,这种物我合一的结论并非来自审慎的观察和推理,而是来自静坐冥想中一种特殊的神秘体验。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心学只不过用理性的哲学外衣包装这种神秘体验罢了。
全世界的宗教几乎都有静坐冥想的修炼,所谓“物我合一”的体验,基督徒叫“神喜”,道教叫“坐忘”,佛教徒叫“因定生慧”……
正因为在静坐冥想中,王阳明体察到:人就是天地之心,天地万物与我原是一体的。这种体味带来的快乐,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用理性包装非理性,以非理性诠释理性,这正是王阳明最核心的学术进路。
这也是我们现代人,无论是否立志做圣人,即便是摆脱自己的心理烦恼,静坐冥想也是一条十分现实可行的道路。
最后,用王阳明著名的“四句教”结束本文: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