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澜
01
面对眼前空白的纸张,我提笔良久,却迟迟不能落笔,但我又想趁着刚读完《向上生长》、《吸引力法则》这两本书,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记录下来。回忆上一次写读后感,是在2019年上半年,原是我两年半未曾练笔,才生疏了。
去年暑假回家,我照例翻了翻柜子里的书,都是初高中阶段购买的杂志或名著:《读者》、《意林》、《呼啸山庄》、《三国演义》等。大学阶段购买的书籍都放在老爸那里了。总的来说,我读过的书不知凡几,自己笔下的文字却寥若晨星;在这样的情形下,又怎能期待自己“下笔如有神”呢?
绞尽脑汁,才写下几个字。
02
《向上生长》强调积累、重复、练习,我还挺喜欢这种循序渐进的感觉。
去年用ArcGis绘图,在师姐教了我们后,我迅速用自己的电脑操作了一遍,再之后画了十几张图,感觉我一个人就是一条流水线。因为大量重复,我甚至不用去思考下一步该干什么,我的手已经就位了。
我还把它教给了其他想学习的同门,共享知识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吸引力法则》更像是一场瑜伽练习,由内而外地释放,去觉知,去关注积极的一面,去相信自己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去感恩存在的一切。
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将会有不同的感受,当我蹲下来给小草拍照时,我才能真切感受到它强大而美妙的生命力,当我抬头看天空时,才能看到它广阔与深邃的意境,当我认真去看晨光,才能发现它洒落的希望,当我敞开怀抱拥抱夕阳,才能体会到它释放的柔情。
当你关注美好,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03
机缘巧合之下,我在2021年3月开始涉入氢能领域,开始读老师推荐的文献,一篇中文,一篇英文。
基于前者,开始关注氢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搜索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对于后者,我还得借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专业词汇。饶是我对自己的英语十分自信,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这篇英文文献读了2~3遍,勉强接收了作者传达的知识及消息。之后又自己找了三十余篇英文文献,逐篇读下去,加上中文文献的相关知识,我也能快速高效地读完英文文献了。
这令我想起了开学之初,读完新领域的一篇中文文献也不算顺利,但读的数量多了,发现其写作框架,沿着“背景——问题——解决方式——结论”的思维模式,一篇文献很快能被吸收。因此,量变要引起质变,首先要有量的积累。
掌握了读,接下来便是写。
这时我发现模仿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就像临摹字帖,先读一读别人是怎么写的,而我又要怎样组织自己的语言,以精准表达出自己论文的意义所在。
04
我在研一时有一个遗憾:除了课程论文,没有自己完整写完一篇小论文。没有练习,对于我的知识系统而言,相当于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
这与我此时此刻的境地十分相似——许久不动笔,便不知如何下笔才好了。我早该在2019年参加了怀左学长的写作课后听取学长的建议,每周写2~3篇文章,那么我现在便不至于无从下手。
当然,我现在更应该关注的是我当下的行为,我有没有为我的写作付出时间?我将小日记作为日常写作练习,严格要求自己写小标题,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使它成为一篇完整的小文章。
尽管小日记只需要10分钟,但在这10分钟内,我能尽情地表达自己,全情投入,然后发现我有许多不太好的习惯会反复出现。或许是我对它们太过关注,以致于吸引更多的它们,并能想出好的方法来纠正幸而我没有往消极地一面想,因为我自觉还能抢救一下。
根据吸引力法则,你关注什么,便会吸引什么。关注不足之处并寻找解决办法与仅关注不足之处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令人觉得富有挑战性——坏习惯如此顽强,但我拥有办法应对;而后者则易令人陷入自卑——毕竟我曾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
05
行文至尾声,当我正在写的时候,思绪纷至沓来,一切我设想的困难迎刃而解。我不用担心自己写不出,也不用忧虑自己写不好,只要我去写。
而不论好不好,我相信有甚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