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第一步是明确做什么,第二步是要考虑怎么做。
当接到任务明确要做什么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做事方法。
这一点古人早有高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同写文章,第一步是要明确写什么,第二步要考虑怎么写。
看到很多名咖大神都推荐看《文心》这本书,不禁买来看。翻开书页,令我惊讶的事情是,在这一本教人读书写作的书里,两位大师丝毫没有如同在学校里的老师那样说教,说中心要如何如何,选材要如何如何,等等。书中是用一个一个故事,来写有关读书与写作的相关知识,生动具体,易于接受。
陈望道在《序一》中写道:
这部《文心》是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每种知识大约占了一个题目。每个题目都找出一个最便于衬托的场面来,将个人和社会的大小时事穿插进去,关联地写出来。通体都把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写得又生动,又周到,又都深入浅出。的确是一部好书。
这部好书是丐尊和圣陶两位先生特为中学生诸君运用他们多年教导中学国文的经验写成的,什么事应该说以及怎么说才好懂,都很细心地注意到,很合中学生诸君的脾胃。我想中学生得到此书,一定好像逢着什么佳节得到亲眷特为自己备办的难得的盛餐。
由此可见,教人写文章,不一定要说教;做事情,要考虑方法的。
而在《资治通鉴》中有一篇《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脱?。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没有以王者之尊,指令手下读书,反而,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和劝说属下读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印象深的还有,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明天当你要向某人劝说,让他去做某件事时,未开口前你不妨先自问:“我怎样是他要做这件事?”
不止写文,不仅人际交往,或许我们应该经常琢磨: