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一些人说:“我的孩子只知道玩。”是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都说“爱玩的孩子聪明”,众所周知,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能带给他们快乐。孩子喜欢游戏就象鱼儿喜欢水,鸟儿喜欢飞翔一样。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游戏。古往今来,不管哪个时代,哪个民族的孩子都喜欢玩,喜欢游戏,无论是在城镇、乡村,还是海滨、牧场,人们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兴致勃勃的游戏,游戏就是孩子的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朴质的孩子,我们要努力倡导一种合乎天性的幼儿教育。让爱玩的孩子能玩、会玩,在轻轻松松的玩耍中自然的成长。 当然,孩子的玩不是“瞎玩”、“傻玩”,这当中蕴涵着很多策略、智慧和能力。建构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他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反映在自己建构的物体中,通过游戏锻炼幼儿体力、发展大小肌肉群,使他们认识几何形体极其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美感以及团结合作、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建构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在教师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的。然而, 众多教师认为:建构游戏是一种愉悦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活动要求,产生愉悦的游戏体验,不需要老师的“教”他们也能游戏。 有心的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中时时处处都会发现他们遇到的种种困题:有的看到漂亮的积木不会玩,有的辛辛苦苦建造的高楼总是站不稳,有的在利用一些建构材料时发现外形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是总是不能很好的粘合,有的发现自己需要的积木却被同伴拿走了,还有的当整个搭建工程竣工时却发现还没有搭出符合主题的代表建筑······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幼儿建构游戏时教师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目前,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还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 问题1:投放建构积木时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各种积木的建构功能,教师对孩子掌握建构技能的程度缺乏了解。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日趋重视,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资金的投入上也是越来越大,各式各样的建构材料琳琅满目,在分配建构积木时小、中、大年龄投放的种类千篇一律,没有充分的考虑各个年龄段幼儿的搭建水平,也不考虑这个积木原本的教育价值,玩法功能,只是没有目的的投放,幼儿也在没有掌握建构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接、拆。而大部分的教师只看表面现象“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在玩中体验着快乐”。熟不知,他们在没有目的、没有方法的建构中除了快乐体验还得到了什么?提升了什么?领悟了什么?探索了什么?创造了什么? 问题2:教师缺乏对自身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角色意识的认识。 建构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的建构活动,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自主自由的活动要不要施加影响,进行干预或指导?有的教师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答案,甚至包办建构,或是放任幼儿完全地“自由活动”,正是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角色意识,往往会让幼儿的建构游戏失去了原本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其实,在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仍然起者主导的作用,要根据幼儿建构的兴趣、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支持、帮助、引导、鼓励他们去建构,这其实是师幼互动和相互应答的过程。如:有的孩子还只在于喜欢积木的造型,随心的摆弄,有的三五个孩子在将积木当作玩战争游戏的武器到处乱丢,整个场面就是一个松散而无目的的建构工厂。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积木的功能,然后引导幼儿投入到角色扮演中。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呀?”“原来大象来了?!崩鲜ρё糯笙笊诵牡难铀担骸拔业姆孔颖惶ǚ绱底吡?,我没有家了,你们愿意帮助我搭一幢房子吗?”孩子们马上就会被吸引到搭建的主题中来,在老师的帮助与支持下幼儿的建构活动就更有目的了。 问题3:教师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在幼儿的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隐性的教育过程,对教师的潜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种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而且还包括其他的许多方面。在幼儿园的建构游戏中经常发现,教师能观察到孩子的建构兴趣,发现孩子的一些困惑,也意识到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导,但是可能由于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知识储备的不够,或者由于教育观念转化教育行为的顺节不当,也可能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比如幼儿建构规则意识薄弱、建构主题性、目的性不明确、干预不够适宜等,而使幼儿的建构游戏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功能。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二、引导幼儿有效“玩”的具体策略 1.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关键,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较细致的了解,并有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知识,指导幼儿仔细观察事物,认识建构的物体与建构材料,说出物体各部位的名称、形状和结构特点,让幼儿对所建构的事物有较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参加游戏的浓厚兴趣和愿望,使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例如:在让家长带孩子参观“我们的城市”,我们先提出了要求,不仅要观察我们城市里面和周围有哪些东西,他们有什么用处,还要细致观察一些建筑物,如高楼、塔、桥等,并能说出它们的结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引导幼儿对多种多样的物体及建筑物进行实地观察,也可以利用图片、幻灯、录象反复地仔细观察。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游戏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蓖婢叩难≡窈驮擞迷谟蜗分刑乇鹬匾?。充分利用自然物、废旧物资制成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成品,让幼儿在游戏中独立构思,创造性地运用。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采用简易的方法制作玩具和游戏材料。如:我们供给幼儿广告纸、浆糊、剪刀,让他们自己动手,剪出街道两旁的的花草树木等。随着游戏开展的需要,教师应及时增添玩具、材料。每次游戏结束,可征求幼儿的意见,谈谈下次想玩什么,需要增添哪些材料等。这样,使游戏的内容不断丰富,主题不断深化。 3.以强带弱、以大带小 同伴之间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我们可以请经常在建构游戏且搭建水平较高的幼儿和一起搭建经验缺乏的幼儿共同游戏,通过孩子教孩子的方法,使幼儿的搭建技能很快的得到提高。另外,我认为还可以通过班级联合游戏的方法,让大班的幼儿和中、小班的幼儿共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学到很多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搭建技能。 4.教幼儿掌握一些建构的技能技巧 建构游戏是在掌握建造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前,教师可通过示范、范例、讲解、练习、语言指示和启发等方法,教幼儿认识各种建造材料的性能及建造的基本性能。一开始先让幼儿熟识材料的特性,进而教一些建筑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创造性地建造立体模型或组成各种建筑群。中秋节一过,我班的月饼盒堆成了山,孩子们在已有的对建筑物和亭子的认识基础上,在月饼盒上画上门窗,“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再将月饼盒按从大到小加以叠放,上面做出尖尖的顶,顿时变成了塔。 在建造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师不必直接回答,可启发幼儿回忆有关印象,或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自己寻找答案。如:在建造“我们的城市”时,孩子们只是用积木搭出了长长的路,而忽略了桥。这时,老师启发说:“游船该怎么办呢?”幼儿立即明白了,进行了修改。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提出一个一个的疑难问题,又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他们逐渐懂得了建造房子时要把底层建得结实宽大,材料要下重上轻;有的幼儿还发明了用双层积木建造房子的底层,使高楼更坚固;有的幼儿用对称的材料来保持平衡……建筑成功了,小建筑师脸上露出无比的愉悦,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5.积极评价游戏过程 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参加游戏,兴致勃勃地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用游戏的口吻,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进行评价,鼓励幼儿把游戏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讲出来,如:讲出游戏中的困难、高兴的事等。这样,幼儿通过自由地讨论、交流,不仅能增强对游戏的兴趣,而且能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 通过开展建构游戏,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对建筑成果的审美能力也逐步提高了。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做事有条理,养成了收拾游戏玩具材料的好习惯。在游戏中,幼儿的耐心、细心、克服困难等良好品德都得到了培养,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愉快地学习! 6.作品欣赏我们经常在幼儿建构游戏后将他们的成果拍成照片,并收集成册,供幼儿欣赏。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信心,满足了成功感,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我们还利用其他的时间带幼儿参观其他班级幼儿搭建的成果。通过参观,幼儿可以观察到其他班级搭建中好的地方,并将这些方法借鉴到自己的搭建中。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灵感,开阔了思路,使他们在搭建中有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