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的烦恼
大家好,我是谢老师,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像鞭炮一点就着,说点什么都以“你凭啥管我?”做反驳,父母经常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生娃养娃,从小到大吃喝拉撒全是父母买单,现在长大翅膀硬了还不让管了!很多家长对此都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相信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怒怼自己的的反应,都说是孩子不对、叛逆、不听管教。那么,孩子这么说,真的纯粹是为了气父母吗?也许我们应该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
二、你凭啥管我
简单来概括,就是四个字——个人权利。即便孩童也希望拥有掌控感,能自己安排自己。自我意识萌发之前,他们只能被动接受父母的安排,也不觉得有何不妥,但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不一样时,就开始追求存在感。
事实上,大多数家长的管束和质疑,都没让他们感到被爱、被尊重和被接纳,只有命令和指责。家长: “到时间了,该去写作业了”、“赶紧刷牙准备睡觉了!”孩子:“我不要你管,你凭啥管我?我又不是你的奴隶,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能安排自己的时间!”典型的“说一句顶十句”,看出了孩子对"管"的反感,对父母权威的质疑,以及对自我决定权的渴望。尽管只是吃饭、睡觉、写作业这一类小事,但几乎已经是一个孩子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前这些事也是父母一直在管的,但今天,他感到自己有能力自我管理,并希望有自己作主的权利。
家长不妨换个角度看,其实这是个好消息:孩子长大了,他希望自己独当一面,从小事开始。因此,相对应的是,父母需要后退一步,顺应孩子自主的需要,这样便化解了亲子间的矛盾冲突。所谓自主,即自立。适当自立对孩子来说也是好事,这样不至于离开校园和家长后什么都不会。何况,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双管齐下,只需要跟孩子谈一谈,做出让步,何乐而不为?
三、孩子为何会出现寻求权利的心理
1.孩子成长必然的结果。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第一次自我意识高涨发生在1至3岁左右,这时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一样,并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相对缓慢的时期,一直到青春期才会迎来大爆发。这时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出现质的飞跃,开始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生理各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青春期的一大标志就是“自我”,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和以前不一样了,有资格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和父母没什么区别。当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可能派生出一些消极行为或反抗性的行为。
2.沟通逻辑不平等。
据调研显示:多数学生选择不跟家长聊心里的想法和苦恼的理由是:“常?;安煌痘?,意见产生分歧了我说什么都是顶嘴,父母往往表现得很伤心,所以我尽量跟他们少说话”、“他们说得对我帮助也不大,还不如报喜不报忧,不是没问题,有问题了也不会让他们知道?!?br>
父母表示,我也想解决问题啊,说什么他们都不爱听,我有什么办法?其实家长的内心和实际行动之间是有矛盾的,明明知道应该解决孩子的问题,身心要一齐关心,但实际沟通中往往没说几句就会炸起来,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沟通。往往此时,家长也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当权威受到挑战,好好的本意被扭曲,哪怕吵起来也会强硬地继续把要说的话说完?!爸灰阋惶焓俏业暮⒆?,你就得听我的。”当然,有的家长表示谈话部分都尽可能顺着孩子说了,态度也很友好,可怎么还是会被孩子拒绝大喊“你别管我了行不行?!”问题出在哪儿?
3.父母管得太多,产生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很有收获,打算捐一笔款;10分钟后演讲还未结束,他开始有些不耐烦,决定捐些零钱罢了;又过了10分钟决定不捐了;等到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温顺的孩子可能看到你对他的关心,起初会产生和家长谈心、一起解决问题的想法,可在家长“嘱咐”太多次之后就麻木了,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或本能排斥,是超限效应。而应激的孩子如果总是面对家长的指指点点,早已觉得家长咄咄逼人,于是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对立情绪,这同样也是超限效应。物极必反,当孩子处理事情出现错误,父母会一直拎出这件事来反复说教,以告诫他规避错误。“就得总说总提才长记性?!笔獠恢馗磁篮⒆诱庖患硎?,来回重复、千叮万嘱,孩子的心理会从愧疚转变成不耐烦,再到反抗。这就是下意识的“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这样”的逆反心理。
四、最理想的做法是什么
首先,父母要冷静。不能被颇有挑衅性的话给惹毛了,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和诉求。
之后向孩子承认自己对他过于束缚的管教,并鼓励孩子试着自己决定一些事物,也要客观明确地指出“行为即责任”。试着放下身段,“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昂⒆?,对不起,我犯了个错误,对你管得太多,忽略了你已长大的事实?!薄拔揖龆?,对那些你已经可以自我决定的事情放权,比如衣服是舒适为主还是审美为主,吃饭是多夹肉还是多添菜,先做作业还是后做,我都不会再唠叨甚至强迫插手了?!?/p>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会担心:难道为了维护亲子关系,就不讲规则,不管他们,任由他们为所欲为吗?注意,放手放权不等于放弃,切忌的一个极端是大撒把——你行,那你来!结果可能是孩子自己搞得一团糟。当这种情况出现,父母不可以说,“看,你不行吧?”、“瞎胡闹?!倍潭碳父鲎郑崛煤⒆拥淖孕判耐耆ナ?,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以后做什么事都会第一反应“我会搞砸我不行”。
父母应该这样跟孩子说:你要知道,成长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事情,也要为自身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也是我们从前担心你的地方。当然,现在我相信你已经懂得并且也可以处理好,安全地照顾好自己,如果遇到了什么难以抉择的问题,还是可以请教爸爸妈妈,我们会一直尊重你,包容你?!?/p>
五、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青春期孩子的问题所在大致有几点:
1. 孩子的能力还处于自己相应的年龄段,毕竟有限,但又格外向往权利;
2. 可能并未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3. 经验不够或缺乏自律。
这些都情有可原,因为孩子过去并没有真正做主过自己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个考验,这个度需要你把握好。从过去的全方位管理转变为间接性支持,把人生的方向盘交给孩子,而你从操作引擎转换成副驾驶,只指引方向,家庭之间不一定非得是我对你错的争执,父母和孩子也可以合作共赢,共同解决难题。这不仅是孩子成长十分重要的一课,也是父母的一种超脱。(谢老师微信98675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